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成功探源
伟大变革
坚强保障
文物述说
扬帆大潮
迈向复兴
社论
要闻
成功探源
伟大变革
坚强保障
文物述说
扬帆大潮
迈向复兴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是决定“谁主沉浮”的最大力量,任何政权的成败兴衰都取决于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任何政党的前途命运都决定于人心向背。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赢得了党心民心,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即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他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既是中国共产党永续传承的红色基因,也是带领国家和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强大内驱。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正是靠着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本着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架起了民生领域改革的“四梁八柱”,突破了许多以前没有突破的关口,解决了许多以前没有解决的难题——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民众私有财产;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促进了人口均衡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了公共服务均等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了教育改革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了“以药养医”的“老大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不断丰富了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治国理政实践,人民群众从国家的日益强盛中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97年光辉历程,就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史,就是一部来自群众植根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历史。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管党治党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谋划和推进工作的基本尺度。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惩治腐败”。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进管党治党向基层一线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凡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查处,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动真碰硬。
中央纪委恢复重建伊始,在“积案如山”“积信如山”的情况下,发扬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招工、招干、招生等“三招”中存在的问题,农转非、农村青年转城市下乡知识青年、临时工或合同工或民办教师转国家正式职工等“三转”问题以及职工住房建设和分配等方面的不正之风问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进入新世纪,我们党紧紧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征用土地、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环境保护等问题,深入整治相关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纪检监察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人民群众痛恨“四风”,我们揪住“四风”不放;人民群众痛恨腐败,我们就与腐败作坚决斗争;人民群众痛恨“苍蝇”,我们就“老虎”“苍蝇”一起打……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试出了人心向背,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竭诚拥护。
反腐败为了人民、反腐败也要依靠人民。我们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把群众举报和专门机关依法查处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不搞群众运动但又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效开展反腐败的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鼓励群众参与到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来,坚持开门反腐,让群众监督便捷有效,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成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职责定位,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图为湖南、云南、江苏等地群众领回被侵占的惠民资金。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钱也拿到了,气也出顺了,就是高兴!”去年春节,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小城子村的村民们欢天喜地。县纪委根据群众举报进村挨户调查发现,50个大棚32户共计2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只发放了31个大棚22户7.6万元,随后涉案的村干部被依纪依法处理,镇财政所也因监管不力被追责,违纪资金被追缴回财政、补发给群众。
惠民政策落了地,违纪干部倒了台,群众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小城子村村民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全面从严治党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逻辑——
严惩腐败,让老百姓收获的是舒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为民除害,打掉一只只“老虎”,人民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惩直接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让群众解气舒心;大力开展国际追逃追赃,给腐败分子布下天罗地网,腐败分子无处可逃,人民群众欢欣鼓舞……这本身就是极大的获得感。
整饬作风,让老百姓感受到的是顺心。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带动社风民风向善向上,占公家便宜不再理直气壮了,公款吃喝不敢瞎嘚瑟了,老板们不用天天琢磨应酬打点了,老百姓看病就学不用急赤白脸四处托人了……沉积之霾渐渐吹散,让干部群众在干事创业、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清朗爽快。歪风邪气压下去,清风正气扬起来,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把更多的精力扑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服务上,让老百姓既能看到笑脸,又能看到效率,在亲切温暖中提升尊严感,在顺心如意中增强获得感。
从严管党治党,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前景的信心。从2012年到2017年,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分别为75%、81%、88.4%、91.5%、92.9%、93.9%,实现了“六连升”。上行的曲线背后,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里,一个“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政党,必会充满蓬勃生机,一个“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政党,必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之力,共同书写伟大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