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和不变步伐,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上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年。身处正风肃纪反腐一线的纪委书记,是这一年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稳扎稳打的亲历者。这里,就请他们中的部分同志,为我们讲述一年来探索创新中的得意之笔、担当尽责中的履职心得,还有那触及人心的难忘时刻……
得意之笔
湖北省武汉市纪委书记 张曙
创新打法精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党和人民的大敌。针对其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一年来,我们积极创新打法,发现并推动整治了一批“顽症痼疾”。
深入基层一线“巡查”。在畅通举报渠道、开展专项检查基础上,我们选派10个作风巡查组深入矛盾突出、群众反映问题集中的地区和部位驻点巡查,深挖政策梗阻、基层负担过重、群众反映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信访积案等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列出清单后交责任单位调查核实。全年督促解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以及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等问题641个,处分1137人。
借助群众评议“排查”。群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看得最清、感受最深。我们坚持把评判监督权交给群众,在全市推动2.6万余个基层单位开展“十优满意单位”“十差不满意单位”评议,让群众对办事单位的服务、效率、履职等作风情况,通过微信扫码现场评价。纪检监察机关及时跟进监督,重点排查作风飘浮、办事拖拉、推诿塞责等方面的问题,将其中的9551件交办督办,问责1238人。
融入执纪监督“筛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同上级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违法问题交织在一起。我们注重从上级交办件中“筛”,从监督检查中“找”,从违纪违法案件中“挖”,查处了一批统计数字造假、对落实宗教政策中的问题整改不力等典型案件,对共性问题制发173份纪检监察建议书。
湖南省长沙市纪委书记 蔡亭英
全面扩大惩腐打“伞”成果
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关于深挖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要求,我们以督导整改为契机、以线索清零为目标,在深挖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同时,多措并举、攥指成拳,全面扩大成果。
建立与政法机关线索互移、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全市共互移线索339条,实行同步立案、同步调查。同时打好监督组合拳,全面扫描和筛查“打伞破网”重点线索。全市通过监督执纪、“点穴式”提级交叉巡察和审查调查共挖出线索150多条,建立线索台账,实行挂牌销号。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689件,处理涉黑涉恶腐败152人、“保护伞”3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3人、组织处理166人,移送司法机关14人。
在此基础上,针对打“伞”斗争中一些部门及相关人员履职不力、敷衍塞责等问题,对103名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追责问责,并通过通报、反思等形式以案明纪、以案促建,强化对扫黑除恶工作中失职渎职人员的震慑;针对暴露出的涉案人员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整治;针对非法投资、涉砂涉矿、“提篮子”“打牌子”等问题部署专项清理,全市对公职人员参与涉矿等经营性活动及金融领域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清理覆盖率达100%。
四川省眉山市纪委书记 张力
回访教育让干部“轻装上阵”
这几天,我接连听到一些受处分干部放下包袱、重拾工作热情的故事,感到很欣慰。回想起来,2019年我们开展的回访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准组织有“力度”。市委出台办法,由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监委组织协调,组织、统战等部门协作配合,由市、县(区)党委书记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分层分级对受处分人员开展谈心谈话,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回访小组通过实地走访、个别座谈等方式,对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分析研判,并结合违纪违法事实,制定个性化方案,做到因人施策、因案施教。
关怀帮扶有“温度”。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回访始终,注重结果运用,回访结果总体评价纳入干部廉政档案,作为评优选先、调整任用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对处分影响期内积极改正错误、工作实绩突出、群众予以认可的受处分人员,纪检监察机关向组织部门提出使用建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名受处分党员干部影响期满后得到提拔使用,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形成。
标本兼治有“硬度”。回访期间,对检查发现的处分决定宣布送达不规范、年度考核等次不合规、级别工资调整不到位等问题,点对点反馈,要求限期纠正。针对回访发现的岗位廉政风险点,与主管部门分析症结原因、查找漏洞,提出完善内控制度的意见建议。
重庆市涪陵区纪委书记 常金辉
“三个零”制度划出微权力边界
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我们以小钱小事小权为突破口,针对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用集体资金大吃大喝、插手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等3个问题,协助区委在全区村(社区)推行“三个零”制度,为基层党员干部的微权力划出边界。
