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职务犯罪,重点更突出
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原股长李华波、中储粮河南周口直属库原主任乔建军……
“这次红色通缉令上的100人中,涉及国家公职人员接近90%。这是我们要追的主要方向,剩余的十几个人,也涉及一些腐败案件,比如向国家公职人员行贿等。”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负责人介绍,中国将与国际刑警总部和190个国家的执法部门开展密切合作,查找外逃人员的下落,并最终将他们缉捕归案。
“天网”行动直指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这一目标,使2015年追逃追赃工作的重点更突出。按照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关于“开展重大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抓住个案,盯住不放”的要求,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人民银行等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了国际追逃追赃合力。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有准备无把握之仗。摸清底数、吃透情况,针对重点目标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是这次追逃追赃行动的战术特点。
针对重点嫌疑人,集中发布红色通缉令,不仅嫌疑人的面部特征、身份信息、涉嫌罪名及可能逃往的国家等个人详细资料被悉数曝光,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还制作发布外逃人员案发地点、时间、藏匿国分布等数据分析图,将外逃情况最大限度公之于众,显示出我国追逃追赃的信心和决心。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看来,“此次曝光相当于建立起目标倒逼机制。”事实也是如此。公开曝光的100起案件被分解到各省(区、市)挂牌督办,而且,中央及各部门也对其中的重点案件挂牌督办,随着各路信息的汇集,工作人员正向锁定的“目标”一步步逼近。
针对重点外逃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和转移资产的主要资产流入国,我国积极推动加强追逃追赃国际合作。2015年4月9日,中国公安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第一次部级会晤成果声明,美方积极支持中方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天网”行动。美国是中国外逃贪官藏匿数量最多的国家,中美双方在国际追逃追赃和遣返方面加强合作,必将进一步压缩腐败分子在海外的生存空间。据悉,中国与另外一些主要外逃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司法协助谈判,也将在年内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