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鲜明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抗战历史的深刻总结,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从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到领航复兴的坚强核心,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刻理解我们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深刻内涵,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沧海横流,砥柱巍然。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担当历史重任,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我们党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引路人。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却都未能取得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并一次次于绝境中毅然奋起,克服一道道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历史性地担起了救国救民的重大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度过了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经受了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所展现出的科学理论指导与鲜明人民立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命运的当之无愧的核心力量。
我们党是世所罕见“两大奇迹”的书写者。习近平总书记曾精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华大地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大事,以高超的治理智慧和科学的决策部署,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我们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者。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壮阔实践深刻昭示,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走向旗杆。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性质使其具有“主心骨”的鲜明特征
历史的卷轴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给予人们深刻的启迪。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历史的必然,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主心骨”作用是党的自身性质的实践外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肩负着推翻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这种使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党必须在风浪考验下始终充当无产阶级的先锋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先锋”鲜明写在自身的旗帜上,提出要做“革命运动之急先锋”。这一鲜明的先锋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在各项事业中承担引领性、开创性同时也是主体性、支撑性的作用,决定了党必须始终成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社会主义是党的崇高事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巩固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安排,是在党的领导下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得到坚持和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历史和人民把我们党推到了这样的位置,我们就要以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其一,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而是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党的奋斗目标不是脱离人民的“自我实现”,而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度契合,这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性,是党能够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的基础。其二,党的领导具有卓越的战略远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成熟决定了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中,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其三,我们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我们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是在覆盖范围上的全面,即党的领导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二是在领导过程上的全面,既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又协调各方、督促落实,贯穿于治国理政各项工作之中。三是在方式方法上的全面,即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贯彻民主集中制,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肩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新时代以来,面对党内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更加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和“九个以”的实践要求,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头脑更加清醒、行动更加坚决,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把自己摆进去,做自我革命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动者。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要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注重查找权力运行漏洞、补齐制度短板。从严监督执纪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利器,对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坚决处理,要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将党风党纪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向全党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信号,形成震慑效应。管党治党每一种责任都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
更加积极磨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敢于斗争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百年淬炼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辉煌历史,更要依靠斗争开辟光明未来。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一方面,要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敢于斗争来自对党和国家事业、人民利益的绝对忠诚、更来自对初心使命的深刻坚守,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敢于迎难而上,不回避、不退缩,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应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另一方面,要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善于斗争来自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不是被动应对,而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潜在的风险要有科学预判,备足工具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