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的一天下午,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点军街道谭家河社区的一处屋场上,数十把板凳成排摆放,来自街道和社区的干部与20多名社区居民一起,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屋场会”。“屋场”即居民的房屋院落,“屋场会”是当地干部群众释疑答疑、化解心结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天,屋场上方搭着的棚顶挡住了午后的阳光,周边错落分布着绿植,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一条红底白字的横幅格外引人注意,上面写着“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会”。原来,这是点军街道纪工委专门针对谭家河社区党委书记牟少波不实举报召开的澄清会。
事情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2025年5月,有群众向点军区纪委监委反映牟少波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为“关系户”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收到区纪委监委转来的举报件后,点军街道纪工委第一时间启动核查,通过与牟少波本人及相关人员谈话、调取该社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相关资料、查询湖北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系统,证实举报反映的问题并无任何事实依据。此时牟少波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仅一个多月,虽然知道举报反映的问题并不属实,但他还是感受到了很大压力,干起工作来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甚至一度产生了辞职的想法。考虑到失实举报已对牟少波的心理和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征得其本人同意后,点军街道纪工委决定召开会议,对相关失实问题进行澄清。
宜昌市点军区点军街道纪工委干部在屋场会上为失实举报进行澄清。 覃栎斯琪/摄
不同于以往的办公室会议,这场澄清会“入乡随俗”,采用当地居民熟悉的“屋场会”形式,无形之中拉近了干部与群众间的心理距离。会议开始后,点军街道纪工委副书记辛次蓝手持相关法规文件,先向到场的干部群众解读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两项工作的有关规定,然后宣布核查结果,并针对举报的牟少波在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时优亲厚友的问题,说明纪工委工作人员与举报人一起,到街道人社窗口现场查询参保信息,证实所谓的“关系户”并没有办理该保险,这也使举报人认识到,是自己错怪了牟书记。“对于大家的监督举报,我们诚心欢迎并接受,但反映问题不能道听途说,一定要有事实根据。”社区党委副书记、纪检委员向宏星讲道。参会的居民中,不少人一开始还面带疑虑,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都不约而同地点头认同。
在到场干部群众的注视下,牟少波起身发言,语气激动而坚定:“这次澄清不仅消除了我的困扰,也是对我的鼓舞和鞭策,让我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牟少波认为,正因为从社保申请受理到提交审批的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守政策规定,自己才经得起组织核查和群众监督。这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要自身过硬,就一定能得到组织的信任支持、撑腰鼓劲。“今后我将多走访农户,多和居民沟通,让误解少一点、理解多一些,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组织和群众的信任。”牟少波告诉记者。
“以前听人议论村干部在办理养老保险上搞特殊,我心里确实也犯过嘀咕。”坐在前排的71岁居民代表谭宏富告诉记者,此次屋场会让他彻底打消了疑虑:“政策讲得明明白白,事实摆得清清楚楚,既能解开大家的误会,也让干部工作更有干劲,这样的澄清会就该多开。”他还说,会后会主动向邻里讲讲这次澄清结果,避免因为误会导致不实信息传播。
牟少波的澄清案例,是点军区持续推进“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工作的生动体现。该区纪委副书记黄雪梅表示,“基层干部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若因不实举报寒了心、束了手,就会影响基层治理的效果。”近年来,该区将澄清失实举报、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作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基层治理环境的重要抓手,已为153名党员干部开展澄清,多名基层干部在得到澄清后“轻装上阵”,日常事办得更细、发展事抓得更紧,既显干部实干担当良好风貌,也使基层干群关系更加和睦、联系更加紧密。
日头稍斜,澄清会已临近尾声,参会干部和群众陆续起身离开。有居民主动走到牟少波身边,咨询社保年审、社区服务等问题,牟少波从口袋里摸出纸笔,边记录居民的疑问边细致解释。这场开在屋场上的澄清会,不仅为一名基层干部解开了心结、卸下了包袱,更让“组织撑腰、群众理解、干部实干”的良性互动,融入谭家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