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层次
《马克思主义研究》刊文称,党的政治建设所包含的三项主要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就是要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党内政治关系,不断提高党的政治能力。但是这三个部分又处于不同的逻辑层次。第一,政治路线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工作。政治路线明确了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具体政治目标,集中反映了党的纲领所确定的政治方向,是党胜利前进的行动指南。政治路线建设包括政治路线的制定和执行两个方面。第二,党内政治关系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党内政治关系包括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党的下级组织与上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党的各级组织与党中央之间的关系、党的纪律与党员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党的统一意志与党内民主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第三,政治能力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能力是党在正确处理自身内部政治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党的政治领导能力主要包括党对国家事务的政治领导能力和党对人民群众的政治领导能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目的在于增强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党性中内含三个基本关系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刊文称,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根本不同于其他一切非工人阶级政党的党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中内含三个基本关系。第一,党的先进性和党的纯洁性的关系。党的先进性和党的纯洁性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党的纯洁性与党的先进性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党的先进性体现和保证党的纯洁性,党的纯洁性作为前提和基础支撑党的先进性。第二,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即党的阶级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二者是高度统一的。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这是由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第三,党性与个性的关系。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部队。在党性与个性的关系上,要坚持个性服从党性,用党性修正、规范个性。在重大是非、党的原则、党的纪律的面前,必须坚持党性。
应对中美经贸摩擦需纠正三种错误认知
《光明日报》刊文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存在的三种错误认知进行分析梳理。第一,美国势力大,中国必败,晚认输不如早认输。这种论调在2018年就有浮现,其大致观点是,中国对美国出口超过500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出口刚过1000亿美元,大家对等加税,中国的筹码远小于美国;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受制于人;中国打不过,打不起。第二,在贸易战中输给美国有利于推进中国内部的良性变革。这种论调偏好的良性变革,就是认为中国应该复制前苏联东欧国家20世纪80-90年代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全面自废武功的做法,希望美方能够通过极限施压,摧毁中国的国有经济体系,摧毁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从而实现其长期以来的某种目标。第三,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必须由认同美方标准的专业人员来解决,普通中国人不应该过度关注。持这一观点的行为体,其基本前提假设是“爱国是需要资格的”,且“这个国家轮不到普通大众来爱”,因此只有符合自由主义价值观、先天认同美国超过认同中国的专业精英,才有资格关注和讨论中美经贸摩擦问题,才有资格提交相关的方案。这些错误观点的形成不是一夜之间的。从国际层面来看,这是美国在冷战以及冷战后的时间里,长期推动美式价值观和自由主义在全球传播的结果,是美国软实力对部分中国人群产生深刻作用的外部反应。从中国自身层面来看,在改革开放融入世界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碰撞,让部分人产生了迷茫乃至错误的认识。顶住美方贸易霸凌主义,妥善解决中美经贸摩擦,是伟大斗争;克服上述错误认知,正确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世界,同样是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