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中孕育锻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经典音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重要依托,凝聚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迈入辉煌的厚重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穿越时空而历久弥新。雄壮激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响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大气磅礴的《东方红》表达出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感恩之情,旋律铿锵的《红色娘子军》展现着革命女性骁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和“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感情……时光流转,这些红色经典音乐作品以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在岁月的磨砺中经久不衰,不断燃起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愈发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杜鸣心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
作为《红色娘子军》《飘扬吧,军旗》《祖国的南海》等众多红色经典音乐作品的曲作者,年逾九旬的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杜鸣心不仅依然笔耕不辍、成绩卓著,还坚定地承担着传承和弘扬红色经典音乐的使命。他说:“战火硝烟虽然远去,但那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用好红色经典音乐这个宝贵的红色资源,让红色经典唱响时代主旋律。”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剧照
80余载音乐人生饱含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深情
由于家庭环境的关系,天资聪慧的杜鸣心从小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幼年时,在部队服役的父亲有一次回家探亲,买回一架手摇唱机,小小的杜鸣心每每听唱片时都会听得入迷,加之他的母亲常常带他去戏院听戏,吴天宝等戏剧大师的优美唱腔深深打动着他,杜鸣心的心中便渐渐埋下了音乐的种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淞沪会战中,杜鸣心的父亲杜源勋奋勇抗战,为国捐躯。在奔赴抗日前线途中,杜源勋曾在家书中写道:“看到无数家庭扶老携幼逃难的队伍,感到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深重的灾难。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父亲牺牲那一年,杜鸣心才9岁。此后,随着日军逼近他老家湖北潜江,母亲无奈中将他送去了接收烈士遗孤和难童的潜江战时儿童保育会,后来杜鸣心辗转来到重庆。1939年,他考入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音乐组。在这里,杜鸣心真正踏上了专业的音乐学习与创作之路,开启了他的音乐人生。也是在这里,杜鸣心立志要用音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便把父亲原来为他取的名字杜明星改成了谐音杜鸣心。“鸣心”——心的鸣放,这既是他以音乐形式抒发爱国之心的一种情怀,又是他对父亲满怀纪念的一种心灵寄托。
育才学校创办的过程中得到了党的亲切关怀,校内一直有秘密的党组织活动。1940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专门来到学校看望师生。“我看你们像一朵朵荷花,生长在黑暗的年代,却要有纯洁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时时向往光明。你们要好好学习,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时隔82年,周恩来对同学们的谆谆教诲,杜鸣心依然记忆如初。1941年的一天,杜鸣心和同学们随育才学校的老师启程来到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准备前往革命圣地延安。但因为要穿过国统区,且路途漫长遥远,临行前周恩来细心询问起学生的家庭情况,得知杜鸣心和其他3位同学都是独生子时,出于安全考虑,便把他们留在了重庆。回到育才学校后,陶行知鼓励他们要自学、互学,“大孩子教小孩子”,实行“小先生”制。13岁的杜鸣心便试着写了抗日歌曲《看谁功劳高》,这是一首号召大家团结抗日的儿童歌曲,一时在校内外流传甚广。随后,他又创作了被称为“神童之作”的《新山歌》,以民歌曲调完美呈现二声部重唱。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赞扬,“十几岁的孩子能作曲、写歌、编剧本、谈时局”,是一个奇迹。在这段时间里,杜鸣心迅速成长为一名用音乐“反抗侵略的小战士”。
新中国成立前夕,杜鸣心来到北京人民文工团工作。1949年10月1日,他与文工团的同事们就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感受着那一刻的庄严与激动。不久后,杜鸣心被聘请于中央音乐学院成为一名教师,期间前往苏联留学,系统学习作曲。1964年初,杜鸣心作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主创人员,负责《万泉河水清又清》《常青就义》等部分的音乐创作。毛泽东主席在观看这部舞剧后,称赞道:“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对头的,艺术上也是好的。”
改革开放以后,杜鸣心又创作了《祖国的南海》《刘三姐》《周恩来在重庆》等大量作品,涉及交响乐、舞剧音乐、影视配乐、钢琴协奏曲等多种风格。他善于将民族特色与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使作品散发出不凡的艺术气质。比如在京剧交响乐《杨门女将》的创作中,杜鸣心怀着对精忠报国民族英雄的虔敬,将中国传统京剧与西方交响乐巧妙融合,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进入新时代,杜鸣心依然耕耘不止、笔触不停: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歌剧《冼星海在俄罗斯》,受北京现代音乐节委约创作大型器乐作品《布达拉宫之梦》,在年近90岁高龄时为学生们开设《器乐曲与旋律写作》等新课……迄今已80余载的音乐人生,杜鸣心的创作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作品中饱含着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彰显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杜鸣心(左一)在黄龙音乐季•峰林音乐盛典现场。
音乐创作要脚踩大地吃透生活服务人民
从少年岁月的《看谁功劳高》,到青年时代的《红色娘子军》,从中年时期的《祖国的南海》,到耄耋之年的《对阳光的忆恋》,杜鸣心的每一部作品,无不在贴近人民、服务人民中创作而出并流传开来,无不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强烈的时代之感,无不在抒发曲作者深沉细腻情感的同时力求实现与听众间的深度交融。
1958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北京舞蹈学院决定创作芭蕾舞剧《鱼美人》,委任杜鸣心和他在苏联留学时的同学吴祖强作曲。杜鸣心说:“这既是艺术任务,也是政治任务,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深入生活,大量选取、广泛吸收中国民间素材,结合西洋创作技法,经过反复雕琢,创作出这部体现民族特色、中国魅力的高标准艺术作品。
有评论家称,“杜鸣心的灵魂中、作品里浸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在与杜鸣心的交流中,深感如此。“无论到任何时候,无论运用何种创作技法,中国音乐都必须保留住中华民族的根。如果照抄照搬地去创作,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不仅体现不了我们的民族特色,更无法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音乐。”在杜鸣心的心中,音乐创作首先要自己动情,作品才能打动人,“我只写可以感动自己的音乐,可以被广大群众欢迎的音乐,一个作曲家写的曲子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感动,怎能期待感动听众?”
