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特稿
理论纵横
专稿 直击民生监督
工作思路
工作重点
具体举措
警示剖析
特别关注 稳中求进加强国企监督
清风时评
一得之见
“实证”监察法
广角
文史经纬
名家荐书
清风文苑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特稿
理论纵横
专稿 直击民生监督
工作思路
工作重点
具体举措
警示剖析
特别关注 稳中求进加强国企监督
清风时评
一得之见
“实证”监察法
广角
文史经纬
名家荐书
清风文苑
《工作意见》明确了重点整治的四个方面12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和危害,又有什么警示意义?本刊特选取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分析点评。
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
以文件落实文件
2016年2月,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并作出具体部署。7月,乐清市残联根据上级文件有关规定,发文要求乡镇(街道)实施“两补”的申报工作。由于对上级“两补”理解的偏差,导致享受到“两补”的人员仅占符合政策条件人员的三分之一。2017年1月,温州市残联对乐清市“两补”工作进行考核后提出批评意见。随后,乐清市残联未经审核就发文确定第二批补贴对象。由于前期把关不严,未建立补贴发放资格定期复核和一月一报制度,存在先拨付资金再审核等违规行为,导致两批“两补”对象中有7人死亡后仍在享受补贴。
乐清市纪委调查后发现,市残联在开展“两补”工作时,以文件落实文件,行动少、落实差,未能按上级文件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开展有效的宣传和督促指导,致使应补尽补政策落实不到位。同时,市残联工作漂浮,对申请对象审核搞形式、走过场,没有实行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机制,直接造成部分已故人员仍在享受补贴。2017年4月,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成磊,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所所长陈慧慧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鲍平桂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点评:以文件落实文件,用发文代替行动,极易导致贯彻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上下一般粗”,不加消化、虚浮表面,产生“水土不服”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反映出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态度不端、履责不力,没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在抓落实上做表面文章、过度留痕,而不管是否符合实际,不管是否能解决问题。让中央精神真正落地生根,“花拳绣腿”要不得,必须拿出硬招实招,在真抓敢抓善抓常抓上下功夫。
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说一套做一套
三都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三都县委原书记梁嘉庚信誓旦旦:“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带领全国63%的水族人民脱贫就是天大的事”。在实际操作中,他却并没有这样做。2016年以来,三都县在建的千万元以上项目有127个,但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只有41个。他把精力和资金都集中到与脱贫攻坚工作无直接关系的“养生谷”“千神广场”等“高大上”的综合开发项目上了。都江镇曾是梁嘉庚对口帮扶的乡镇,但他却很少进村,就算去了也只是带着商人看项目,在村委会开个会就走了。2017年8月30日,针对三都县委、县政府存在的不聚焦精准脱贫工作、目标发散、力量分散等问题,黔南州委、州政府对三都提出批评并“约法三章”,梁嘉庚口头答应却不执行。2018年6月22日,梁嘉庚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点评: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可谓典型的“两面人”,实质是“四个意识”不强。试想一下,如果地方、部门甚至个人利益至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十九大提出的具体任务又如何顺利完成?破除政策落实“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决不允许在执行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应以实际行动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湖南省汝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调查显示,汝城县为了所谓的政绩,罔顾实际,大规模举债修建大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自2008年以来,该县违规修建办公楼10栋,同时还修建广场公园11个、市政道路项目26个,几乎一半的钱都用在大搞城市开发和城市建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基本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培植财源、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投入还不到6%。比如:汝城县城卢阳镇竟然还有两个自然村一些村民家中没有通电,当地群众25户67人仅靠山泉水发电和点煤油灯照明。截至2017年11月底,仅完成贫困村改厕515户,为年度计划数的34.59%。最终,汝城县3名党政主要负责人、17名科级干部受到严肃查处。
