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四次全会都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如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全国两会上,我们请部分代表委员畅谈意见建议。
各行各业都需要廉洁文化的滋养
廉洁文化以“廉洁”为核心内容,蕴含于道德操守、家风家教、从政理念、社会风尚等各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系。可以说,廉洁文化不仅是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必需品”。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行业,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这些行业能否坚守廉洁底线,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院长邓旭亮说,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感受党的医疗卫生政策最为直接的人员。要让群众在就医中有获得感,对党的好政策可感可及,就必须把廉洁行医的文化抓好,引导医务人员廉洁从业。老百姓看病不用找关系、不用送红包、不会被公立医院转到私人诊所,自然就会更加拥护党的领导。
长期从事供电服务的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省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客户经理钱海军,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不抽一根烟、不喝一口茶、不吃一顿饭”的工作原则。他说,供电企业的廉洁形象直接影响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只有守住廉洁底线,才能点亮千家万户的灯,点亮老百姓心里的灯。”
不仅服务行业,各类企业也同样需要廉洁文化的滋养。“诚信与廉洁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说,我们将廉洁文化深植于企业血脉,努力构建“亲清”内部生态,让每位员工都成为廉洁理念的传播者与实践者,这种文化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让企业能够以“正”立身、以“信”致远,从“草根”迈向“品牌”。
事关千家万户的乡村振兴,也需要廉洁文化作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研究所所长陈淑芳说,廉洁文化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石。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担当干、廉洁干。只有激活“廉因子”、激发“廉动力”,才能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干部实干又廉洁,群众才会满意。
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务实管用的抓手
与经济建设相比,文化建设在不少人看来是“虚功”和“软实力”。如何把虚功做实、把软实力铸硬,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智慧和担当。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想出不少办法,未来仍需进一步探索,提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抓手。
廉洁文化活动,是传播廉洁文化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活动。例如,浙江打造“玉琮杯”清廉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前5届累计收到全国各地的作品6500余部;山东启动“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举办“清廉山东·手造蕴廉”专题展;湖南着力打造湖湘家风建设活动品牌,开展“好家风·好传承”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引发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他们表示,这样的活动有效推动了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深入家庭,实现了廉洁文化“正能量”与社会关注“大流量”的双向奔赴。
加强文艺作品创作,也是助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原创话剧《谷文昌》《苏堤春晓》等一批精品剧目,努力营造和弘扬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同时,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一、二季,聚焦“七一勋章”获得者和“时代楷模”,用“戏剧+影视+综艺”的跨界融合手段为英模造像,颂扬他们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品格,深受社会好评。
既要重视正面引导,也要重视反面警示。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警示教育方式,加大案件通报曝光力度,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建立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机制,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马森述介绍,该省坚持统筹做好查办案件前后半篇文章,从立案之初就同步谋划警示教育,让“剧中人”说“剧中事”。印发典型案例通报,既通报突出问题,又深刻揭示政治危害和社会影响,让党员干部入脑入心、对照检视。召开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省市县乡1.8万余人同上一堂纪律教育课,当天就有10人主动投案。
对于学校而言,加强廉洁文化教育,让清正廉洁的种子在青年一代的内心扎根,意义更为深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告诉记者,学校不仅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同时还依托学校优势加强学科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博士授予点设立廉洁文化研究方向,在MPA教育中设置“廉洁治理”专业方向、开设特色课程,切实夯实廉洁文化建设的学科基础。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让廉洁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新时代以来,经过全面从严治党的洗礼,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全党全社会廉洁价值理念进一步树立。同时也要看到,廉洁文化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根基还不够牢,抵制腐败的思想自觉还不够强。如何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廉洁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
“更好传播廉洁文化,必须更加注重讲好廉洁文化故事”。田沁鑫常委说,一是依靠传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廉”的精神和论述,如“礼、义、廉、耻”“公生明,廉生威”等,让廉洁文化故事具有文化根源和思想高度;二是依靠经典,从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撷取经典廉洁文化故事和人物,进行现代化改编,让经典的光芒穿透观众的思想和情感;三是依靠英模,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选取典型英模人物,讲好他们作为具体的、历史的人做出伟大抉择的故事,让廉洁文化闪耀理想和智慧的光芒,这样才能真正感动人、影响人。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丰富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面向。张政文委员建议,开发“清风”系列数字产品,积极运用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传播平台,融入长图、手绘、动画、漫画、音视频等多种新媒体元素,拍摄微电影微视频、制作动画漫画等,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实现广泛覆盖、有效覆盖。
如何让廉洁文化更好地被年轻人接受?把廉洁文化和活跃的现代文化相结合,让廉洁文化“活”起来、“潮”起来,是一个破题思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双全结合地方实际说,湖南现代文化活跃,文创产业蓬勃发展,要利用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的创意优势,借助网红街区、爆款产品的流量IP,创新廉洁文化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打造廉洁文化精品,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廉洁成为潮流风尚、生活习惯。
家庭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港湾。加强家风家教建设,把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可以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在这次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东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丁德芬等不少代表委员都高度关注家风建设。他们一致表示,应把家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优秀家训家规资源中汲取营养,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风清气正,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注入“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