作品中“深厚的中国文化”从何而来?杜鸣心说,音乐创作的道路从来就没有捷径,只能来自于对人民生活发自肺腑的热爱、感同身受的理解,只能通过脚踩大地、“吃透生活”,才能创作出“有‘中国味道’、雅俗共赏的使老百姓听起来感到亲切的作品”。这正是杜鸣心从事音乐创作数十载的深刻体悟和执着追求。
在参与创作革命题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之初,杜鸣心的作曲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尤其是他创作的《万泉河水清又清》首稿被否后,杜鸣心倍感压力。后来,他静下心来,带着如何使作品更具民族和时代特色、如何与听众产生共鸣等问题,前后3次来到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海南采风。他每天与渔民和黎族群众吃住在一起,虚心学习当地民歌,并向他们请教了解黎族的风土人情。“每次到海南,我的收获都非常丰富。”杜鸣心的灵感逐渐被激发了出来,创作出颇具“海南味道”的《万泉河水清又清》,这首作品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红色娘子军》在音乐上的成功,奠定了杜鸣心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上的地位,也使他的名字开始享誉海外。杜鸣心说:“国外很少有现代题材的芭蕾舞剧,这种拿着枪直接展现战争场景的,在国际上更是史无前例的。实际上,我们是要用芭蕾舞的‘洋’形式,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中国艺术服务。”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杜鸣心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他说:“用艺术作品走进生活、服务人民,记录时代、反映时代,是每一个艺术家的责任。”2008年,他受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委约,创作大型交响乐《对阳光的忆恋》。接到任务后,80岁的杜鸣心立即前往上海调研采风、体验生活,回京后便每天伏案创作至深夜。当时,正值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部高度概括中国近代历史沧桑的恢宏之作在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大剧院演出后广受好评。
如今,杜鸣心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采访时,他告诉我们,应中央歌剧院之邀,与他的儿子、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杜咏合作完成的大型交响诗剧《蓝金礼赞——我为祖国献石油》钢琴谱创作刚刚结束两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院院长刘云志看到作品手稿时,不禁感叹:“杜先生父子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接下来,还有大量的配器工作等待着他们父子携手完成。“我今年虽已94岁高龄,但只要脑子不糊涂,就还能写作,就能用音乐为人民服务。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将继续努力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发展再做点滴的贡献。”杜鸣心谦和地说道。
从红色经典作品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这首由杜鸣心创作的《万泉河水清又清》,早已家喻户晓,至今听起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自首演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盛演不衰,尤其是在近两年的全国巡演中,“一票难求”的盛况一次又一次上演,观众的观看热忱愈加高涨。
“这不仅是一场音乐演出,更是一场爱国教育。通过各地巡演、广泛传播,唤起人们心中更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当红色歌曲被成千上万人传唱时,歌曲的传播效果是令人震撼的。”杜鸣心感慨道,红色经典音乐书写了革命道路上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承载着红色记忆,凝结着红色精神,对人们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
去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人民音乐出版社与北京音乐家协会联合打造收录有多种版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钢琴伴奏与独奏的乐谱均由杜鸣心所编创。杜鸣心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为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好红色经典作品,让红色歌曲不断传唱下去,让红色音乐一直‘红’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从这些红色经典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乐章传天下功成名就,德艺育后人桃李芬芳。”除了从事音乐创作,杜鸣心还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创作主动性和创作才能,帮助他们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多年来,杜鸣心以强烈的艺术使命感和教育责任心,培养了王立平、王黎光、叶小纲、刘索拉、徐沛东等众多才华横溢又风格各异的音乐创作人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承载了陶行知一生的教学理想,也是杜鸣心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念遵循。他始终以陶先生为榜样,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把自己的创作经验、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杜先生是一位仁者,是他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美丽、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仁爱。”杜鸣心的学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说,上个世纪70年代初,正在农场劳动的他听到《红色娘子军》动人的旋律,感受到主人公思索、认识、觉悟的过程,真切体会到作曲家创作的魅力,杜鸣心便成了他心中的向往与追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说,自己也是为了投奔到杜鸣心老师的门下而报考的中央音乐学院,“杜先生身上凝聚了学子们对音乐的所有渴望”。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徐沛东也是杜鸣心的学生,在他心中,杜鸣心和他的音乐“是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一泓清泉、一抹光辉,在中国音乐的历史进程中,将会越来越显示出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