“三个零”制度,是指实行村级公务“零接待”,管住资金审批、资金使用、经费报销环节,严禁村(社区)使用集体资金公务接待;实行婚丧喜庆事宜“零违规”,守住政策边线、监督防线、纪律红线,严禁操办婚丧以外事宜,严格操办要求;实行村(社区)干部对本村工程“零承包”,严把项目入围关、程序关、监督关,严禁村(社区)干部及近亲属承揽本村范围内工程项目。
徒法不足以自行。我们立足本职,既督促各乡镇(街道)扛起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又组建专项检查组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制度出台至今,全区共查处违规吃喝、大操大办、插手工程问题30起,涉及35人,无一起发生在制度出台后。2018年至2019年区里组织的两次第三方民意调查中,群众对村(社区)干部大吃大喝、大操大办整治效果满意度均保持在88%以上。
安徽省六安市纪委书记 汪德满
“背包式”巡察利剑直指群众烦心事
“背包式”巡察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聊政策、找问题。
拎包即走、开包即巡、收包即改,上山头、下地头、坐炕头,这不是普通的走访群众,而是我们六安市2019年在全市各县区推广开展的“背包式”巡察。
不同于常规巡察,“背包式”巡察坚持小、灵、快、准,组建4到5人的专业队伍,重点选择常规巡察覆盖不到的乡镇站所、医院、学校等基层单位,灵活确定巡察对象,带着问题去,对着问题巡,在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聊政策、找问题中,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最真实情况。“背包式”巡察突出立行立改,加强与纪检、审计、政法各类监督力量联动,面对面帮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点对点推动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霍山县全面分析常年信访举报情况,确定对信访举报多达31件次,越级访、重复访不断的太平畈乡王家店村开展“背包式”巡察,抽调由纪检、信访等4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巡察小分队,检视巡察对象的问题所在,推动处理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有效化解积压多年的信访举报难题,巡察整改一年来未再发生群众信访。
履职心得
北京市朝阳区纪委书记 席成坡
把党的领导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守的根本政治原则,也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党的领导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等各项工作,都必须始终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开展。
一年来,我们从严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领导机制化、具体化、常态化。区纪委监委每半年向区委报告一次整体廉情分析报告,重要问题、重大案件报请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切实把党的领导体现在掌握具体案情中、落实到日常监督管理上。在问题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审理等各环节,严格向区委请示报告,既报告结果,又报告过程。区委及时召开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反腐败协作配合中遇到的问题,让全区反腐败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起点”“节点”“落点”等关键环节实现全过程领导,使得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更加具体、直接、有力,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也有了更为有效的抓手。同时,正是因为反腐败工作处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更加紧密,更能聚焦区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反腐败工作实现精准有序也有了可靠保障。
海南省三亚市纪委书记 徐伟
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
纪委监委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而监督是纪委监委的第一职责,这就决定了纪检监察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2019年,对我们而言,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就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在三亚落地生根,为三亚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勇当排头兵、打造新标杆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政治监督不仅要见态度,更要见行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的步伐就要跟进到哪里。我们以“政治监督年”活动为契机,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推动相关政策和制度落实落细。
政治监督要找准工作切口,突出监督重点。紧盯各级党委(党组)负责人等“关键少数”,重点围绕自贸区(港)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找准问题根源,督促整改落实。
政治监督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这就决定了监督检查既不能流于形式,局限于听汇报、翻台账、查资料,也不能越俎代庖,凡事直接冲在一线,代替职能部门落实工作。把握政治监督定位,我们聚焦主责主业,坚守监督的再监督职责,灵活运用谈话了解、明察暗访、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25个,推动立行立改问题1个,将政治监督转化为指导工作、推动发展的动力。
浙江省绍兴市纪委书记 陈灿
形成“三不”一体推进的合力
浙江省绍兴市定期举办“清白泉”廉洁家风大讲堂,探索创新党性教育和清廉家风建设新路径。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三不”是有机统一体,不是相互割裂的,必须统筹推进、形成合力。
