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2年第14期

  社论

  把反腐败防线前移

  新时代  新指南

  领航·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自我革命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

  足迹·全面从严

  大河奔涌  谱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

  记录·金色名片   

  公车改革狠刹特权行为

  感悟·监督向前   

  责任“落地”结硕果

  故事·执纪为民   

  群众点赞的老房改造

  特别关注

  为全球反腐败治理贡献金砖力量

  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服务保障先行区建设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磨剑·伟大变革   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把一体推进“三不腐”方针方略落实到正风肃纪反腐各方面

  江西综合施治推动“三新一高”落地

  重庆强化以案促改促治机制保障

  福建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纠树并举

  廉洁文化

  涵养廉洁文化  夯实思想根基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守正创新让廉洁文化“活”起来

  把廉洁要求贯穿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之中

  纪检监察学

  “纪理”的概念引入及内涵研究

  特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三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二)

  徐某对抗组织审查案

  对林某予以容错免责案

  兰台论策

  如何精准有效发现问题·之四 

  整合先得练内功

  图说纪事

  织密文物保护“安全网”

  实证纪法

  如何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关于搜查工作的相关规定

  一得之见

  在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中推进自我革命

  实招集萃

  靶向整治高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

      福建•福州市 “查改治”一体发力提升工作质效

   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内控机制建设

  知行话题

  深入学习《论党的青年工作》

  评论

  更好地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科学理念

图说纪事 

织密文物保护“安全网”

1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今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要求,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筑牢文物安全底线。立足文物大市实际,山西省大同市纪检监察机关站位职能职责,把督促做好文物保护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并紧盯历史文物保护领域10类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遗产创新性利用传承,当好历史文化遗产“守护人”。

  1.铁纪护航文物保护

  大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3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和400余年的建都史,拥有云冈石窟、悬空寺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文物保护责任重大。大同市纪委监委紧盯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等重要方面和薄弱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2.监督压实主体责任 

  大同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监督重要内容,推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文物保护责任,督促努力实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目标,全面提升文物资源保护力度。

  3.推动文物保护修缮   聚焦文物修缮难点、堵点发挥监督保障作用,推动重点文物修缮工作高质量完成。以实地走访等方式监督推动相关责任单位(部门)实施好云冈石窟壁画修复、大同府衙修复、兴国寺修缮等重点项目。目前,大同市已实施140余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4.促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文化遗产数字化,可以使不可移动的文物突破物理空间实现“云端”共享,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全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大同市纪委监委干部多次深入华严寺等地,了解推动文物科技保护和数字化建设相关工作,助力科技赋能文物保护。

  (山西省大同市纪委监委  供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