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英文版面向海内外正式出版发行。作为当今世界翻译出版语种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领袖著作之一,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5卷、42个语种,海外发行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500多家海外主流书店和1700多家重要图书馆,成为国际社会认识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首选权威读本。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在万众一心为实现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的关键时期,国际社会正确认知理解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方略的期待与日俱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任务更加紧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
中国外文局坚持以学为先,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与学习第一卷至第四卷贯通起来,努力学深悟透著作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主旨和内涵要义,以最高标准、最高质量、最高水平全力以赴开展著作的翻译出版和发行宣介工作,坚持不懈让国际社会更好认识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的新时代。结合国际传播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著作中的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各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启迪,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
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现代化命题提供崭新路径
实现现代化、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与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指明了康庄大道。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着眼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系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壮阔蓝图,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深刻阐释,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供思想借鉴和路径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尼泊尔共产党(马列)总书记迈纳利表示,在人类追寻现代化、延续灿烂文明的道路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独树一帜的、具有启迪性的文明形态。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项重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将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开辟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等真挚话语,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读懂大国大党领袖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
纵观当今世界,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发展鸿沟等导致的各类矛盾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蕴含的人类关怀与时代价值愈加彰显。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际事务书记阿夫多宁表示,中国把人民置于发展的首位,这种人本思想既体现在“共同富裕”等国内政策中,确保每位公民平等发展的权利,又体现在放眼全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尊重各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希腊前外交部长乔治·卡特鲁加洛斯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中国人民在一起,鱼水情深,致力于为每个人寻求一个更加美好与和谐的未来。
坚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国际社会聚焦发展这一核心议题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发展领域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为推动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全局谋划,系统阐释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建设农业强国、金融强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发展任务,提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理念主张,特别是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等,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内在逻辑,借鉴中国发展经验提供了有益思考。
新时代以来,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持续攀升,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约30%。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格热戈日·科沃德科认为,中国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第78届联大主席丹尼斯·弗朗西斯表示,全球发展倡议所倡导的愿景是真正多边主义精神的体现,能够成为实现变革的催化剂,为所有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世界。
坚持文化传承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不同文明交汇融通、美美与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将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并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魅力进一步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共同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不断向世界贡献着国家和平和睦、人类发展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东方智慧。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等83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6月举行的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庆祝活动中,强调文明对话和文明多样性对促进和平与全球团结具有重要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将全球文明倡议盛赞为中国“给予世界的一份馈赠”。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关照人类未来,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公共产品。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系统阐释了中阿、中非、中国—中亚,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全球南方”、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对外政策主张,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变局中的时代担当。强调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三大全球倡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化为现实等,为各国共同完善全球治理、携手开创美好未来提供思想指引。
面对近年来局部冲突增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横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回潮,气候变化、数字鸿沟问题突出等情况,越来越多国家期待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写入联大决议和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文件。三大全球倡议提出以来,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其著作《福田康夫看中国:东方智慧与世界和平》中高度赞同习近平主席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恩里克·圣地亚哥高度评价中国基于和平、合作和共赢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际贸易规则、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诸多解决方案,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
坚持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为各国政党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究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演变规律、汲取大国大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与实践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治党经验与卓越智慧。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提出要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强调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提出下大气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等要求,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世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和执政治国提供重要参考。
“自我革命”超越了西方政党依靠外部竞争推动政党治理改革的模式,在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史上书写了百年大党长期执政中永葆生机活力的中共答案。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产党已同世界上170多个国家的7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成为很多国家政党政要的案头书。参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西班牙人民党成立人民监督办公室。柬埔寨人民党将“照镜子、洗洗澡、除除尘、治治病”作为党建工作总要求写入工作报告。埃及阿拉伯民主纳赛尔主义党前主席赛义德·阿卜杜勒加尼表示,中国共产党敢于不断纠正错误、推动国家持续发展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中国在反腐倡廉方面的显著成效以及不断完善的法治都是值得各国政党认真思考的经验。津巴布韦《先驱报》报道称,对于许多向中国寻求治国理政经验的非洲和全球南方国家的政党来说,“八项规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研究案例。非洲国家执政党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借鉴中国的经验,重新考虑新的“领导守则”。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理论深邃、内涵丰富、视野宽广,为国际社会系统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开了新的窗口。学好用好这部著作,推动国际社会深入理解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既要坚持思想引领、展现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也要深入宣介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既要深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的时代光彩,也要生动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既要描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绚丽画卷,也要讲好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交往故事;既要宣介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解决当前人类问题贡献的智慧力量,也要展现中国与各国携手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
中国外文局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专业能力,发挥综合传播优势,全力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对外翻译出版和发行宣介工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海内外读者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