点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时出现,如有的盲目上马大型项目,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有的热衷打造领导“视线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考虑群众需要;有的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甚至是质量不过关的“豆腐渣工程”,等等,其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眼睛只会向上看,一心追求个人升迁,把群众利益抛在脑后。破除好大喜功的歪风,必须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也要做打基础、立长远的“潜绩”,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皇冠街道办事处执法中队,先后13次接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群众反映其辖区内房地产项目夜间施工严重扰民的问题,仅采取口头警告、约谈责令整改等方式简单处理,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夜间施工扰民问题,致使群众投诉不断,造成不良影响。该中队中队长孙晓波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点评:对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甚至颐指气使、大搞特权,都是官僚主义衙门做派的典型表现。这些行为严重伤害群众感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成为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之间的“一堵墙”。究其原因,个别人受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影响,党性观念淡漠、公仆意识淡薄,才答错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考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奋斗,既放眼长远之处,更见于点滴之间。党员干部只有把群众冷暖时刻放在心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监督电话成摆设 政务服务重形式
2018年4月18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作风办监督问责组暗访时发现,泰来县江桥镇政务服务中心公示了“加强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电话,但现场拨打该电话无人接听。监督问责组人员随即到监督电话所在值班室继续拨打该电话,电话仍无反应。负责此项工作的镇政府办公室秘书白羽受到提醒谈话处理,监督电话现已畅通。
点评:政务服务热线打不通看似小毛病,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开通热线电话、政府网站、政务APP等,本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和开展监督,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但在实际中,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慢,有的网上办事窗口成摆设,大大降低了为民服务的质量,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僵尸化”的背后,是个别政府部门宗旨意识不强,服务群众“摆花架子”,重形不重质。对此,必须加大整治力度,真正发挥热线电话和互联网的作用,把为民务实的好事办好。
重招商轻服务
2004年以来,天津市某开发项目因政府工程、规划调整而未开工建设。2011年3月,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志升在该局与开发公司签订补充合同补偿该公司损失时,未认真履行政策审核把关职责,签字确认违规条款,造成国家应收缴的1.23亿元土地出让金处于漏缴风险,开发公司正当利益未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开工建设。2014年10月,张志升不顾客观实际和建设工程规律,强行以合同形式限定开工准备期为2个月,导致该公司无法按时开工。2015年1月以来,该公司主动到市国土房管局,就调整开工日期等事宜沟通上百次,却始终未能解决问题。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有关规定,张志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免去市国土房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职务。
点评: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而政府服务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如果“衙门”作风严重,不重视对企业的服务,不仅会让企业寒心,更会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损害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要在作风建设上狠下功夫。只有真正转变工作作风,用心感受企业需求,积极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政审批和服务效能,以权力“减法”服务“加法”激发市场“乘法”,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乱决策、乱拍板、乱作为
广东省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被嘲讽为“规划之神”,被诟病的项目包括在山顶开挖大湖、在山地建百米大道。主政揭阳时,他曾主持投资30亿元开展两河四岸景观等建设,河道两侧绿化带宽500米。主政广州后,先后计划建9个新城,仅新城规划面积相加就接近800平方公里,超过了新加坡国土面积、上海市中心城区面积。
点评:不顾实际情况、不经科学论证,乱决策、乱拍板,既有悖于客观规律,又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正是因为这些“拍脑袋”决策与实际情况脱节,才出现了那些“糊涂规划”“短命工程”,留下烂摊子和坏死账,到头来还是要以牺牲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代价,为个别领导干部“致命的自负”埋单。干成事需要敢闯敢试,但前提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违背规律、缺乏论证的胡乱作为,只会招致群众的唾弃,受到应有的惩罚。
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
