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一个号、去了一个窗口,不到一个月,纪委就把事情查清了。”听到村书记受到批评教育处理的信访反馈时,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船村村民对县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直言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这个“信访超市”办得好。
“矛盾处理是一个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基础性工作。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时这样说道。
矛盾处理的成效,是湖州市多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大背景下的诸多亮色之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湖州坚持在乡村治理领域创新开拓,探索出一系列清廉乡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将之细化落实,以自然环境和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公开村务,给村民带来实惠
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当年,这一理念为徘徊在“要生态还是要发展”中的余村指明了方向。“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发展道路,我们就要为走好绿色发展道路保好驾护好航。”这一理念也深深地扎根在了安吉县天荒坪镇纪委书记陈润锋的心里,他下定决心要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定位,以推进精准监督、完善基层治理模式等方式,打造自然生态和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两个生态的绿水青山。
起源于余村、在安吉全县推广的“清廉正村”八项要求,就是良好政治生态护航绿水青山的具体举措。“清廉正村”八项要求,以清单的方式对村级政治建设、村级决策、“三资”管理、工程项目、“三务”公开、村级监督、队伍管理、乡风文明8个方面内容作出具体规范,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从严治村的铁规禁令,不少村子都从中获益。
“这一来一去我们村就‘凭空’多出了8万块钱,新要求还真是起了大作用啊!”说起安吉县天荒坪镇五鹤村公开拍卖集体山林毛料让村集体增收的事情,村民戴银宝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戴银宝介绍,五鹤村拥有集体毛竹林800多亩,多年来竹子毛料都是采用协议定价每计量单位2万元左右对外出售。2019年底,新一轮毛料生产销售即将开始,按照新出台的“清廉正村”八项要求,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和转让必须按规定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很快,村委班子就将毛料出售事宜提交给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经过几番商议,村民们定下了公开竞价的毛料销售新模式。一放开不要紧,多轮公开竞价后,五鹤村毛料成交价由2万元提高到了10万元,一举结束了毛料贱卖的历史。戴银宝连连夸赞“清廉正村”八项要求,不住地说“这制度给大家带来了实惠”。
为落实“两山”理念保驾护航,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更加严细深实。随着诸如“清廉正村”八项要求等新举措逐步在湖州各个村子推行开来,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由群众直接参与,受群众全程监督,各种公开方式因地制宜、遍地开花,有效避免了村级“微腐败”。在距离余村90公里的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问廉书记”活动已经开展一年多了,村民们就涉及村级工程项目、非生产性开支、资产资源处理、村务公开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向村书记进行质询,村书记现场作答,对账目支出较大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核查,让村民对村级权力运行听得到、看得见、说得上。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探索网格化“清廉驿站”建设,以2至3个自然村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一个“清廉驿站”,作为廉情监督员日常开展监督情况会商、村情民意收集、村监委听取意见建议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一系列有效举措纷纷落地,倒逼村级权力规范公开运行,村民成为清廉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坚定支持者,有效防止了“蝇贪”,让绿水青山迸发出蓬勃能量。
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开展“问廉书记”活动,村书记对村民的质询进行作答。
管住资金,使腐败无所遁形
在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进程中,新挑战和新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年来,限额以下村级工程项目逐年增加,在提升村民收入的同时,因工程而起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数量、群众信访投诉反映问题等也水涨船高。”湖州市南浔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宋新良表示,由于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村级小额工程建设出现了成本虚高、层层转包、拆标分标、管理混乱等问题,监管难度大、廉政风险高。
决不能让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2019年4月,南浔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林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制定下发了村级限额(400万元)以下工程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实施意见,探索建立指导价预算、程序化管理、多方式发包、承包方库选、全过程监督、双随机评估6项工作机制。指导价预算替代了“预算由施工方说了算”,程序化管理实现了“施工方确定、建设过程监管、项目验收、工程款支付”等各环节规范标准化运作,制度的完善有效压缩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也管住了干部。不仅如此,还取得了费用降、信访降、工时降,管理水平升、工程质量升、群众满意度升“三降三升”的良好效果。
与村级小额工程一样,村集体“三资”也是基层腐败问题的易发高发点。“我们在前几年开展的农村基层作风巡察与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一些村现金结算不规范、报销账单名目不统一,甚至还出现了‘打白条’现象。”湖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村集体“钱袋子”越来越鼓,防止小微权力滥用和“微腐败”发生显得越发重要。湖州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推行村务卡结算制度,以村书记、村主任、村出纳为主体,实现“一人一卡”“一事一结”,建立结算清单、移动支付等机制,管住了全市近1亿元村级日常开支,仅2019年一年就节约资金1200余万元。
唯有打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让基层腐败无所遁形,群众才能真正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中感受到幸福与满足。近年来,湖州持续强化集体“三资”监管,针对部分村集体“三资”监管缺位等问题,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强化监管职责履行,实行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制定村级工作用餐标准、打造无现金区、强化劳务用工开支监督等。一项项有力举措在绿水青山间落地生根,为湖州“两山”转化之路保驾护航。
敞开监督,让干戈化为玉帛
村务监督的二维码平台,是湖州乡村人人皆知的“新鲜事”。今年9月,首届“新时代清廉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在安吉余村召开。在这场汇集了十几个省市乡村治理新模式新经验的研讨会上,扫码监督这一方式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会后,长兴县纪委书记沈月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码上大有可为。”他说,“我现在信心十足,接过‘两山’理念落实的接力棒,我们一定能在这一程走得又稳又好!”
这份信心并非盲目乐观。如今,家住长兴县李家巷镇广福桥村的村民们,脸上时常洋溢着笑容。村民章建华一有空就用手机扫一扫家门口的“村务e点通”二维码,“村里发生什么事情,村里每一笔支出的时间、去向、用途、金额、经手人等信息,扫一扫就一清二楚。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实名或者匿名向镇纪委留言、投诉。”章建华说,现在村里的事情村民都能知晓、能监督,心里没什么疙瘩,与前些年大不相同了。
两年前,广福桥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问题村”,土地征用赔偿款分配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频发,致使村民对村干部的信访举报不断。“每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基本都以激烈争吵收尾,村里的大小事务难以开展。”李家巷镇纪委书记钱永权说。想要化解这种对立关系,必须从规范村务运行、引导群众参与监督着手。随即,在县纪委监委的协调督促下,“村务e点通”二维码贴到了广福桥村家家户户门口,把村级财务、小额工程、征地补偿等各类信息“晒”到了村民眼前。实行的第一个月,村干部回应群众疑问60多个,镇纪委对6个重点问题开展调查,问责处理1人。开诚布公的姿态、实事求是的回应,让群众心中的疑问和不满渐渐散去,村务运行回归正轨。
两年时间过去,广福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闲置多年的“烂尾楼”顺利处置,收回资金2400万元,村里连续14个月信访举报数为零,群众的笑声与赞扬回荡在绿水青山间。
小小的一枚二维码,是湖州圆梦“两山”路上以“清”促“治”,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经过十五载艰辛探索,湖州市在乡村治理领域走出了新路子:村务e点通、村务清、“问廉书记”等一系列举措纷纷落地,让村级“三务”展晒在群众眼前;全市1192个村(社区)实现监察工作联络站全覆盖,监督探头遍布基层一线,干群互信形成良性互动;近3000件群众关注度高、反映集中却久拖未决的就学、就医、养老、居住等民生“小事”在市纪委监委的督促推动下,全部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