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21期

社论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要增强系统思维

要闻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赵乐际出席中央纪委常委会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并讲话

新时代 新指南

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毫不动摇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新时代新征程

用好百年管党治党经验 更好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大局

特稿

以高度政治自觉 强化权力监督制约 深化财政内控建设

学习党史 跟着总书记学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焦裕禄精神

从焦裕禄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四川:天府家风 成风化俗

弘扬传统美德 赓续红色血脉 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厚培天府家风 涵养时代新风

打造纯正家风文化品牌

传承两弹元勋优良家风

挖掘好家规 引领好风气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加强新时代家风建设

特别关注

扎实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

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

让“围猎者”付出代价

既给自己“立规矩”又给企业“定心丸”

重拳出击重点突破行贿人

图说纪事

为了河清海晏

正风深一度

看看这些不推不干的“躺平式干部”

严查不作为慢作为 用心用情解难纾困

正风反腐在身边

木里填坑复绿记

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一督到底

“用羊种草”让废旧矿区再现绿色

机关党建

在机关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两个维护”

案语

新任职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系列报道·之二

跌倒在污水“淘金”中的新任厂长

初掌权力更应无私寡欲

经验交流

把信访举报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巡视巡察监督格局

纪律作风故事 新时代新篇章

纪检监察室主任红脸出汗之后

残疾上访户的幸福新生活

纪检监察干部小吴久违的笑脸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一线镜头

明德风苑

叶小纲 用“中国特色”音乐讲好中国故事

实招集萃

上海市浦东新区 跟进监督服务保障引领区建设

吉林省吉林市 查办案件与以案促改促治同步推进

重庆市渝北区 提级监督助力管好农村“钱袋子”

评论

重拳惩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

叶小纲
用“中国特色”音乐讲好中国故事
本刊记者 曹雅丽
首页
1

 

叶小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国际音理会副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国际作曲主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推进中国文化国际表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任务。音乐作为中国文化宝库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艺术形式一同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担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中国的音乐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向世界推广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音乐作品。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并执着于用中国音乐讲述中国故事的音乐家。在他不断问世的音乐作品中,透露着他的人文思考,彰显着他的家国情怀。他从灿烂的中华文化、人类共同的情感及世界和平等题材出发,用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将自己对中华文明的诠释推向世界,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全世界展现着可爱可敬的中国,讲述着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中国不缺少生动的故事,而是缺少讲故事的能力。”对于如何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叶小纲说:“音乐创作应当注重接地气与高大上的相互促进,作品既要上接高端,也要下接地气,既要创作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艺术作品,也要时刻铭记为人民创作这个初衷。”

家国情怀是激发创作最重要的火花

叶小纲出身书香门第、音乐世家,他的父亲叶纯之是新中国早期音乐拓荒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曾在香港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工作。上世纪40年代,叶纯之在香港邵氏凤凰等多家电影公司任作曲,创作了《翠翠》《嫦娥》等近百部电影音乐,回国后尽管有20余年无法从事音乐创作,但在人生最后10年作品喷薄而出,为《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等多部电影设计原创音乐。在父亲的熏陶下,音乐和读书成了叶小纲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他从小饱读诗书,尤其对中国历史经典著作颇有心得。

对叶小纲来说,中国文化是一个宝藏,赋予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32岁时,叶小纲留学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凭借着杰出的音乐造诣,很快在西方专业音乐界崭露头角,但他并不留恋在美国拥有的一切,毅然选择回国。“我是中国人,中国的文化背景不能丢,中国人的精神也不可少。”叶小纲说,只有踏在祖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踏实。