2017年,分管扶贫工作的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副镇长符敏和镇扶贫站站长符业权在扶贫工作中履职不力、失职失责,导致政府投入的1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被合作公司挪作他用。符敏和符业权对上述问题负直接责任,三家镇时任党委书记林冰和三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符天杰负主要领导责任。2018年6月,符敏受到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符业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林冰、符天杰均被诫勉谈话。被挪用的资金已全部追回。
点评:同乱作为一样,不作为的危害十分严重。有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错酿成大错。不担当、不作为,根子还是官僚主义作怪,是严重的作风问题。对于这些庸官、懒官,要高悬问责利器,强化刚性执行、形成威慑之效,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让不干事、不作为的人没有立足之地、容身之位,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弄虚作假,瞒报、谎报情况
2018年3月,生态环境部组织检查发现,山西省临汾市6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部分监测数据异常,采样系统受到人为干扰。经调查,临汾市环保局原局长张文清在监测数据上动手脚、打歪主意,授意局办公室主任张烨和监测站聘用人员张永鹏,组织指使许冬等人故意实施破坏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行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经授意后,张永鹏等人通过堵塞采样头、向监测设备洒水等方式,对全市6个国控自动监测站点实施干扰近百次,导致监测数据严重失真达53次。2018年5月,张文清、张烨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法院对涉案16人作出判决,主犯张文清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张烨、张永鹏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点评:无论是作假企图隐藏、遮掩问题,还是编造假经验、假典型,都是对党不忠诚、投机取巧的表现。投机取巧只会弄巧成拙,弄虚作假最终会露出马脚,自欺欺人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党员干部来说,与其煞费苦心“造盆景”“刷数据”“捂盖子”,不如老实干工作、诚实看问题、踏实抓整改。只有拿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经得起历史、人民、实践的检验。
在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方面
文件照抄照转
2017年2月,原环境保护部通报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情况时指出,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管理局编制的重污染天气专项应急预案无落实清单,存在照搬照抄问题,在正式文件中出现其他县的地名。
点评:编制文件奉行“拿来主义”,连地名都懒得替换,如此“借鉴”之法,在成为众人笑柄的同时,更值得警惕和深思。文风折射作风,文风虚浮的背后,是作风漂浮。发文、开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落实。如果拟定文件都图省事,靠复制加粘贴,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可以想见抓落实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去。党中央三令五申改进文风会风,取得明显成效,但整治“文山会海”决不能放松,必须持之以恒,让“注水文件”“鸡肋会议”无处遁形。
检查考核过多过滥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的一篇报道提到,东北某乡党委书记反映,有一天一早上要接待13个检查团,只好让乡里干部全部上阵。西部某市街道办张主任也表示,往往前脚刚把这个检查组送走,那个评比团眼看着就来了。每项检查都得准备完整资料,大量复印、装订的重复劳动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年仅迎接检查准备的纸质台账就装了100多盒,但上级检查往往走马观花,翻一下就完事了,部分材料还在仓库堆着。
点评:检查考核的初衷,是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但过多过滥,不仅严重背离初衷,还滋生了新问题。名目繁多的核查、评比、考核,数不胜数的重复报表、材料、展板、模型,表面上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基层干部也是整天忙得团团转,老百姓却见不到实惠,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半年一小检、一年一大检”,导致基层部门单位疲于应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纸上作业”、做表面文章上,单位也成了“材料加工厂”,难免陷入务虚不务实的怪圈。由此可见,检查考核并非越多越好,让基层干部腾出时间精力干实事,才是真正的要紧事。
调查研究走过场、不深入
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在江西某市辖区,2017年7月的22个工作日中,先后有12名市厅级干部到区里调研。“几点几分到哪里,参观什么、听谁介绍、停留多长时间,几点几分离开,前往下一个地方,都有完备‘脚本’。”而有些地方更是像打造旅游路线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领导干部们走的都是同一条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
点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大伙演、领导看”,如此走秀式调研,既了解不到基层真实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又折腾基层干部与群众,败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身至”的同时更要“心至”。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多动脑子,经常下基层、走一线,直接联系群众、接触群众,做到对基层的情况亲知、真知、深知,让调查研究真正有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