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11期

社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要闻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十六次(扩大)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更大实效

新时代  新指南

持续深化纠治形式主义

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

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黑龙江纵深推进作风建设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调查研究

努力不懈为人民而战

与往年不一样的群众感受

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必须真抓实抓持续抓

以最深感情尽最大努力将整治推向纵深

整治工作持续深化纪检监察干部怎么看——基于550名纪检监察干部调查问卷的分析

特别关注

清风涌巴蜀  廉韵筑根基

创“叫得响”品牌  扬“我要廉”新风——四川省连续4年深入开展“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廉能量”

让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互促共融 

以“全周期”理念做实警示教育

“细胞渗透”促进“全域生廉”

“文火慢炖”廉味浓 

正风深一度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栏

持续痛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大敌”

山东青岛  拿足“安居答卷”里的民意分

一得之见

常态长效把党的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书记说纪

为正风反腐插上科技翅膀

数据“跑路”为监督“加油”

信息化赋能办案高质效

用好新技术绘准生态图

实证纪法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如何根据《条例》把握公务接待中的常见违纪行为及其认定处理

如何根据《条例》把握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的具体表现及行为性质

以审明理

立足行为本质认定违规收送名贵特产问题

图说纪事

“点”清公共收益账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走进展览

溯源中国历史  传承清廉根脉——探访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风万里——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展 

纹以载道:中国古代瓷器纹饰中的廉洁思想和社会风尚

中华好家风巡礼

蒙以养正泽后世——探寻王阳明家风延续的精神密码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从顾炎武家风思想汲取修身治学处世智慧

评论

一严到底纠治违规吃喝顽疾


立足行为本质认定违规收送名贵特产问题 

吕玲雁

1

  【案例】

  张某,中共党员,2015年开始任某县副县长,分管应急、消防等工作。王某,中共党员,张某大学同学,该县某局副局长。李某,该县某消防设备公司负责人。张某任职期间,多次小范围设家宴招待亲朋好友,王某几次应邀参加并赠送高档白酒、红木摆件等物品(价值约2.5万元)。李某多次主动到张某家中拜访,并赠送香烟、冬虫夏草、定制古树茶饼等物品(价值约10余万元)。后李某请托张某在政府消防设备采购项目中予以关照,张某答应并向相关负责人打招呼,李某公司遂成为项目供应商。另经查明,张某及其家人未向王某、李某回礼。

  【审理意见】

  名贵特产,指具备地方特色的名优物品、资源,具有稀缺性、高价值、可消费、能变现等特点,一般包括高档烟酒、珍稀药材、天价茶叶、名贵木材、珠宝玉石、名瓷名画等种类。对于违规收送名贵特产行为,要立足行为本质精准认定。本案中,张某违规收受王某所送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其利用职权收受李某所送财物并为其谋取利益,涉嫌受贿。王某向张某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也应认定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李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张某财物,涉嫌行贿。

  现实中,亲友之间为表达感情,在节假日、婚丧喜庆等节点礼尚往来乃人之常情,但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收送名贵特产行为,侵害了党员干部职务廉洁性,构成违纪违法。常见表现有违规收受或赠送名贵特产、违规使用公款购买赠送名贵特产、违规操办婚丧喜庆并借机收受名贵特产等。对于发生或延续到党的十八大后的上述问题,应当认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应条款予以定性处理。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三方面予以判断。一是双方关系,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等与职务职权相关联、与当前或未来公正履职相冲突的情形。二是礼品价值,是否超出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及一般礼节性往来等范畴。三是双方交往,是有来不往还是互有往来,往来的频次、涉及金额是否相当。本案中,张某与王某虽系同学关系、有一定私交,但张某从未回礼,双方并无正常礼尚往来,且存在职务上的制约、隶属关系,王某赠送价值上万元的高档礼品有可能影响张某公正履职,双方行为实为违规收送礼品,应分别依据《条例》第九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九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对张某和王某行为定性处理。

  此外,还应注意风腐同查,准确认定借名贵特产行受贿问题。当前,有的行贿人前期未提及请托事项,长期向党员干部赠送高档礼品、名贵特产等以进行情感投资,待时机成熟时再提出请托事项。对于此类问题,要立足案件事实证据,判断是否具有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本案中,李某系张某管理和服务对象,借年节之际送给李某十余万元名贵特产后提出请托,其行为具有连续性,应从整体上认定其具有利益输送之主观故意。张某与李某并无礼尚往来,明知李某送礼可能意在影响本人职权行使,仍予以收受,后还行权办事。李某、张某的行为本质上系权钱交易,应当认定为行受贿。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仅有收送礼行为而欠缺谋利要件,比如送礼人未提出具体请托的,应综合收送礼价值、双方关系等因素予以定性。对于收受下属或者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所送礼品,价值超过3万元的,即使未涉及具体谋利事项,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也系“为他人谋取利益”,应当认定为受贿。(作者单位:湖南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