回国后,叶小纲致力于将西方古典音乐、当代音乐的创作技巧与中国的音乐元素、审美意趣创新融合,特别是在作品中加入竹笛、古筝等民族乐器和诗词、京剧、川剧等传统文化元素,创作了一系列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音乐精品。“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中国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我要把它们以今人之文艺表达出来,让这些中国文化的瑰宝再次得以弘扬。其中最难的可能是尺度的把握和艺术的表达。但无论什么时代、什么艺术形式的表达,若想成为长久流传的经典之作,首先离不开家国情怀的滋养,家国情怀始终是激发艺术工作者创作最重要的火花。”他的《将进酒》是为朗诵唐代诗人李白著名诗篇谱写的作品,形成朗诵、伴奏、演唱相结合的音乐表达;《临安七部》是以白居易、苏轼、欧阳修、陆游、王昌龄、杨万里等吟诵杭州及西湖的诗篇为词创作的大型声乐交响乐,作品的旋律素材全部来源于浙江杭嘉湖平原的民歌与民间音乐,使其不仅有高远的文学意境,而且具备深厚的吴越文化底蕴;《悲欣之歌》是由李叔同的诗谱成的曲,首次采用中国传统声韵与西洋音乐相结合的方式,使听众在乐曲中领会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除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音乐创作,红色文化也是叶小纲创作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方向。《我遥远的南京》《和平祭》,是叶小纲为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所创作的。这两部作品,不是对那段经历声嘶力竭的控诉,也不是愤怒情绪的宣泄,展现的是当代中华儿女对历史的缅怀、追思和对世界和平珍爱的一种民族情绪。当提到为什么创作这两部作品时,叶小纲说:“完全出于有感而发,并没有任何人提任务或要求。我想通过作品寄托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哀思,祈祷人类远离战争、和平长存。”《井冈回忆》则深情讲述了井冈山的光荣历史,赞颂了革命先烈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实现红色主题和艺术性表达的完美结合。在创作中,叶小纲曾深入井冈山多日,站在黄洋界上举目远眺,冥思良久。他思考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胸襟和气魄?这也让他联想到自己,一种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对自己说:“作为一个艺术家,难道我没有责任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吗?我应该也必须为我们的国家做更多的事情。”

“身兼数职的叶老师公务非常繁忙,但他总能找出时间进行音乐创作,这源于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跟随叶小纲多年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办公室主任尹锋对记者说,“叶老师时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早晨依旧精神焕发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

今年4月29日,叶小纲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特色是我们最大的王牌,无论作品也好、教学成果也好、学术音乐也好,中国特色必须要很鲜明,否则站不住,没根。”叶小纲展望,“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学校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为国家服务,就一定要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未来要探索一条与众不同的培养艺术人才的道路,就是要培养实干型人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刚刚起步,一切皆有可能。”

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

“在音乐会现场,当古筝乐声划破空间的那一刻,我真的仿佛仰望到喜马拉雅茫茫云海中露出一天窗,天窗之中,珠穆朗玛日照金山!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这是一位听众对叶小纲作品《喜马拉雅之光》的评点,他的评点客观中肯又富有文艺情怀。叶小纲的音乐作品,总能带听众走向音乐所展现的某个地方、某个人或某种情感,触动灵魂深处。这源自他多年的“行走”实践。“在《喜马拉雅之光》定稿之前,我曾7次去藏区。”叶小纲说,“艺术创作决不能闭门造车,‘行走’带给我的不单是创作的源泉和灵感,还有思想意识、眼界胸怀,甚至三观。”

在创作《和平祭》时,叶小纲深入到南京和江苏其他城市,收集史实资料,采访大屠杀幸存者,与他们在一起聊过去的苦难岁月,聊现在的平静生活,“他们将衣服掀起,让我看身上的伤疤”。与亲历者在一起、与人民在一起的日子,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才使得他的作品与听众更好地达到情感上的深切共鸣。为创作《鲁迅》,叶小纲曾多次探访鲁迅的足迹,从绍兴鲁迅故居到上海虹口的木刻讲习所,再到北京的鲁迅纪念馆等。这些年,从西北大漠到岭南山区,从江南水乡到雪域高原,叶小纲走遍了祖国各地,去考察、调研,或采风、演出。正是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他开始思考,什么是本真的艺术。所谓本,就是要有根。他认为,艺术的根在祖国大地之上,在人民群众中间。一名艺术工作者要想掌握艺术的根本,就要热爱脚下这片土地,就要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

“作曲家需要多在生活里‘泡’,从某种意义上说,好作品应该是用脚‘写’出来的。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叶小纲坚定地说道,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音乐创作一方面有技术上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有感觉上的东西。这种感觉,也就是创作灵感,很多时候只能深入当地,与老百姓交朋友才能找得到。

