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踏上青海高原,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每次都强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生态文明高地”。这是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要求、总遵循,也是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青海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不断强化政治担当,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点促面,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强化政治监督上着力。生态环境保护是重大政治问题,必须从政治上看,严格按照政治要求办。我们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从思想上行动上主动对标对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先后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专项监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监督等工作,政治监督内容越来越聚焦,监督工作越来越深入,监督着力点越来越精准。具体实践中,我们紧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保重要指示批示等“四个重点”强化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注重发现和查处履责、作风等方面的“四类问题”,围绕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总体部署和工作进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跟进。同时,强化系统理念,提升协同监督能力,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的引领推动作用,形成了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与生态环保相关职能部门左右协同的监督格局,做到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硬仗打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以务实举措,有力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标本兼治,两个“生态”一体抓。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执法,查处了一批作风和腐败问题案件,并坚持查处与织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近三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追责问责53起、17家党组织、195人。去年8月,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曝光后,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全力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工作组开展调查处置,启动追责问责程序,包括青海省海西州委原常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原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梁彦国在内的32名违纪违法干部受到了惩处,其中9名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对1家党工委予以改组,责令6家党委(党组)作出深刻检查。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既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又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我们坚持两个“生态”一体修复,省纪委监委向海西州委提出政治生态修复书面建议,指导制定以案促改措施,监督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聚力推动修复政治生态。通过日常监督,海西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汲取教训,积极推进整改的政治站位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焕发,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保持政治定力,紧盯重点问题一督到底。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痛点,也是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专项监督的重点。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实施了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明确了各阶段目标任务。一年来,经过上下共同努力,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对此,省纪委监委始终高度重视,坚持紧盯不放,先后10余次专题研究综合整治监督执纪工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跟进督促,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检查。自综合整治以来,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赴木里和祁连山南麓实地明察暗访、调研督导;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开展现场督查、定点抽查、专项检查,面对面督促,压实落细党政和条块责任。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协助同级党委,推动以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为镜鉴、举一反三,在全省开展生态环保“面”上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生态文明既是青海最大价值追求,又是“国之大者”的思想境界。
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任务重,我们将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扭住整治监督不放、一督到底,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全力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作者:青海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