“不敢”是“不能”“不想”的前提。没有惩治的拳头,制度就可能成为“稻草人”,教育也容易变成“耳边风”。我们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三管齐下,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释放零容忍的强烈信号。在强化不敢腐的同时,我们注重做深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以案促改、以案立制,督促案发部门及时堵塞制度漏洞。强化制度执行,离不开全面有效的监督。2019年,我们专门针对基层公权力监督的短板,高质量开展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监督约束,夯实了推进不能腐的基础。
不想腐贯穿“三不”全过程,是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既是目标,也是起点。绍兴是“名士之乡”,有着深厚的廉洁文化基因,我们抓住这一难得优势,以“清白泉”品牌为统领,梳廉脉、编廉文、演廉戏、铺廉路、建廉馆“五廉并举”,用清廉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涵养人,促使全市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通过向不想腐这一最高境界迈进,为自然生态山清水秀的绍兴打造更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山东省济宁市纪委书记 范晓丽
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
2019年11月,山东省济宁市纪委监委开展信访举报业务大比武,图为纪检监察干部进行现场接访比武。
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三项改革”的背景下,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铁军”。结合2019年工作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素质,既要坚守政治品质和政治本色不动摇,又要瞄准短板弱项苦练业务内功。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必须时时处处讲政治,如果理论武装跟不上、思想根基不牢固,工作就容易出现偏差。加强理论武装不能停留在嘴上说说,也要避免“应景式学习”“突击式学习”,应该结合实际抓常、抓细、抓长。2019年,我们注重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效,同时创新方式方法,组织廉德讲堂,由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轮流上讲台,联系自身学习心得、实践经历进行授课,开展每月荐书,结合机关各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督促党员干部把学习融入工作、融入日常。
面对新形势新考验,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全面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迫切需要进行能力再造,在思想观念、方法手段、工作流程等方面与时俱进。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全员培训,举办“信访举报业务大比武”“审查调查、审理业务大练兵”等活动,以比促学、以赛促练,提高实战水平。针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纪法贯通等方面的能力短板,我们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组织双向挂职锻炼,开展“送教一堂课”活动,实行菜单式点学,提升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执法的业务水平。
四川省乐山市纪委书记 喻在岗
在履行协助职责上担当作为
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是党章赋予纪委的重大职责。在我看来,“协助”一词内涵丰富,里面有立场、有规矩、有方法、有担当。
有立场,就是要坚守协助定位,把“三个一以贯之”要求坚持好、落实好,在捍卫党的领导、践行“两个维护”上走在前、作表率。有规矩,就是要厘清协助内容,坚持党委负主体责任,确保纪委履行职责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有方法,就是要拓展协助路径,通过补齐监督短板、升级监督手段、优化监督力量,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有担当,就是要强化协助意识,既要积极为党委主体责任发挥提供有效载体、当好参谋助手,还要增强当战士、做卫士的政治觉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冲锋陷阵。
回顾2019年,我们把握协助内涵,找准工作切入点、发力点和结合点,在履行协助职责上积极探索、勇于担当。市纪委监委以探索构建县域政治生态动态监测预警和年度综合评价“两个体系”为抓手,协助党委整体把握、动态研判“树木”和“森林”状况;深入实施党风廉洁风险迹象精细化记分管理,协助党委运用好第一种形态;深化“两个责任”明、询、查、考、述、评、究“七步工作法”,协助党委严明定责、严密督责、严格考责、严肃问责。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纪委履行协助职责更加具有针对性、操作性,进一步推动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
难忘时刻
河南省郑州市纪委书记 周富强
决不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流汗又流泪
“感谢组织及时给我澄清,化解了大家对我的误会,帮我卸下了思想包袱,我很感动,真的很感谢组织……”说这话的,是郑州电视台中层干部张某,在听到纪委对关于她的恶意诬告作出澄清后,她紧紧握着我们纪委干部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眼里还含着泪花。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很受震撼。对这名干部,我有一定了解。她有能力、有魄力,工作认真、敢抓敢管,所在部门的工作一直走在全台前列,正是我们现在干事创业、闯关夺隘所急需的闯将干将。“小邮票、几角钱,一封信、查几年”,恶意举报者花费的成本不大,但对党员干部的伤害却很大,如果不及时为像张某这样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撑腰负责,就会让他们寒心,影响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专门制定《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澄清保护党员干部实施办法》,对故意“抹黑”、恶意中伤、“使绊子”的一查到底,决不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流汗又流泪!