几年前,有一次去山区调研,他见到当地的学龄儿童要从山上走数个小时的路程才能下山,每天都要往返于艰难的上学路途当中。出于作曲家的职业反应,叶小纲立刻想到为这所学校谱校歌。这件事也激发他作为音乐教育家开始认真了解和思考贫困地区的美育教育,并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文化精准扶贫的议案。他建议,加强中西部地区的音乐、美术等审美教育,让更多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现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但他依旧为推动音乐普及、提高全国范围的美育教育水平而奔走呼吁。“美育教育在当代中国是全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孩子们很难有机会接触书本,接触音乐、美术,那么他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呢?”他说:“音乐教育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它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如果一个人从小接受音乐训练,就会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学习音乐有规则,做人也有规则。明白做人的规则,还要明白做事的方法,那就是勤于训练,精于业务,否则难免会荒废学业,甚至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哪怕不进行专业学习,一个人多听听音乐,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点空间,也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谈到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叶小纲表示,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他不仅要身体力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而且还要进一步发挥协会团结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更多音乐家通过不断地深入基层,创作出更多适合百姓欣赏、易于被百姓接受的音乐作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把中华民族优秀文艺推向国际舞台。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自己的使命

作为一名在国际上颇有声誉的音乐家,叶小纲认为,向世界宣传好中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多年来,他谱写了大量极富“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向国内外听众抒发和传递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尤其是自2013年9月在美国纽约拉开“中国故事”专场音乐会系列巡演的序幕以来,中国文化自信实现了更为有效的音乐表达。

2008年,叶小纲曾为北京奥运会创作钢琴协奏曲《星光》。在开幕式上,郎朗将作品精彩演绎给全球30亿观众,展现了人类对星空的幻想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现了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及对未来的乐观与雄心。此后,这首协奏曲经常出现在展示中国当代音乐的国际演出中,好评如潮。叶小纲说:“我的音乐创作往往是在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融入德国古典音乐和美国当代音乐创作技巧的一种创新独特的音乐形式,这在西方任何音乐曲式里都找不到。我对中国几十个民族的音乐传统都很熟悉,这些构成了我作品美学层面上中国文化的支撑。”

2013年9月,“中国故事·大地之歌”专场音乐会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埃弗里·费希尔音乐厅举行。按照常规,林肯中心从预订到演出一般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但这场演出仅耗时7个月。这场演出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主流交响乐团——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首次为中国作曲家举办的专场音乐会,共演出《喜马拉雅之光》《最后的乐园》和《大地之歌》三首作品。

这里是《喜马拉雅之光》的世界首演地。为使音乐更具中国味儿,作品中加入了古筝、竹笛、西藏鼓等中国民族乐器,并巧妙运用西方管弦乐团中标准铜管乐器模仿出铜号声,借助打击乐器组营造出隆重的乐鼓交响,模仿出白云下、雪山旁宏伟的喇嘛庙中传出的经诵号鸣之声。“讲述中国故事,真正的中国元素不可少,西方听众甚至音乐家对于中国的传统乐器并不太熟悉,但当独特的音色混入西方管弦乐演奏当中,他们顿时就听到了不同意境,这种意境就是中国文化。”叶小纲说。

《大地之歌》是叶小纲根据七首唐诗于2005年创作的,这部作品与世界著名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大地之歌》同名,是一种音乐创新,也是向一百多年前马勒的创作致敬。早在1908年,马勒就曾以李白、钱起、孟浩然和王维的七首唐诗德文版为歌词创作了《大地之歌》,这是西洋音乐创作史上的首次。限于当时的翻译水平,马勒作品中很多诗句的文字和意境较原诗相差甚远,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特点,但显然不能称之为“中国之声”。当叶小纲的《大地之歌》演奏完毕,现场听众先是意犹未尽地安静了几秒钟,继而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他们沉醉于这些中西合璧的音乐作品中,被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特色”音乐深深吸引。

此后,叶小纲带着他的“中国故事”在德国萨尔布吕肯和慕尼黑,英国伦敦、爱丁堡和格拉斯哥,法国南特、波兰比得哥什、哥斯达黎加圣何塞、秘鲁利马等城市向世界各地的听众呈现。2017年10月,叶小纲携手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与中国艺术家联手呈现的“中国故事·大地之歌”在德国柏林音乐厅上演。“柏林是世界文化重镇,柏林音乐厅更是曾经见证了许多历史性作品的上演,能在柏林举行讲述中国故事的音乐会,说明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感染力已经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如今,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叶小纲表示,中国音乐“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将沿着讲述中国故事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好中国声音,传递好中国形象,抒发好中国情怀。采访临近结束,他满怀期待并深情展望:“我希望通过一代一代中国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未来有一天国际上最知名的艺术家们都能争先来到中国演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