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
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 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李克强强调放好权管住钱抓落实惩贪腐 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特稿
专题
时评
理论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
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 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李克强强调放好权管住钱抓落实惩贪腐 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特稿
专题
时评
理论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利器二:月报制度——月月责任提醒
“每月定期公布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目的是督促各地纪委加强对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八项规定行为,同时也是维护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在2014年1月10日召开的中央纪委监察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特别点到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并明确目的——督促加强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监督和纪律审查。
2013年8月,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中央纪委建立并实施了这项月报制度。每月5日之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须按规定,上报上月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等相关数据。数据由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统一汇总,并于该月上旬呈报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
同年10月,中央纪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将月报数据对外公布。于是当年9月及其后每月的月报数据,都通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渠道公开发布。
之后,中央纪委又将中央国家机关的有关情况纳入统计范围。11月20日,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发出通知,要求中直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等61家中央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组、内设纪委,报送有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的数据信息。一个相对完备的月报数据报送系统基本形成。
每个月,各地区各部门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的数据、案件信息,会定时在这个系统中聚拢、汇集,对内服务决策、督促履责,对外公开信息、强化监督。
查阅月报数据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月报制度统计的主要内容,查处问题数、处理人数、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查处问题类型、各级别干部被查处人数等项目,是月报表格搜集的主要数据。
对比近年的表格,除了数字的更新变动,我们可以发现,月报表格上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查处问题类型。本刊记者了解到,这些问题项目的确定和调整,是有关单位反复调研、征求意见的结果,其目的就是突出当前作风改进的工作重点,实现任务聚焦。
据了解,从2015年1月开始,月报制度统计的问题项目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比如,增加“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公款大吃大喝”变更为“违规公款吃喝”,“收送节礼”改成“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等。此前,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专门为此次调整发出通知,向各被统计单位广泛征求了意见建议。
调整中增加的“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项目,就是许多地方、部门在征求意见时提议加入的,“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是去年以来的热点问题,“领导干部住房违规”是委部领导特别关注的问题。这些增删和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四风”突出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重点的变化。
“中央纪委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月报制度就能帮助我们做到‘情况明、数字准’。”一位纪检监察干部这样评价月报制度,“而数字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我们的责任清不清、作风正不正、工作实不实。”
通过月报制度,中央纪委可以了解各地区各部门的“四风”突出问题,并准确掌握他们在作风改进中的纪律审查力度。同时通过纪委、纪检组主要领导签字确认有关数据、月报数据公开、月报数据分析报告等制度设计,可以有效传导压力,督促各地区各部门纪律检查机关切实履行监督责任,落实中央纪委有关作风改进的决策部署,保持抓作风的强度不变、力度不减,从而推动形成正风肃纪“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下一步,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将继续坚持和完善月报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全国查处情况,并根据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月报的报送范围。
同时,他们也正在积极建立完善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相关数据的网上报送平台,以实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随查随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即时性。据悉,该系统预计于今年三四月份上线。
利器三:每周通报——持续巩固节点
“欢迎举报元旦春节公款购买赠送贺卡年货节礼违规违纪问题”;
“纠‘四风’曝光106起案件153人顶风违纪被处理”;
“从‘每周通报’数据看哪些‘四风’问题仍禁而不绝”;
近期,只要安装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你的手机肯定接连收过这样的推送消息。
2014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了《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每周通报第三次与网友见面。随着客户端的上线,这一通报形式更有了连续“轰炸”、“贴身”警示的直观效果,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多了一个“扯袖子”的“提醒者”。
“要释放群众和媒体监督正能量,让‘四风’无处藏身。”这是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改进作风经验体会之一,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每周通报显然具有这样的正能量。
自2014年4月起,每逢重要节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都会接连4-5周推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每周通报,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惯例。施行至今,每周通报已经覆盖了“五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这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4周的集中曝光、2194起点名道姓的具体案件,其震慑效果非同一般。再加上网站的高关注度,这些被曝光的问题往往被各大主流媒体持续播报,被数百家网站迅速转发,有利于更多群众知晓问题、参与监督,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震慑。
“这一届中央纪委的监督可以说是十分到位的,特别是动员群众监督这一条。”针对每周通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如是说,“公开透明,及时通报是重中之重。”
紧盯关键节点持续曝光,将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以突出问题的公布遏制普遍存在的不正作风,这是“从点到面,以点带面”抓作风的科学思路。没有“点”上的突破,“面”上的转变无从谈起。
而“点”的选择尤为重要,它决定了对“面”的带动是否有效率,是否能实现事半功倍。网站每周通报抓住节假日这个重要节点,可以与上述两种工作方式协同配合,从而将全年的作风改进工作串成一条连贯的“线”,步步为营,驰而不息,使广大党员干部持续绷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脑中弦。
而且,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如春节、中秋、国庆,也是“四风”问题的易发多发期。抓住这些“四风高发期”,重点突击,强化警示震慑,有助于筑牢习惯防线,让遵守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为好风气加分,让坏风气去势。
另外,从习俗的角度看,抓住重要节点刹“四风”改作风,让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让传统节日远离不正之风浸染和侵蚀,在作风建设的“破”“立”格局中积极“落子”,有利于放大党风政风对社风民风的带动效应,从而推动形成交替向好、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进一步打牢好作风的社会基础。
重要节点的持续每周通报,让震慑逢“节”必现、逢“节”必强,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坚持下去、巩固下去,正风肃纪必见成效。(本刊记者 杜晓光 杨巨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