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权威发布
本刊观察
学习资料
工作落实
本刊专稿
时评
文苑
社论
权威发布
本刊观察
学习资料
工作落实
本刊专稿
时评
文苑
真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述评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准确研判形势,牢牢掌握反腐败斗争主动权
从坚决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狠抓纠正“四风”问题;从巡视利剑高悬、形成持续震慑,到加强国际追逃追赃、阻断腐败分子逃避罪责的后路;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巩固发展全党动手一起抓反腐的局面 刚刚过去的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压和深入态势。
我们党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特别是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被打落,以“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党内没有特殊党员”的原则坚守,让人们看到了党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我们党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更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我们党已步入重塑政治生态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社会正迎来清气上扬、浊气下降的发展新境界。
在国内外都对我们党反腐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予以点赞的时候,党中央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形势的精辟阐述和科学判断醍醐灌顶、令人警醒。
谋事先审势。冷静、科学、准确的形势判断,是掌握反腐败斗争主动权的前提。这种形势判断,不是随便说出来的,而是在两年来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中,在真刀实枪反腐败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从严峻性上看,近年来腐败现象趋于严重,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不断发生。山西的塌方式腐败触目惊心,国家发改委、石油系统的腐败让人瞠目结舌。一个令计划,背后依附着兄弟、妻子、弟媳等一堆人的利益,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处一个牵出一窝。
特别是在反腐败斗争高压下,有些人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还在顶风作案、我行我素。如谭力在中央巡视组已经进驻海南时,还肆无忌惮与老板们打高尔夫球;韩先聪在中央纪委对他宣布立案调查决定的当天,手机信息还显示其中午晚上各有一次饭局。
从复杂性上讲,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形成了“共腐关系圈”。更严重的是,有些人搞官商勾结、上下勾连,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渗透,严重危害党的领导, 污染政治生态,动摇党的执政之基。
审势而后动。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方针由此而明确: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扩展。工作重点由此而确定: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把反腐利剑举起来,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这些基于准确形势判断基础上的部署和要求,既是任务部署,也是工作方法,既是工作要求,也是实现路径,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用与会代表的话来形容:“这就是做好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牛鼻子’。”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败是一场必须赢的较量,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和停顿,要求我们必须主动自觉、全力以赴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形成强大震慑,坚决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坚决把腐败现象蔓延势头遏制住。
“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在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五次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新闻稿中,有人敏锐地捕捉到,不到3000字的稿子,言及“规矩”的词语达到16次之多,中央对纪律和规矩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从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政治纪律、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组织纪律,再到此次全会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侧重点一脉相承、指向明确,核心就是加强纪律建设,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始终保持和坚决维护的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调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强化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党员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相较于纪律,党内规矩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包括党纪国法又不限于此,既有明文规定的也有不成文的,但均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尤其是总书记所重点强调的“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尽管没有白纸黑字明文列出,但它们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依据、团结统一的重要支撑。因此,“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更全面、更高的要求。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而违纪,就意味着没有遵守规矩。周永康、徐才厚等腐败案件中,均涉及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默许纵容亲属身边人敛财,这都是肆意践踏规矩尤其是政治规矩的行为。可以说,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发端于破坏党内规矩,同时又破坏了政治生态。着眼于反腐败形势任务,强调守纪律、讲规矩,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可谓正当其时。
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也是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迫切需要。不敢腐和不能腐,注重的是外在约束;不想腐,强调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主要靠自觉。长期以来,有的党员干部养成一种惰性,什么工作和要求都要特别细化、特别具体,都要明文规定了,才可能去落实、去执行。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成文的党纪国法毕竟有限,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花样不断翻新,若都要明文规定,本身无法穷尽,还会陷入文牍主义。怎么办?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强调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作为党员干部,都应该懂政治规矩,谁要是不懂,那就是政治上不合格。
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点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培植亲信搞山头;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绝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干涉工作、谋取私利。这五个“必须”,不仅是当下的工作要求,更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
明制度于前,重威行于后。严守纪律、严明规矩,各级党组织必须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尤需带头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山西省的塌方式腐败、国家能源局的系统性腐败,无一不是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践踏规矩、“率先沦陷”。在守纪律、讲规矩上防止“破窗效应”,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须谨记,遵守规矩,就要规规矩矩。事实证明,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玩小聪明或抱着侥幸心理,最后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注定要摔大跟头。
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只有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