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9年第11期

社论

以扎扎实实教育成效砥砺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

新时代 新指南

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

学知躬行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三个讲清楚”助青年学生立鸿鹄之志

誓做建功基层的实干者

新时代青年的青春修炼指南

深度学习切实履行职责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平语心读

真情系民“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廉典明德“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封面故事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

让党的旗帜在象牙塔高扬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高校之变

问卷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师生怎么看

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

我们把思政课开到了国外

我是这样入党的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职业

为祖国建设培养栋梁之材

透过“窗口”看风气之变

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

特稿

文明在中国交汇

领略亚洲文明的多元之美

文明多元共生的千古岁月

特别关注规范容错纠错 激励担当作为

容错须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

程序从严方能令人心服口服

容错更要纠错

深化改革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容错纠错

名城话廉

广州:峻节清风 羊城廉脉

七七草杂谈

为官避事平生耻

清风时评

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也要有居危思安的自信

低质量的“勤”无异于另一种形式主义

政治岂是用来秀的

巡视巡察

激发内生动力 确保真改实改

贯彻全国巡视工作会议精神,他们这样做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规则》规定的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要求

如何理解《规则》关于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规定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四风”监督哨

难以拒绝的饭局

新规2年不执行 两任所长皆受罚

释疑答问

多次收受贿赂后退还但又收受收条,应如何认定

名家荐书

张国刚:简明通贯的五本文史入门书

知行话题

政商关系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启示

视点辑览

一组

 
“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 但不能掀翻大海”
——共产党人的底气与豪情
陶文昭 於天禄
首页
1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讲演时的这番话,展现出大国领袖的沉稳不迫与自信从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底气与豪情。2019年5月23日,面对美方挑起的贸易战,中方依然用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予以回应。

  一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领导13亿多人民的大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底气与豪情来自哪里?

  中国之大:抗击风浪的实力在那儿

  中国的禀赋,一言以蔽之就是“大”。看人口,13亿多,世界第一,比西方国家加起来还要多;看面积,陆地就有960多万平方公里,比欧盟总面积还要大。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感叹于中国之大,声言中国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大陆。中国不仅有辽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有雄厚的总体实力、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曾庄重豪迈地宣示:“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

  大有大的优势。还在中国尚穷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看到中国“块头大”的好处,1978年会见法国外贸部部长时说:“中国就是块头大,所以有点用处”;1979年在驻外使节会议上说:“块头大,决定了我们在国际政治里的分量”;1981年在回应美国的轻视时强调,尽管中国经济还落后,“可是我们有‘块头大’这个好处”。

  新时代我们正由大而强。改革开放40余年中,我们创造了“中国奇迹”。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如果仅仅考虑制造业的话,中国不仅是排名世界第一,而且差不多是排在世界二、三、四位的美国、日本、德国之和。正是中国的长足发展,使得我们如“小树下藏不住大象”,必须直面世界,也让世界直面中国。正是中国变大变强了,才使当前某些怀有独霸世界心理的国家,感到不习惯、不舒服,从而无端挑起摩擦、加紧遏制中国。

  大国有底气,更能抗风浪。在大海中,大船比小船抗风浪是常识,其实在国际政治中也是这样。最近几十年国际风云变幻,重大的国际经济政治风暴席卷全球,给不少国家带来重大的灾难性冲击,中国则显示岿然不动之势。回看一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多米诺骨牌戛然而止于中国,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只卷起稍许涟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是大国。邓小平同志曾说,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块头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比较完整独立,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和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事实表明,中国是大海,大海是容得下惊涛骇浪的,是见得惯狂风骤雨的。

  大国有气度,更有风范。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不仅在于力量,更在于胸怀。“达则兼济天下”“计利当计天下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无不体现大国担当、大国气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真理和道义制高点,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贡献了独有的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显然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

  中国之韧:历经沧海的定力在那儿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在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中,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取得辉煌的历史。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擦干血泪在南昌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共产党人完成了可歌可泣的长征壮举,挽救了党和革命事业。新中国刚成立面临美帝国主义的威胁,中国人民毅然断然奋起抗美援朝,维护了和平,捍卫了尊严。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重压之下,中国共产党顶住压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历史雕刻了我们民族淡定豁达的秉性。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定力就是内心笃定,是对初心的牢记,是对使命的铭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一语中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中国共产党人一路前行,扛住了狂风骤雨,顶住了滔天巨浪,取得了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胜利、推动了山河大变样的改革事业、走进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

  民族复兴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行百里者半九十。新时代强起来的征程中,不会是鲜花满地、敲锣打鼓,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牢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要保持坚如磐石的毅力,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气魄,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从容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中国之本:人民是坚实根基

  古希腊神话里有个人物叫安泰,这位海神与地神之子,每当遇上与敌人决斗时刻,只要脚不离开母亲大地,就会焕发出强大的力量。正如安泰与大地的关系,我们共产党强大的根基在于人民。与人民一起奋斗,中国共产党就有无穷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

  回溯历史,正是人民带给了我们党不竭力量和自信源泉。毛泽东同志曾在《论联合政府》中写下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至理名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总书记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突出强调了人民的地位,“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的准确阐释,是对人民的崇高敬意,更是对有人民支持的伟大斗争的高度自信。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展望未来,我们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去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党只有与人民在一起,才能无惧狂风骤雨,无惧激流险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