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建设廉洁萍乡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萍乡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赵乐际同志在江西调研时的指示要求,把廉洁萍乡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抓住政治建设这个统领,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坚守政治责任。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做实做细监督,增强监督全覆盖和有效性。严肃政治生活。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落实落地、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练就政治慧眼,防范政治风险。
抓住规范权力运行这个重点,建设阳光治理体系。完善定权机制。深化“三单两制一网一评价”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推广权责清单建设,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权力下放,明确权力边界,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平台,让用权受监督。完善控权机制,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试点,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合法性审核、集体研究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运行,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完善督权机制。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和智慧大数据平台,对民生资金、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监督全覆盖,做到 “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一清二楚。
抓住忠诚干净担当这个导向,打造勤廉有为干部队伍。抓实廉洁教育。在主题教育、专项教育中融入廉洁教育,及时组织宣讲,促使党员干部将纪法牢记于心。深化“三会一书两公开”模式,以案释纪,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抓牢作风建设。聚焦“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制定干部担当作为负面清单,完善罚懒惩劣机制,对问题突出的严肃处理,让不担当作为的干部丢位子、失面子。抓好干部选任。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有为者有位”的用人导向,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和干部澄清保护机制。
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夯实廉洁社会基础。加强基层廉洁建设。科学制定基层小微权力清单,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加强基层乡镇纪委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通基层监督全覆盖“最后一公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树立廉洁社会风尚。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广泛开展群众性廉洁文化活动,做好廉洁文化融媒体平台建设,推进廉洁文化快捷传播、广泛覆盖。(江西省萍乡市委书记 李小豹)
增强执政本领关键是要增强斗争本领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广大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对年轻干部而言,无论是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还是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或者是狠抓落实的本领、驾驭风险的本领等等,都必须把斗争本领贯穿到各项本领之中,在执政实践扛牢斗争责任,掌握斗争方法,保持斗争定力,经风雨、壮筋骨,真正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历史告诉我们,增强执政本领必须坚定斗争精神。中华民族灿烂而苦难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为此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尤其是在面对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言行时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亮剑、敢于作为;尤其是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论”中,一定要态度坚决,落实落细,见到实效,取得成绩。
实践昭示我们,增强执政本领必须掌握斗争方法。解决执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仅有斗争精神显然是不行的,还须有灵活有效的斗争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毛泽东同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政治和军事的含义: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周恩来同志1971年以乒乓球撬动中美两国外交。这些都是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的典范。为此,中西部年轻干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上来,在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脱贫攻坚等工作中,既不能有极端主义、冒进心态,也不能无所作为、消极落后,要透过现象抓本质,把握时、度、效,下好先手棋,备好后手招,坚持硬举措与软办法相结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行之有效的斗争方法,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取得胜利。
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在执政实践中扛起斗争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前,有人认为,斗争是高级干部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事,与中基层干部无关,也有人认为斗争是战争年代的事,在和平年代作用不大……以上种种,都是错误的。现在的斗争并不是战争年代的敌我对抗斗争,也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是在新时代改革发展中的勇气与担当、是在日常工作生活的行动和落实。古人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中西部青年干部更应该在本职岗位上践行斗争精神,扛牢斗争责任,努力在反分裂和维稳一线、在脱贫攻坚一线,在供给侧改革一线、在教学科研一线,在反腐败斗争一线,扎实工作、攻坚克难,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而至千里。要通过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社会的持续稳定、民生的明显改善尤其是扶贫成效来充分彰显我们的“四个自信”。
未来呼唤我们,必须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永葆斗争定力。“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但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在这一过程中,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斗争定力不懈怠才是行稳致远的法宝。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尤其是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很艰巨,民族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任务仍然繁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通过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敢于斗争、长期斗争的思想根基,引领群众在斗争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勇敢前行。另一方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把当前与长远相统一、把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练胆魄、磨意志,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西部地区年轻干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培训班第6期学员 谭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