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06期

社论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要闻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李希在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上强调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锻造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铁军

两会专题

凝心聚力向前进——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论国是

李希同志与代表委员同议政

新时代  新指南

共绘伟大事业新图景——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上两会

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

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

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培塑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专题采访

一步不停歇  半步不退让——代表委员建言正风反腐再加力

大力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代表委员谈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正风深一度

以优良作风攻坚克难

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门”

以优良作风助力高质量发展劈波斩浪

学术研究

深刻理解坚持自我革命精神的三个维度

一得之见

把基层监督做深做实

正风反腐在身边

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之间的泉州之变

一座万亿GDP城市的政企共生实践

中华好家风巡礼

爱莲江头  百年清风——寻访周敦颐爱莲文化中的家风家训

吏瘦民肥天下兴——从江苏泰兴黄桥何氏家范看为官者的为民情怀

知行话题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评论

以扎实行动持续擦亮“金色名片”


共绘伟大事业新图景 

——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本刊记者  余哲西  沈叶

1

  惊蛰启春潮,盛会谱华章。三月的北京,春风向暖,草木欣荣。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红旗招展,灯光璀璨。在万众瞩目与期待中,2025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

  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待谋划。肩负着14亿多人民的重托,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1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从四面八方齐聚首都,共商国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登高望远,谋篇布局。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代表委员中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同大家倾心交流、深入讨论,发表了一系列高瞻远瞩、内涵丰富的重要讲话。殷殷嘱托如春风化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新的有力指引,也为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奋进新征程再次注入了坚定信心和澎湃动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3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在热烈的掌声中来到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再次深刻阐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多次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过去一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加深,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内需不振、预期偏弱等问题交织叠加,局部地区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沉着应变、综合施策。许多代表委员都清晰记得,去年9月26日,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及时研判形势,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确保了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勾勒出我国经济增量大、质量高、基础牢、势头好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年度GDP总量接近135万亿元,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制造业投资增长9.2%,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来之不易的成绩令代表委员们备受鼓舞。

  “实践再次表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聚力攻坚,我国发展没有闯不过的难关”,从分组讨论到会间交流,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是党和国家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体量越大,治理的复杂性越大,也就越需要发挥好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不少代表委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时,鲜明体现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4字方针。党的主张通过全国两会转化为国家意志,这也正是党的领导在中心工作中的有力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只有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将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第一位接受采访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特地向记者们展示了两块滤膜——2015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是80.6微克/立方米,全年有46天是重度污染天,滤膜是灰黑色;2024年,PM2.5平均浓度降到30.5微克/立方米,全年PM2.5重度污染天数只有1天,滤膜是灰白色——两块“黑白分明”的滤膜,既是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的直接体现,也是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反映。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并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要求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再次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时,专门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具体安排。

  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公司试制工程院机加部总监姚金健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姚金健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企业在国内外建立了八大研发中心,拥有7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创造了10000多项全球专利技术,“创新驱动是我们永续发展的核心动能,企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步跨越都是通过创新发掘了新的机会,通过创新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科技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再次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要求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姜鹏认为,科学的教育、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十分重要,要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特别是要破除一些不合理的评价导向,更好地激活人才创新的“一池春水”。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再次释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烈信号。正如不少代表委员所说,新征程上,要以改革破除与新发展理念不符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发展理念落实落地的制度环境,从而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办好民生实事解决急难愁盼,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2024年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全方位回应民生期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对群众冷暖、百姓生活牵挂在心。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再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民生”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关键词。

  “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民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连续三年在全国两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问题念兹在兹,让他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大冬认为,教育的人民属性是教育强国的价值追求,要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强化学校教育的‘民生保障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张大冬说。

  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提升县域高中质量,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政府工作报告里一项项“民生清单”直击群众急难愁盼,将民之所望转化为政之所向。不少代表委员表示,政府工作重点与群众关切高度一致,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既推动了发展向前,又保障了民生向暖,传递出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的强烈信号。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民营企业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近年来,党中央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措施,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改善优化”,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臻告诉记者,作为深耕羊绒产业的民营企业,要让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通过发挥优质品牌引领作用,进一步建强产业链,带动牧民增收致富。

  真抓实干、清正廉洁,以好作风好形象引领开创新局面

  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形象、干事状态和奋斗姿态,直接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党的政策的落地效果,关系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纪严则清正,清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要求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党中央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定不移反腐惩恶,让清风正气在全党上下涤荡、在神州大地回响,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这些年来,反贫困、建小康,战疫情、斗洪峰,化危机、应变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爬坡过坎、闯关夺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大仗硬仗。

  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今日之中国,正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程,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奔赴改革创新最前沿,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今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党员干部只有读懂“管住手脚与放开手脚”的辩证法,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才能在党和人民交予的事业里做到问心无愧。

  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树立“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是要求,也是嘱托。“把两会精神带回去,带着我们全村的群众把各项决策部署抓好、落实好,围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而奋斗。”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毕生龙倍感振奋;“共富路上,我们要不断发展新产业,巩固老产业,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稳定向前、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信心满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们要向大众展示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效,展现制造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配套分厂精密车间党支部书记马兵踌躇满志……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意气风发,纷纷表示要以实干担当履职尽责,以奋斗之笔把蓝图变为实景图。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春天的盛会”落下帷幕,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高度统一,真知灼见与良招实策同频共振、相互激扬,凝聚起14亿多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从春天出发,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干字当头、担当作为,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