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06期

社论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要闻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李希在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上强调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锻造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铁军

两会专题

凝心聚力向前进——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论国是

李希同志与代表委员同议政

新时代  新指南

共绘伟大事业新图景——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上两会

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

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

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培塑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专题采访

一步不停歇  半步不退让——代表委员建言正风反腐再加力

大力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代表委员谈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正风深一度

以优良作风攻坚克难

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门”

以优良作风助力高质量发展劈波斩浪

学术研究

深刻理解坚持自我革命精神的三个维度

一得之见

把基层监督做深做实

正风反腐在身边

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之间的泉州之变

一座万亿GDP城市的政企共生实践

中华好家风巡礼

爱莲江头  百年清风——寻访周敦颐爱莲文化中的家风家训

吏瘦民肥天下兴——从江苏泰兴黄桥何氏家范看为官者的为民情怀

知行话题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评论

以扎实行动持续擦亮“金色名片”


以优良作风攻坚克难 

本刊记者  侯逸宁

1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过硬作风赢得发展主动,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有的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叫苦喊累,在“负担”面前推诿扯皮,在“瓶颈”面前躺平摆烂,带坏了风气、贻误了事业,必须下更大气力真正把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激发出来。

  紧跟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逐一抓落实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越是面对深化改革之“艰”、外部压力之“险”、动能转换之“难”、民生保障之“重”,越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工作中,在推动事业发展上见真章出实效。然而有的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影响政策落实效果。

  一类是敷衍了事落实大打折扣。在工作中看似忙忙碌碌,其实马马虎虎,人在心不在、出工不出力,将本该“认真办好”的工作变成了“差不多就行”的敷衍,如此应付了事,又怎能在困难面前彰显担当、有所作为?一类是层层加码扭曲政策初衷。有的为了向上级表明自己执行坚决,将上级交代的任务加码、项目拓宽、标准拔高,看似站位高、措施硬,实则同党中央要求背道而驰;有的为了彰显重视程度,盲目追求级级提速,原本设定一周完成的工作,有时到了基层竟成了当天就要反馈结果,不仅让基层干部压力如泰山压顶般陡增,还脱离实际致使好政策无法落到实处,为百姓解决真困难。还有一类是对中央精神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如西南某落马官员为了“尽快地做一点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改变形象的项目”,挖田造景修建民航路公园,触犯了保护耕地的红线,当地百姓无不义愤填膺。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不落实,千条万条都是白条。不折不扣抓落实,高度重视是前提,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召开专题会议或设置相关议题,进行专门研究,不让虚头巴脑的东西有机可乘;要有健全的贯彻落实工作机制,重要工作明确牵头单位乃至成立工作专班,真正提高政治判断力,解决“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问题。吃透精神是关键,要对“国之大者”领会到位,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防止因没理解到位而陷入一步错、步步错的困局僵局。坚决执行是根本,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就要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做到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对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一件一件盯着抓、一项一项接着干,体现出各级党组织对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政治执行力,坚决杜绝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现象。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立行立改尽快见成效

  时代浪潮汹涌澎湃,慢不得;创新发展迫在眉睫,等不得;民生改善刻不容缓,拖不得;挑战难关纷至沓来,懈怠不得。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历史不等人。紧要关头,贯彻党中央要求,必须雷厉风行、迅速有力,以雷霆之势推动各项决策落地生根;洞察不断变化的形势,必须只争朝夕、分秒必争,在时代浪潮中抢占先机;回应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必须马上就办、抓紧推进,用高效服务托起民生福祉。

  然而,当前仍有个别党员干部习惯了“等靠要”思维,只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等就等,能等答案就不想办法。有的在民生难题前畏葸退缩,一味“等”上级拿方案;有的于发展困境中裹足不前,只想“等”领导给答案。能推就推,能让别人办就不自己办。有的左推右挡“打太极”,一件小事在领导中转来转去,在文件上批来批去,在部门中推来推去,让企业和群众跑来跑去;有的上推下卸“踢皮球”,决策难题一股脑推给上级,责任重担毫不留情甩给下级,“只管一脚出球,不管传球到不到位”。能拖就拖,能明天办就不今天办。有的总想着时间还早,习惯于“明天再说”,面对发展机遇“闲庭信步”,最终错失稍纵即逝的宝贵机遇;还有的面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缺乏“马上就办”的态度,一心只想着规避自身责任,却全然不顾群众焦急的心情,使得上级精心擘画、惠及民生的政策在执行中大打折扣,群众反映的揪心事、烦心事长期得不到解决。

