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冬奥会火炬台依旧吸引着许多游客“打卡”留念。五个月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主火炬“飞扬”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小巧灵动的“微火”取代了以往熊熊燃烧的大火,看似更简洁易操作,实际上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技术工艺都实现了百年奥运史上的独特创新。
冬奥火炬的创新,需要科技创新的“火炬”来赋能 ;“无与伦比”的冰雪盛会背后,是我国日益提升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治理体系在有力支撑。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近年来,科技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问题,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以需求为导向“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着力用足资源、优中选优、激励创新。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持续强化政治监督,督促驻在部门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揭榜制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让真正有实力者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 11 所火炬研制团队的宋晓峰告诉记者,在科技部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中,北京11 所凭借成熟的技术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拿下榜单。经历了将近两年的研发过程,宋晓峰感触最深的,除了技术攻关中的“费心”,还另有一种事务性的“省心”。
这份“省心”,源于立项评审验收全过程的高效规范,源于体制机制创新的加速助力。“本以为这样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前期申报流程会比较繁琐。”然而令人惊喜的是,没有重复的“填表”和漫长的等待,揭榜、评榜、批榜、资金拨付等流程明确、节点清晰,每个管理环节都高效运转,帮助研发人员“抢”来设计、试验、量产、彩排调试的宝贵时间。整个团队把节省下来的精力全部倾注到技术攻关中,研发时间大大缩短,顺利研制出了全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
省心、灵活、高效,也是近年来诸多科研主体的切身体会。“揭榜挂帅”“赛马”不以出身论英雄,科技成果评价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尽力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轻装上阵,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大胆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改革配备科研财务助理、推行无纸化报销……“终于不用再花时间一张一张贴发票了,管理省心帮助我们研究更潜心!”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翟成真切感受到了“减负”所带来的好处。
一项项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切准要害破“堵点”、解“痛点”,是建立在科技部党组和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两个责任”同向发力、一体推进科研管理领域弊端问题专项整治的基础之上。
2020 年6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部署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和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室组”联动开展专项监督,结合有关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推动科技部深化科研管理领域弊端问题专项整治。为切实了解科研主体所急所需、找准问题并实施靶向治疗,“室组”联动组成调研组,与科技部党组同步开展专题调研,查找整治科研管理领域弊端,确保更精准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然而,科技部党组组织的第一轮调研刚开始时,有的同志尚存顾虑,其中不乏类似“前期改革已经比较到位,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的声音,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机制改革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思想障碍。发现这一问题后,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立即主动与科技部党组书记和相关部领导沟通会商,仅最初半年就以个别沟通、小范围会商等形式沟通70多人次,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共同剖析问题表现及其根源,耐心细致讲明利害,督促自上而下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接下来的第二轮调研中,科技部党组成员分别带队、错开分管领域交叉调研,聚焦18个难点痛点问题,召开 10 余场座谈会,与部内 100 余名各层级干部谈话,广泛听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意见建议,调研的广度、深度、针对性均得以显著提升。
“存在惯性思维,缺乏主动沟通,抓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不高。”两轮调研结束后,科技部党组与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举行专题会商会议,将各自查找的问题互相铆合印证,共同剖析深层次症结、讨论确定整改方案,强化立行立改。在专项整治中,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坚持以执纪办案为改革破冰清障,做深做实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推动科技部广大党员干部在严明纪律规矩、守住底线防线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协调统筹其他行业部门和地方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真正实现从项目“大管家”向创新“服务员”的转变。
新理念催生新机制。科技部逐渐改变以往科研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由业务部门全流程“包办”的单一管理模式,在探索深化一系列“觅才”新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技术总师负责制、信用承诺制等配套管理和保障机制,既做好“减法”,破除科研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 ;又强化“加法”,严格项目评审验收,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让创新动起来、燃起来,促进科技创新治理水平提升。
好机制要运行好,更需要切实强化对科研管理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为科研攻关提供优良创新生态和坚强纪律保障。“开展专项整治的核心在于破解权力监督制约难题。我们与科技部党组同题共答,两年多来推动出台了50多项科研项目管理等制度机制,及时堵塞漏洞、清除积弊、排除隐患。”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龚堂华介绍,针对科研项目评审中“跑专家”“打招呼”等顽症,纪检监察组提出了改革完善科研项目评审流程的监督建议。科技部经认真研究,将全网公开项目评审专家名单的节点由以往的“评审前”改为“评审后”,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实行项目专家轮换、选用分离等新的评审制度,着力打破科研“小圈子”,保障立项审批每一环节公平公正规范。
在制度创新的不断催化下,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创新环境得到改善,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快更稳 :抗疫科研攻关在疫苗和药物研发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量子信息等科学前沿领域斩获重大成果,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国之重器建成运行,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探测、移动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突破,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瓶颈制约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首来路,十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不停谋实招、亮新招,不仅仅是冬奥的“飞扬”,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火炬”也已然点亮 ;展眼未来,随着一系列举措的稳步施行、监督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科技体制改革还将释放出更多创新潜能,助力高质量发展跑出更大“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