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之以恒——
用钉钉子精神一直抓下去
“请拿起您的手机或相机记录违规行为,并通过‘廉洁杭州’官方微信向市纪委举报。”
今年“五一”前夕,浙江省杭州市纪委向广大公职人员发出“廉洁过节、远离‘四风’”的倡议,同时邀请广大市民群众举报身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重要节点严防“四风”,是狠抓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并已逐渐成为全党全社会熟悉的“节奏”。
“四风”积习甚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进作风也如滴水穿石,并非一日之功。因此,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常、长抓,扎实走好每一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2013年8月下旬,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四风”要持之以恒的重要批示精神,明确指出,纠正“四风”必须抓住重要时间节点,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
从此,紧抓节点正作风的思路持续延伸:
2013年中秋、国庆前,中央纪委常委会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
10月31日,中央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
11月21日,中央纪委下发通知,严禁元旦、春节期间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
……
两年多来,每到重要时间节点,中央纪委都会突出强调要从严执纪正作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积极响应,节前早提醒、严明纪律要求,节中抓检查、紧盯违纪问题,节后严问责、加强通报曝光,形成了高压态势。
特别引起人们关注的是,自2014年4月起,每逢重要节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都会接连4至5周推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每周通报。今年4月27日,“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又如约上线。
节点严自律、节点勤举报正成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习惯,这使得重要节点的公款吃喝显得越来越“扎眼”、公款购买赠送的节礼也变得愈来愈“烫手”。
正如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所说,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央积小胜为大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实践也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是净化节日风气、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节日节点是个关键,我们始终抓住不放,每节必盯,严防死守。”江苏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江里程表示。
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如春节、中秋、“五一”、“十一”,也是“四风”问题的高发期。抓住这些问题集中期,各个击破,节节推进,有助于形成习惯,让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让好风气蔚然成风,让坏风气日渐消退。
另外,抓住重要节点刹“四风”改作风,让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让传统节日远离不正之风浸染和侵蚀,发挥党风政风对社风民风的带动作用,从而推动形成交替向好、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进一步打牢作风改进的社会基础。
这一切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一个个重要节点,“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