如果说,依规依纪惩处干部是为了治病救人,体现对干部的挽救、爱护,那么通过澄清诬告陷害,还清白者清白,同样是对干部的爱护。从这个意义上讲,纪检监察机关就是“干部之家”。对受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让他们感受到“家”的信任和温暖,就是保护政治生态,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陕西省白河县纪委书记 孙坤
从容错纠错中感受工作的政治性
2019年8月,我们对卡子镇镇长李海军实行了容错免责。在宣布对他容错免责后不久,他来到我办公室激动地说:“信访举报曾一度让我背上了思想包袱,有很多困惑和无奈,甚至产生了多做多错、不干不错的消极情绪。对我容错免责,消除了我干事的顾虑,感谢组织对我的关爱和信任。”他的话令我感慨不已。
纪检监察机关要讲政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这种“保障”不只是惩处,通过容错纠错旗帜鲜明为“李海军们”担当,也是提供“保障”。从小处讲,容错纠错是对李海军个人的关爱和信任,往大处说,这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汇聚干事担当的正能量,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我所在的白河县是脱贫攻坚战场之一,需要大批像李海军这样敢担当的干部。
纪检监察工作要讲政治,还体现在追求的是政治、纪法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李海军在扶贫安置点建设中,虽违反了有关建设项目招投标规定,但初心是为了让贫困群众在汛期前及时搬迁入住,防止因山洪暴发而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没有从中谋私。在我走访安置点时,看到搬迁入住的贫困户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明白,是李海军在关键时刻打破常规,将群众利益摆在了首位。给他容错,不仅是肯定他敢于担当的精神,也有利于实现三种效果相统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纪委书记 蒋海涛
一场痛哭忏悔带给我的深思
“我成了腐败分子,对家庭的伤害是一辈子的,怎么样都弥补不回来的。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不会再犯下这类错误。”这是我们2019年办结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中当事人黄某的忏悔,看到他声泪俱下的场景,我心里五味杂陈,思绪万千。
黄某是我区龙桥镇原镇长,当时组织把他放在这个区位优势明显、项目云集的乡镇担任主官,是想发挥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干劲足的特点,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谁知他愧对组织信任,甘于被“围猎”,最终只能在高墙铁窗下痛哭悔罪。
教训惨痛,发人深思。分析黄某腐化堕落的轨迹不难发现,黄某与老板开始勾肩搭背时,有干部发现了其问题却不说,上级也疏于管理。这不仅导致黄某疯狂敛财,还带坏了干部,连当地一位年轻出纳也侵占油料款,最终造成12名党员干部受惩处的恶果。这也再次警醒我们,把监督挺在前面刻不容缓,特别是要侧重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为过程中的监督,多做抓早抓小的事情。
那监督谁来做?干部所在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加强日常监督,真正盯住人看住事管住权,是每个党组织应切实履行的主体责任,容不得宽松软。而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怎样履行好监督基本职责,督促党委(党组)履责尽责,强化管理监督,仍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