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期邀请专家学者从思想导读、方法引领、专题感悟等角度谈对《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的学习体会。
【思想导读】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调查研究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3月5日期间关于调查研究的201段论述,分为8个专题。本书全面深入论述了调查研究的总体要求、重点内容、方法步骤等,为广大党员干部掌握调查研究基本功提供了权威指南。
开篇专题《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收入习近平总书记30段论述,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基本功,也是参政议政的基本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调查研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等专题,从不同的方面总结了如何以正确的思路方法提升党员干部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自觉性。坚持注重实效,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员干部“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掌握正确方法,增强调查研究的有效性。总书记强调,要以群众为师,“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强化问题意识,增强调查研究的自觉性。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调查研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走马观花,要提升调查研究成效,要采取更细更实的举措。比如,调查研究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握工作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要领导同志要带头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视问题、 带头整改落实,发挥表率作用”。又如,调查研究要严明纪律建设,锻造优良作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专题中,总书记强调 “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特别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 洪向华)
【方法引领】跟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调查研究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不仅多次深入论述调查研究的正确方法,还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保证政策制定科学性。在《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第二个专题《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有许多重大任务和举措需要合力推进,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理论概括和政策设计,回答并解决问题。总书记强调,“我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直接到贫困户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不断推进工作,最终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进行调查研究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到基层摸实情。在《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一定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总书记强调“我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总书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在正定时就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在福州工作的三分之二时间都在基层调查研究、酝酿思考,在浙江工作时每周都安排一次调研。
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切实增强实干意识。在《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靠实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实干的首要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才能胸中有数、有的放矢。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回浙江考察时提到,他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就提出“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杨润聪)
【专题感悟】调查研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一书中,第五个专题以《调查研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题,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21段重要论述,对于整治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指导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文稿中,将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概括为几类,比如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作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盆景式”调研;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调研;扎堆调研、“作秀式” 调研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醒和告诫党员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坚持正确的方法。要改进调研方式,“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察看、亲身体验”,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要坚持实事求是,“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要坚持人民立场,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力戒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还要下更大功夫,关键是要“做深做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在《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等文稿中,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一方面,“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立体式地进行分析、三思而后行,防止自以为是、一得自矜”。因为,“能听到不同声音不是坏事,经过多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进行的思考、作出的决策才能符合实际”。(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建教研部研究员 王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