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4期

社论        

强化党的观念 全面从严治党

 

要闻       

习近平强调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
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 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李克强强调放好权管住钱抓落实惩贪腐 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特稿        

王岐山强调巡视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张军:深入开展分类专项巡视 扎实推进全覆盖

省区市和部分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专题

专项巡视为国企反腐加码

访中央巡视组组长张化为

访中央巡视组组长朱保成

巡视监督倒逼国企改革 

国企不能成为从严治党的例外

2014年中央第三轮专项巡视部分反馈问题

从巡视看国企存在哪些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强化党的观念

请牢记党员这个第一身份

访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黄一兵

 

时评

党内职务不是政治荣誉

国企领导别把自己当老板

亲自买菜丢脸吗

莫等问责再叫屈

 

理论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编者按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一:用纪律和规矩“量”好党员干部言行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二:共产党员必须遵规守矩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三: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四:守纪律讲规矩是党一以贯之的要求

 

实践

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防线

硬措施赢来新风气

让标准成为“硬杠杠”

种好责任田

去官气 接地气

 

风纪

公开曝光:持续震慑“四风”的利器

公开利于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通报曝光强化正风肃纪威慑力

公开曝光是对不良作风的“点刹车”

 

执纪

中央企业党纪处分权限和程序问题

 

警示

山西省运城市水工局原局长李正平案件剖析

短评:无视规制就得付出代价

福建省福鼎市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易景曲案件剖析

 

环球

2014年国(境)外典型腐败案件盘点

 

新风

“人情”也是一道关

走错门

乡村的礼性

 

文苑

阎肃:听招呼,最重要!

回归本真的幸福生活

范钦和他的家规

 

增强党的观念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访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黄一兵

1

  记者:刚刚执掌全国政权后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考验。在稳固人民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些方面,党的观念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黄一兵:面对即将取得的全国胜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及时向全党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实际上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巩固党的观念的核心问题。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两个务必”的要求,也为了有效解决因为胜利,党内出现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受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从1950年开始,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第一步就是对广大党员进行党纲党章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这项教育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活动,在全党上下深入进行,对于党员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政治方向,树立宗旨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根据新形势,邓小平同志在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党的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所负的责任的加重,党在人民中间的威信的增长,这一切,都要求党对于党员提出更高的标准。”适应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党明确提出,在新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增强党的观念,是党的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迫切需要。

  作为增强党的观念的重要举措,到1960年,经党中央批准,先后出版了四卷《毛泽东选集》,掀起全党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1962年,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第二版出版发行。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又做出大规模轮训干部的决定。到1962年10月,全党参加轮训的干部达到1000万人。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教育活动、艰辛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增强了党的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了党员意识,书写了一个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理想闪光的年代。

  这种极具时代性的党的观念,不仅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正是在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感召下,人民群众迸发出无比高昂的建设热情,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记者: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道路上,我们该如何看待增强党的观念问题?

  黄一兵:改革开放新时期,牢固的党的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观念的培养、巩固和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整党整风以及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集中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要强化和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党的观念问题。

  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道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以更加健全的措施和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解决党的观念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正是从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出发,2012年12月4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2013年6月,党中央又在全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特别强调要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历时一年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党的观念的创新之举和有效之策。经过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看到了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差距,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实践表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党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今天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充满活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本刊记者 师长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