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3期

社论

反腐败必须知难而进

权威发布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新时代 新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这样强调

把监督融入“十四五”建设之中

突出政治监督 做到“两个维护”

推动新时代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政治监督

从讲政治高度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燕阁观察

五次全会给老百姓派发这些“红利”

会场内外

为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证

把监督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用生动实践书写人民至上

纪检监察机关担起了党和人民的重托

贯彻精神

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 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体系

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标本兼治深化反腐败斗争

以钉钉子精神破除顽瘴痼疾 推动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新风正气

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利剑和密切联系群众纽带作用

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 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

贯通融合纪法情理 实事求是用好“四种形态”

抓紧抓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增强监督全覆盖有效性

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 打造具备推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纪检监察铁军

公报看点

始终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大局大势中谋划推进

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

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

发挥好改革的先导、突破、创立作用

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各界期待

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等

名城话廉·金华

清气盈八婺 廉风代代传

明德风苑

王蒙:向时代和人心喊话

伟大时代的生命燃烧

评论

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

把监督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与会同志谈监督
本刊记者 窦克林
首页
1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分组会议现场,与会人员在学习交流。 本刊记者   杨巨帅/摄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也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抓深抓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效推进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五次全会对进一步做实监督职责、深化改革、释放监督治理效能等作出了新的部署。围绕提升监督质效、增强履行职责使命能力的部署要求,与会同志深学细悟、认真探讨。

做细做实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

“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全会在指导今年工作的“五个更加突出”中,用“两个更加突出”对强化监督进行了强调。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更加凸显出监督是纪检监察全部工作的基础和立足点,必须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做细做实日常监督。

强化政治监督,做到“两个维护”是根本政治任务。中央纪委委员,北京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雍说,要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监督主线,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全方位、全覆盖监督网,对贯彻落实情况实行清单管理、跟踪问效,确保执行不折不扣。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然表示,要把督促银保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围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处置重大金融风险隐患等方面强化监督。

监督有没有效果,很重要的是能不能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监督要做到经常化、常态化,必须强化制度机制支撑,使各项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形成体系。”吉林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忠举例说,该省纪委监委通过建立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1+1”、监督检查部门和派驻机构“1+N”、巡视机构和相关部门(单位)“1+X”等工作机制,推动纪律、监察、派驻、巡视“四项监督”贯通协同,促进日常监督多维度、常态化、全覆盖。围绕把监督寓于日常工作之中,不少与会同志表示,将继续盯住重点人重点事,探索完善监督工作机制,深化细化政治生态分析、廉情抄告等行之有效的做法。

压紧压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既是强化监督的着力方向,也是提升监督质效的重要方法。中央纪委委员,辽宁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廖建宇介绍,通过深入开展政治监督、日常监督试点,协助省委制定《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办法》,制定《关于巡视整改日常监督工作办法》,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

围绕进一步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与会同志结合全会部署、总结实践经验,还提出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综合运用信访受理、约谈提醒、谈话函询、参加民主生活会,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开展监督等不少办法,着力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

以深化改革推动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深化改革,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的内在需要。

要发挥改革先导、突破、创立作用,统筹推进党中央确定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全会部署的这些任务,为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指明了着力方向。

改革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后,各领域各环节监督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必须上下统筹、联动推进。“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中央纪委委员,湖北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立山说,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抓好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协调贯通,增强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治理效能,是我们深化改革、开展实践探索的重点内容。

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还要进一步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结合过去一年开展室组联动的探索实践,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张敏说,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监督检查室的联动,不断探索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协作机制,推动监督贯通融合、形成合力。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组长陶治国介绍,积极推动建立“组地关”三方协同监督机制,通过与29个省级纪委监委、14个市级纪委监委签订协作配合工作办法,基本实现协作配合机制全覆盖。

不断完善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也是与会同志探讨的热点。中央纪委委员,云南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冯志礼表示,将坚持用好提级办理、汇编国企“一把手”案例对国企现任“一把手”及班子成员开展警示教育等多项举措,着力让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习惯在受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中央纪委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房灵敏表示,除了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推动党委(党组)“一把手”加强对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外,还要强化对下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监督。

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体系

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在目标与任务、责任与落实之间,搭建起抓落实、见实效的桥梁,是推动监督体系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全会把这“12个字”旗帜鲜明地写入今年工作总体要求,并贯穿于所部署的八项任务之中。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不仅彰显着政治站位,更是对纪检监察机关贯通把握初心使命与新时代职责使命,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再次强调。

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划,找准服务保障的着力点和结合点。中央纪委委员,江苏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常松表示,要聚焦江苏落实“十四五”时期的重大部署,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推动相关主责部门消除影响规划实施的各类风险隐患、健全相关制度,为“十四五”开好局保驾护航。

通过监督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倒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是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经验。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安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孙新阳表示,坚持“战后重建”与强基固本并重,注重分析案件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力争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中央纪委委员,山东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辐宽表示,既要继续坚持严的主基调,严惩腐败,又要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把防腐措施与改革举措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进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有针对性地补齐制度短板。

把监督进一步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之中,是进一步释放监督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广东省广州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连生说,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我们要继续紧盯金融、政法、新基建等重点领域,并回应行业协会、民营企业等“两新组织”对深化腐败治理日益强烈的意愿,探索建立工作机制,推动监督向重点领域和新领域延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