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每次党内集中教育也都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为全党团结统一奠定坚实思想基础。”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使命任务,大力加强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高度重视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全党。1923年11月,党的三届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强调“共产党员人人都应是一个宣传者”,要树立“健全的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及社会观及‘集体主义’的人生观”。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强调要“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党对加强理论武装的认识更加清醒自觉。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艰巨繁重的抗战任务,毛泽东同志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并强调“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吃小米饭,攻理论山”,是对延安时期全党在艰辛环境中钻研理论、苦学马列景象的生动描述。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集中全面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为重点的思想教育运动。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同志进一步强调,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动员全党来学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党员和革命的人民,使毛泽东思想变为实际的不可抗御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决定(草案)》《关于党的高级干部自修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规定》等;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等理论著作,毛泽东等同志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带头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引领全党理论学习不断深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成为这一时期党在宣传思想战线上的首要政治任务并推动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理论武装的重要意义,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全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武装全党并领导人民不断赢得胜利、创造辉煌的历史——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切实传承好并不断发扬光大。
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踏上新征程的各族人民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局面,需要进一步全面加强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推进这一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应对好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强有力领导。对于我们这个拥有98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这个艰巨任务,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怎么实现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统一?“最根本的就是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全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形成发展,我们党持续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取得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就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重大思想理论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完备。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又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引领全党统筹“两个大局”、推进“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巨大的实践伟力,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成为指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思想之旗,成为中国人民勠力同心、奋勇前进的精神之魂。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与我们党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局面的要求相比,深化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的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学真信真用、学懂弄通做实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待学习走形式装样子;有的学习不系统不深入,蜻蜓点水,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知其言不知其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全面学、深入学、学深悟透短板明显;有的学风不正,学用脱节,学一套做一套,不能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增强党性和推动工作的实效,学用“两张皮”。因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缺乏开拓意识,不愿、不敢、不善担当,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碰到矛盾和难题绕道走;有的干部见事迟、行动慢,调门高、落实差,“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有的干部能力平庸,遇事惊慌失措,挑不起重担,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底气不足、本领恐慌,等等。
历史和现实表明,理论学习不深入不彻底,思想统一就没有基础,行动统一更无从谈起,党的团结统一就会受到影响。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严峻风险挑战,必须把进一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深刻理解蕴藏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
坚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全面系统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时代之需、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党的二十大明确“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全面系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对这一思想各领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力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力避碎片化、片面性。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正确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彰显的是我们党10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精神气度和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要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守正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不断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质。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展现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宏大的世界视野。要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根本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所集中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更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能站得高,分析问题才会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确保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变成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包含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等加强党性锻炼的一系列要求。要深入学习掌握这一思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等要求,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积极改造主观世界,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聚焦党的中心任务、聚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从这一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力量,以新气象新作为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远宏阔的视野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邃思考人类前途命运,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危机和变局中保持清醒、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强化政治领导,丰富战略支撑,拓展实践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动力活力,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及其由此而来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深入分析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斗争精神,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失控蔓延,坚决防范系统性风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既注重解决好出现的新问题,又注重解决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