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成功探源
伟大变革
坚强保障
文物述说
扬帆大潮
迈向复兴
社论
要闻
成功探源
伟大变革
坚强保障
文物述说
扬帆大潮
迈向复兴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40年来,它使我们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国经济发展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33.5倍和22.8倍。创造这样的惊世奇迹,无疑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改革开放事业的核心力量。可以说,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一以贯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鉴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严重破坏,纪律松弛,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泛滥,一些干部中还滋生了腐败现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强调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十三大进一步鲜明提出,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首次提出了“从严治党”要求。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专门讨论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强和改进的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的工程”,要求全党继续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将党的领导提高到新的水平。“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遵循治国先治党的思路,始终把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作为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强调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个总要求的提出,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提到了一个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中之重的历史使命来抓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这个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之后,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从而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体现了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他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他还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图为会议现场。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但在不同时期,国际环境、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干部队伍状况等诸多因素不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主要抓了几项工作:一是作风建设,颁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并进行了全面整党整风。二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指明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方向。实行干部离退休等制度,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三是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写入十二大党章,以指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四是明确反对腐败,打击经济领域犯罪。他多次强调,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抓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提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展“三讲”活动。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的重大决策。四是努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不断拓展新领域,整体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时,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出了不少重要决策:一是更加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二是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任务,建立集体学习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允许新社会阶层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入党,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努力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既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建学说,又在实践上使党的面貌有很大改观。
一是在思想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新理念。在思想建设中,强调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制度建设,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定和健全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两者紧密结合,相向发力,既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也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随后又提出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紧密结合,不仅延伸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也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
二是狠抓思想作风建设,进行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等教育,将集中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常抓、细抓和实抓工作相结合,作为纠正不正之风的常态化平台。这里最重要的是通过整顿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经过几年努力,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宽松软局面有了很大转变,为管党治党走向严紧硬奠定了基础。
三是出台一系列党内制度法规,空前地加大了制度治党力度。坚持依法依规治党,在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相衔接和协调的同时,不断把管党治党创新成果固化为法规制度,十八届党中央先后修订颁布了90余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笼子”越扎越紧。这些年强化巡视监督,充分发挥从严治党利剑作用。根据十九大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的重大改革创新。它标志着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监察体制正在形成。这是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
四是对腐败现象零容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坚决反对腐败,一直是上上下下的共同声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零容忍态度重拳反腐,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经过这些年标本兼治的艰苦努力,党提出的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有硬实力的飙升,也有软实力的夯实。如果说改革开放的惊世奇迹,是硬实力的展现,那么40年来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拥戴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则是软实力的构筑。没有这个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就不可能有异常耀眼的硬实力。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的发动机和压舱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毫无疑义地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和历史启示
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使改革开放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改革开放40年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研究新的时代特征,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指引改革开放胜利前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创新理论是指引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灯塔,某种程度上也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收获的理论成果。
第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党衡量改革开放的标准。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要以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政策对不对、工作好不好的根本依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号召全党时刻不忘初心,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党中央“以百姓心为心”,立下军令状,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将是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经过改革开放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始终坚持干部队伍建设,使“关键少数”始终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40年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选贤任能,优秀者上、平庸者下、劣迹者汰、贪腐者惩。从而,形成了一支信仰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曾经一个时期,管党治党不力,关键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管治不力,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让他们更具政治定力、更富担当精神、更有严细实干的工作作风。这是这些年来党和国家有更加突出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今后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四,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使改革开放具有坚实的组织基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要求全党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进一步要求全党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同时还明确要求,以政治建设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具有坚强的组织基础和坚实的制度基础。这条经验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
第五,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高奏凯歌前进。40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但这40年也是我们国家体制转型时期,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特别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互通、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等问题仍然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深化标本兼治和完善制度,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作者: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