  再好的部署也经不起“拖”,再好的思路也架不住“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增强本领,力戒庸碌无为。不仅要坚持以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高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还要把工作一线当作最好的课堂,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练就“张嘴不露怯、做事不恐慌”的真功。要扛起责任,摒弃懒汉思想。一把手应主动发挥“头雁效应”,不仅要真正领着干部干、帮着干部办,还要把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下去,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清单、任务清单,一步一步压实责任主体,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使马上就办、雷厉风行成为工作习惯。要强化管理,杜绝散漫松懈,切实执行纪律制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纪律涣散、自由主义等行为,不能搞特殊、有例外,使纪律要求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聚焦具体问题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克艰险

  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拿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推动标本兼治。

  在实践中,与求真务实背道而驰的是机械执行、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严重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的有之,对于新的任务和挑战,不做调查研究、不审政策适配,只生搬硬套上级文件、盲目搞“对标”,最终导致政策实施和现实情况脱节。不顾实际,简单一刀切的有之,不顾当地实情、不听群众意见,一律采取程式化、机械化、简单化的工作做法,导致政策“水土不服”。装腔作势,贪功一通演的有之,有的干部表面工作搞得热热闹闹,实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给“领导看”,工作全程避重就轻,不聚焦实际问题,群众非但没有获得实惠,反倒在办事时屡碰钉子。缺少谋划,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有之,对工作缺乏系统谋划,找不准问题症结,不分轻重缓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是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务实高效作风战胜困难,首先要扎到一线摸实情,直通群众的“小院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身入”更要“心至”,了解干部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忧什么、愁什么,希望领导干部干什么,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剖析、决策在一线谋划。还要因地制宜出实招,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找到政策落实与工作突破的契合点,从而更好地发挥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有效汇聚优质资源和提升发展效率,进而成功跨越艰难险阻,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要狠抓督导求实效,业务主管部门、党委政府督查机构要借助明察暗访、集中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重点工作、重要事项的实施进度与成效,对弄虚作假的情况果断叫停;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发现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提高弄虚作假的成本。

  激励向前闯肯干事——敢于啃硬骨头动真格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面对发展的“新题目”、改革的“大文章”,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在关键时顶得住压力,在挑战前扛得起重任,在复杂变局中从胜利走向胜利。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碰到矛盾和难题绕道走,把自身责任往外推,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

  一种是为了躲矛盾宁肯绕道走,有的遇到复杂或棘手问题时,选择回避或拖延,不敢主动解决,还指望“大事拖成小事,小事拖成不干事”;有的并非怕“事”,而是怕“人”,只想做“好好先生”,凡事不问是非曲直、只求相安无事,宁可把事搞砸,也不愿批评、得罪人。一种是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认为“洗碗越多摔碗越多”,怕干得越多出错越多。还有一种是为了避风险宁可不创新,有的认为循规蹈矩处理日常事务不会出错,真抓实干的改革创新则有很高的风险,在工作中回避直面矛盾,不敢正视问题,对改革的呼声充耳不闻;还有的干部因容错免责“事后补救”不够精准,加之“事前撑腰”保护缺位,创造性开展工作提供的“试错空间”狭小有限,致使他们面对改革创新的时代召唤,不敢迈出探索的步伐。

  伟大梦想不是等来喊来的,只有让干部敢为善为、担当作为成为主流,才能破难解困、干事成事,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激励干部敢做善为,要进一步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让肯吃苦的吃香,注重在困难艰苦地区发现干部,从急难险重任务中选拔干部,让那些扎根基层、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式干部得甜头、有奔头,同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重点对改革攻坚中的“无心之失”“探索之误”依法依纪予以宽容,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闯、卸下包袱干。让能成事的优先,持续加大对担当有为、成绩突出干部的提拔使用力度,打破隐性台阶、论资排辈的束缚,充分释放激励效应,同时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宣传报道先进事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大力营造见贤思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让想躺平的无处可躺,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拈轻怕重、偷奸耍滑、不思进取等“躺平”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于不珍惜岗位、不愿作为的干部,该问责就问责,该处理就处理,以严肃执纪执法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

  从脱贫攻坚的“啃硬骨头”到改革深水区的“摸石过河”,再到科技创新赛道的“加速超车”,新时代以来辉煌成就的背后,处处闪耀着作风建设的磅礴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实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必须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只要我们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美华章。

  (此稿写作过程中,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盱眙县、金湖县,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漳州市龙海区,山东省沂水县,河南省桐柏县、西峡县,重庆市开州区,四川省隆昌市,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云南省昆明市等地纪检监察干部给予支持帮助,在此特别致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