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3年第13期

社论

把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

要闻

习近平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

李希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题教育、教育整顿主题党课报告会上强调
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新征程上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新时代  新指南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面加强理论武装

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  山东:以清廉之笔描绘乡村振兴齐鲁画卷

聚焦聚力乡村振兴   护航打造齐鲁样板

亮剑啃食农民群众幸福感的“微腐败”

扫除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的“拦路虎”

为乡村治理和振兴发展注入“廉动力”

让清风吹拂在希望的田野上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江西  以更高标准更严举措抓好检视整治

四川  从严从实检视整治严防“灯下黑”

云南  严字当头以教育整顿铸魂砺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开展检视整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电网纪检监察组  在检视整治上下真功见实效

书记说纪

纪委书记讲党课

为浦东引领区建设保驾护航

当好自贸港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维护者

弘扬红旗渠精神  锻造新时代铁军

赓续红色血脉  勇于自我革命

用铁人精神锻造铁军队伍

为忠诚履行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提供纪律作风保障

廉洁文化

重庆激活本土资源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清廉新风润巴渝

武汉多措并举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绘就新时代廉洁文化底色

吉林大学激发凝聚廉洁文化建设合力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学术研究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高度重视加强认同教育

实证纪法

如何把握“吃空函”案件的认定和处理

小新说纪

“吃空函”的歪心思动不得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地方动态

明德风苑

郭兰英  丹心跟党走  歌唱为人民

一得之见

中央八项规定何以引领社风民风

知行话题

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

评论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武汉多措并举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绘就新时代廉洁文化底色 

方圆  张易博

1

  江城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印迹。近年来,武汉市纪委监委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整理本地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因子,持续强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

  深耕红色沃土,夯实廉洁文化阵地

  星罗棋布的武汉革命遗址,因应着中国革命发展的律动。市纪委监委全面盘点区域范围内的红色文物、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强化对革命史迹中廉洁文化元素的挖掘整理,建立彰显本地特色的红廉文化资源库。

  展示党的纪律建设伟大成就,传唱忠诚无悔的英雄赞歌。作为中共五大召开地和首届中央监委诞生地,武汉梳理、提炼、归纳、总结党的纪律建设历史进程,在中央纪委、湖北省委、省纪委的指导下,市纪委监委历时三年打造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在2019年面世。中共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首届中央监委主席王荷波的《共产国际五大代表登记表》……400多件文物资料、7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勾勒出中共纪律建设的近百年征程。随后又于2023年推出“信仰铸忠魂——中国共产党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专题展”,这些大型专题展览生动展示党的纪律建设光辉历程、重要特点和突出贡献,吸引全国各地300多万名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前来参观,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依托红色革命遗址,绘制廉洁文化阵地图。武汉市共有各类红色革命遗存145处,市纪委监委以“清廉+”模式融合集成各红色要素,推动“红”与“廉”、“廉”与“旅”有机结合,串点连线、以线带面,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洁打卡地”。整合运用八七会议旧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同志旧居、首届中央监委委员蔡以忱故居等,打造特色廉洁文化示范点。建设东湖风景区特色清廉文化阵地,串联4大景区16个清廉元素景观打造红色清风之旅,市民游客在游览朱碑亭、欣赏毛主席手书离骚碑的同时,缅怀人民领袖、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在秀水青山中传承红色力量。武昌区纪委监委对古城廉洁文化印迹追根寻源、串珠成链,选取15处具有武昌特色的纪念馆、名人故居绘制成武昌清廉文化印迹地图,以漫画形式讲好武昌红廉故事。青山区纪委监委将红色文化与清廉社区建设相结合,打造红钢城十九街社区“红军小院”等独具特色的廉洁阵地,创建“廉”味浓郁的社区环境,将廉洁文化融入群众日常,共享清风廉景。

  创新融合传播,助力廉洁文化“出圈”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热土一魂。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光辉,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人们精神滋养。市纪委监委不懈探索创新形式和手段,将红色资源转变为可视、可听、可读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增强清廉武汉建设新动能。

  创新文化载体,以文化文艺蕴“廉”。围绕党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等,市纪委监委凝聚全市文艺力量,组织创作红色题材大型原创话剧《王荷波》、红色主题原创楚剧《向警予》等,在全国多地进行巡演展播。举办“讲党史故事 创清廉武汉”主题分享会,挖掘党史中不同时期的勤廉故事,创作展播《丰碑》《吴运铎的家宴》《自行车县长》等文艺节目,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清廉品格。指导武汉革命博物馆融合音乐、诗词、影视、舞台剧等多种元素,创作出品沉浸式实景剧《监委主席王荷波》、情景党课《历史的回望》、广播剧《毛泽东与武昌红巷13号》等,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形式,讲述革命先驱用鲜血和生命诠释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党绝对忠诚的故事。

  依托地域特色,打造文化品牌筑“廉”。湖北大鼓、快板书极具荆楚特色,深受群众欢迎。市纪委监委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曲艺说唱形式与廉洁教育相融合,以曲艺倡廉促廉,组织创作《湖北大鼓话勤廉》《快板·红色堡垒坚如钢》等系列文艺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激发廉洁文化生机活力。充分利用武汉江滩、楼宇景观的优势,在长江两岸组织策划“清廉武汉”主题灯光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清廉武汉”等主题宣传标语的炫彩霓虹与江面交相辉映,演绎一幅幅“清廉武汉”主题动态画卷,营造学廉、思廉、践廉的浓厚氛围。

  武汉市纪委监委举办“讲党史故事  创清廉武汉”分享会,传播廉洁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高擎革命火种,发挥文化引领效用

  走过千山万水,不能忘却来时路。如何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武汉市纪委监委多层级、分类别构建有时代特色的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引领和浸润作用,持续营造以廉为荣、以清为美的社会氛围。

  突出“关键少数”引领,放大廉洁家风示范效应。党员干部是筑廉的“先行者”“排头兵”。市纪委监委紧扣“红廉”二字,常态化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地开展廉政教育和党性教育,结合讲授主题党课、观看红色影片、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用红色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共识,在学思践悟中感悟红色精神的强大动力。坚持把红色家风传承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组织新提拔干部、重要岗位关键人员的亲属配偶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诵读廉政古诗、分享清廉家风故事等活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及家庭成员共同修好廉洁齐家“必修课”,以家庭“细胞”清廉促进社会“肌体”清廉。

  激发多元参与活力,让红廉基因谱系薪火相传。文化传承要走近群众、深入民心,才能更具凝聚力。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妇联等部门举办“颂党恩 传家风”武汉市红色家风故事大赛、“廉洁家风代代传”家风故事分享、“红色家风沉浸式教育课堂”等系列家风宣教活动,展演红色主题京剧《母亲》,引导广大家庭投身良好家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武昌区纪委监委因地制宜创新开展“红巷爷爷”讲党史活动,充分发挥老党员熟悉红色历史、积极助力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常态化面向群众开展红色廉政故事宣讲,并衍生“红巷青马”“红巷苗苗”“红巷小哥”的梯次传承链条,推动志愿服务在武汉蔚然成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