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4期

社论        

强化党的观念 全面从严治党

 

要闻       

习近平强调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
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 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李克强强调放好权管住钱抓落实惩贪腐 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特稿        

王岐山强调巡视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张军:深入开展分类专项巡视 扎实推进全覆盖

省区市和部分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专题

专项巡视为国企反腐加码

访中央巡视组组长张化为

访中央巡视组组长朱保成

巡视监督倒逼国企改革 

国企不能成为从严治党的例外

2014年中央第三轮专项巡视部分反馈问题

从巡视看国企存在哪些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强化党的观念

请牢记党员这个第一身份

访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黄一兵

 

时评

党内职务不是政治荣誉

国企领导别把自己当老板

亲自买菜丢脸吗

莫等问责再叫屈

 

理论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编者按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一:用纪律和规矩“量”好党员干部言行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二:共产党员必须遵规守矩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三: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四:守纪律讲规矩是党一以贯之的要求

 

实践

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防线

硬措施赢来新风气

让标准成为“硬杠杠”

种好责任田

去官气 接地气

 

风纪

公开曝光:持续震慑“四风”的利器

公开利于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通报曝光强化正风肃纪威慑力

公开曝光是对不良作风的“点刹车”

 

执纪

中央企业党纪处分权限和程序问题

 

警示

山西省运城市水工局原局长李正平案件剖析

短评:无视规制就得付出代价

福建省福鼎市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易景曲案件剖析

 

环球

2014年国(境)外典型腐败案件盘点

 

新风

“人情”也是一道关

走错门

乡村的礼性

 

文苑

阎肃:听招呼,最重要!

回归本真的幸福生活

范钦和他的家规

 

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强化党的观念
1

  把脉“党的观念淡漠”

  所谓党的观念淡漠,就是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身份都忘记了,甚至在道德行为要求上还低于普通群众,哪里还会记得党员要忠诚、要服从、要担当、要守纪等义务与要求?哪里还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只有身份的牢记才有行为的遵循,思想的漠然、松懈到行动的跑偏、越轨,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党的观念淡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呢?我们试举三例。

  病例一:两个责任缺失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一次小组讨论上,一名国企的纪检组组长提到,下属企业有的一把手还在问他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因为我是企业一把手,所以让我兼了个党委书记?”

  根本没有把自己当党的干部,把党内职务看成兼职,把任命看成走程序,那怎么会有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怎么落实到位?

  事实上,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这位一把手身上。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党的观念淡漠,只看重行政职务,却忘了自己的党内职务,习惯以“部长”、“局长”、“主任”等官职相称。

  有的党委书记对党内职务是选择性遗忘——在任用干部时知道自己是党委书记当仁不让,而一谈到反腐败就把责任往纪委身上推,放弃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责任。

  还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认为只要独善其身就行,对班子成员和下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甩手掌柜,却忘了自己还要管班子带队伍。

  有的纪检组组长工作调整为驻在部门副职,认为自己是受到了提拔重用。有的驻在部门查出问题了,还替其向上级纪委求情。中央巡视组发现,有的企业纪检组个别人甚至还帮着掩盖腐败问题。

  种种病症,归根结底就是党的观念不强。如果忘记党员干部的身份和职责,党委书记把自己看成是干业务的,纪委把自己看成是维护所在单位利益的,那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就不足为奇了。

  病例二:政治规矩意识不强

  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

  党的规矩除了白纸黑字的党纪条规之外,还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它是刻在心里、自我约束的纪律。既然是自我约束,那就必须靠内化于心的党的观念、党性修养来发挥作用。

  看看现实中有哪些不守规矩的症状。

  当着一套背着一套,消解全党上下的合力。比如,在思想上对中央的政策说三道四,阴阳怪气。在行动上对中央的政策合意则取,搞“选择性执行”;做一些小动作,搞“附加性执行”。

  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有的党员干部整天忙着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以致其只知有门户、不知有组织,只知有私利、不知有公义。将正常交往庸俗化、圈子化、派系化,对政治生态的危害之大,莫此为甚。

  亲朋好友擅权干政。有的主政一方,爱人孩子经商办企业,套取巨额利益;有的搞“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家人跟着一起大发横财,自己担纲“腐败共同体”的“轴心”。

  这些现象不是危言耸听,在巡视中都有所发现。再看看近年来查处的官员,上至周永康、徐才厚,下至马超群、黄华辉,凡落马者,莫不是因为这些人把党的信仰、纪律抛之脑后,将规矩当儿戏。脑中党的观念、党员意识那根线一旦断了,就会如同风筝一样,不仅得不到自由,还会一头栽下去。

  病例三:不服从组织我行我素

  邓小平晚年时,女儿曾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着走!”

  跟着走就是服从组织的表现。

  在一些人眼里,老一辈革命家的价值追求在今天已经过时,激情燃烧的岁月已不属于当今。代之而起的,是组织观念的淡薄,行为的任性与放纵,具体表现在:

  有的党员干部视组织规定为无物,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在工作中无视规程,或是“迈过锅台上炕”,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或是“大事小事一言堂”,该征求意见时省略程序,把个人意见强加给集体,用个人决定代替组织决定。

  有的党员干部在生活中无视规定,该报告的不报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离婚、结婚多少年了,子女家属长期在国外等,组织都不知道;或是擅自脱岗离岗,干了什么、人跑到哪里去了,泥牛入海无消息。

  无视组织程序,“怕麻烦”是借口,“不知道”更不成其为理由。说到底,后面要么隐藏着腐败问题,如瞒报妻女移居香港事实的“裸官巨贪”东莞市委原副秘书长吴湛辉。要么就是想赚点蝇头小利,比如偷偷摸摸在企业兼个职。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私利和权力观念扭曲在作祟,是组织观念淡薄的表现。

  有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腐,组织原则就“不算个事”,组织纪律就“没啥可怕”的。此言谬矣。读读那些落马干部的忏悔书,哪个不是从当初不把组织放眼里开始的?不是从丧失组织观念、不遵守组织程序开始的?说到底,强化组织观念,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程,是每一名党员的基本政治品质,也是走稳从政之路的护身符。

  事实上,病症还有很多,比如不讲原则、是非不分,各行其是、政令不畅,无所戒惧、顶风违纪……无论哪一种,都会损害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