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8万字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向十九大的工作报告,“人民”随处可见,“腐败是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成效交口称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正如工作报告第二部分第7条工作体会指出的,“民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必须不忘初心,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守监督执纪问责的定位,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这既是对过去五年纪律检查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站位民心向背,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标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根本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始终把人民摆在最高位置,从履新之初就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再到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情之所系、心之所惦,彰显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非凡战略眼光和博大为民胸怀。
过去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走最崎岖的山路,去最贫困的地方,倾听民情民意,深入调查研究,用遍布神州大地的足迹践行人民至上的承诺;以坚定不移的使命担当,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大计,阐述方略,部署任务,以5年5500多万贫困人口成功摆脱贫困的巨大成就,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的铮铮誓言。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民心始终是我们党最深厚的执政之基。正是基于崇高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为民情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位人心向背、着眼使命担当,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从工作报告来看,既有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应群众期盼的全面总结,又有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力探索,既有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的生动实践,又有修规立规新增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的违纪惩戒条款,既有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不断厚植党执政政治基础的工作体会,又有密切关注新动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工作建议,凸显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站位人心向背的政治觉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正风反腐,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国家统计局数年来口径不变的调查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逐年走高,2017年高达93.9%,比2012年的75%,提升了18.9个百分点,数字的背后,反映的正是人心所向。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落实党中央为民务实好政策,关键靠党的坚强领导,靠全面从严治党作保障。透过工作报告可以看出,过去5年,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中央部委和省一级抓起,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级级向基层延伸,极大振奋了党心民心,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作风问题看似事小,实际上是天大的事。从舌尖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到超标办公用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这些不正之风就像一堵无形的墙,阻断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党言出纪随、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纪检监察机关从治理公款大吃大喝、旅游、送礼等奢靡之风入手,紧盯公款购买赠送月饼、贺卡、烟花爆竹等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年接着一年干。八项规定这纸文件,虽仅600余字,却因党中央以上率下的实际行动带动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党的落地生根、贯彻落实,刹住了那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那些司空见惯的作风难题,五年之间赫然“改变中国”,人民群众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殷切期盼正逐步变成现实。
以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打虎拍蝇猎狐”,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得到最大心理获得感。坚决铲除周永康、孙政才、令计划等野心家、阴谋家,消除重大政治隐患,全面肃清流毒影响;加强巡视巡察和基层正风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五年来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34.3万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7.8万人,“微腐败”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织密国际追逃“天网”,自2014年以来共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400多名、追赃95亿多元,“百名红通人员”中已有49人落网……5年来,党中央重拳反腐,既击落一名又一名高级干部,又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同时决不让腐败分子“贪完就跑”躲进“避罪天堂”。从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累计6亿多观众收看、6.5亿网络媒体阅读量的“罕见”数据,可见人民群众对党中央反腐惩恶的舒心解气和坚决拥护。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对此痛感最深、意见最大。尤其是将黑手伸向扶贫资金,将民利搜刮为私利,最是可恶至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打出系列组合拳,严惩群众身边腐败,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五年来,从中央纪委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专项整治,加强重点问题督查督办,到省区市党委和纪委聚焦扶贫民生领域,开展专项巡视巡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保障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地、扶贫资金到位,让群众收获了实打实的反腐“红利”。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工作报告展示的五年来扎扎实实成绩单,不仅是对党中央人民至上理念的坚决贯彻,也是纪检监察机关以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用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忠诚的生动写照。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维护群众利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永无穷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中央纪委向十九大工作报告对加强正风肃纪反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建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10月30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上强调要“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巩固、深化,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再出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赢得民心、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13亿多人民的磅礴伟力,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