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17期

社论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要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李希在山东调研时强调
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  进一步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新指南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华

鼓起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精气神

特别关注

铭记历史  致敬胜利——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掠影

坚持新思想引领迈向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数据监督助力公权力规范运行

用大数据照亮公权力运行每条轨迹

编织监督全时全程在线新网络

构建主动发现行权异常新渠道

探索大数据监督融入治理新路径

大数据监督之我见

主动顺应必然趋势  坚持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一得之见

强化系统观念提升办案质效

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兰台论策

综合发力提升办案质效·之三
把审查调查“三化”建设推向纵深

查审协同助力案件查办提质增效

疏堵点破难点  推动“三化”建设走深走实

正风反腐在身边

全面从严治党·县乡行
坝上清风扑面来

让民宿留住脚步

卓玛泽仁的心愿

守护黄河入川的那片绿

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  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走进展览

鉴史铸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探寻抗战胜利的精神密码

太行浩气传千古——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铁军忠魂铸丰碑——探访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零下四十度热血难凉——参谒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

接受精神洗礼  激发前行动力

知行话题

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精准惩治“围猎”行为

评论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华 

何赟超  刘荣刚

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闪耀光彩。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用热血和牺牲换来的。伟大抗战精神根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形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鲜明宣示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统一了全民族抗敌御侮的意志,使决不投降、抗争到底的精神成为主流,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升华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伟大抗战精神得以生根发芽的沃土。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中国人民在世世代代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铸就了灿烂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经过数千年的交流交汇、融会贯通,最终熔铸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千古传颂的人物。“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等,这些仁人志士和他们的事迹,以及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也正是由于这种传承千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海内外中华儿女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时携手并肩、共御外侮,形成了伟大抗战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升华同样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我们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在理论上,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坚定信仰,作为改造中国的科学武器,“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在实践上,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民族危亡关头挺身而出;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科学认识抗日战争的性质和规律,极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在文化上,党承继历史珍贵遗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滋养。伟大抗战精神升华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懈斗争中。面对抗战期间“攘外必先安内”“亡国论”“速胜论”“曲线救国论”等种种论调,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展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并用这种信念激励全国人民斗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书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矗立起中华民族又一座巍峨的不朽丰碑。正是因为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上的引领作用和模范作用、精神上的主动性和战斗性,中国共产党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引领者。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伟大抗战精神得以形成的直接因素。因受到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以及长期处于封建统治和压迫的环境、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屡受挫折等原因,近代中国人虽有朴素的爱国热情,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缺乏国家和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民族自信心不足、抵抗意志薄弱,自由散漫、一盘散沙等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我们党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方面对民众进行动员,广泛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投入抗战。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在他们身上,伟大抗战精神得到生动诠释。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激活了中华民族原本就有的勇敢和自强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从精神上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仪仗方队接受检阅。

  伟大抗战精神是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无数仁人志士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争取独立自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协力、披荆斩棘。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强大力量,必将成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劲动力。

  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博大胸襟,倡导并推动建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引领下,全体中华儿女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打破阶级、地域、党派等的界限,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一心,为民族而战,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格局,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可以说,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团结奋斗中取得的精神成果。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回顾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重温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强大力量,更能使全体中华儿女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领悟团结奋斗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共同奋斗。

  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艰苦奋斗、顽强斗争、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面对装备精良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被吓退、被压垮,而是以绝不屈服的姿态奋起反抗,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抱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信念,同敌人血战到底,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正如当年一篇文章所描述,“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在英勇斗争中凝结而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永不褪色。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无数革命先烈用斗争和牺牲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无疑将在新时代激励中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胜信念,增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斗争精神,激发“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风雨无阻向前进。

  坚定维护和平的信念。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年以上,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遭受巨大损失,更加懂得和平来之不易的道理。伟大抗战精神中凝结的,正是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与守护。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好不容易争取而来的和平发展环境时刻面临风险挑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破坏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发展权利、破坏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坏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以伟大抗战精神推进实现伟大梦想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要赋予这三大法宝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敢于斗争善于创造的精神动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伟大梦想努力奋斗。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团结抗敌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伟大梦想正在逐渐变为现实,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加一把劲、再努一把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坚持用爱国情怀统一共创未来的意志、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努力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把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报国之行,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伟大梦想努力奋斗。

  坚持敢于斗争、善于创造,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靠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取得的,也是靠科学的战略战术取得的。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辉煌历史,更要依靠斗争开辟光明未来。现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科学预判各种潜在风险,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继续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同时,要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拥有1亿多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执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肩负异常光荣而又艰巨的执政使命。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必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