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4期

社论        

强化党的观念 全面从严治党

 

要闻       

习近平强调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
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 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李克强强调放好权管住钱抓落实惩贪腐 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特稿        

王岐山强调巡视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张军:深入开展分类专项巡视 扎实推进全覆盖

省区市和部分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专题

专项巡视为国企反腐加码

访中央巡视组组长张化为

访中央巡视组组长朱保成

巡视监督倒逼国企改革 

国企不能成为从严治党的例外

2014年中央第三轮专项巡视部分反馈问题

从巡视看国企存在哪些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强化党的观念

请牢记党员这个第一身份

访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黄一兵

 

时评

党内职务不是政治荣誉

国企领导别把自己当老板

亲自买菜丢脸吗

莫等问责再叫屈

 

理论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编者按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一:用纪律和规矩“量”好党员干部言行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二:共产党员必须遵规守矩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三: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之四:守纪律讲规矩是党一以贯之的要求

 

实践

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防线

硬措施赢来新风气

让标准成为“硬杠杠”

种好责任田

去官气 接地气

 

风纪

公开曝光:持续震慑“四风”的利器

公开利于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通报曝光强化正风肃纪威慑力

公开曝光是对不良作风的“点刹车”

 

执纪

中央企业党纪处分权限和程序问题

 

警示

山西省运城市水工局原局长李正平案件剖析

短评:无视规制就得付出代价

福建省福鼎市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易景曲案件剖析

 

环球

2014年国(境)外典型腐败案件盘点

 

新风

“人情”也是一道关

走错门

乡村的礼性

 

文苑

阎肃:听招呼,最重要!

回归本真的幸福生活

范钦和他的家规

 

专项巡视为国企反腐加码
1

  巡视“一托二” 打法再创新

  在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随着本轮巡视任务分工的公布,“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项巡视”揭开面纱,正式亮相。在动员部署讲话中,王岐山同志形象地将之称为“一托二”。

  13个巡视组,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每年巡视3轮,每轮安排1个组巡视2个单位,每组配备2个副组长。分析本轮巡视任务分工可以发现,同一巡视组负责的2个企业基本属于同一行业或同一领域,而这些同类企业的特点和问题往往具有共性,发展经验相互共享,存在问题也会相互传染。

  “这种模式重点更突出、安排更灵活、回旋余地大。同时,这种深化创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加以完善,稳步推进。”张军要求,各巡视组要注意把握同类单位的共性问题,做到触类旁通,把巡视个别企业的经验,变成巡视同类企业的规律;透过发现的问题,着力从体制机制和监督管理上找原因,为深化改革开路。

  为适应翻倍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精准发现、定点突破的能力,本轮专项巡视给各巡视组补充了“精兵强将”:挑选10位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监事会主席,担任巡视组副组长;抽调30名审计人员,与巡视组同时进驻;抽调一批各省纪委的常委和派驻纪检组的骨干成员,参与巡视工作。这样的人力资源搭配,也正体现了专项巡视人员配备“专、兼、广”的特点。

  其中,监事会主席的加入,格外吸引与会人员的注意。这些监事会主席专门负责对中央企业的监督,在中央巡视组中加入监事会主席,相当于加入了一个熟悉公司运作的“知情人”,对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大有裨益,也是将巡视监督与监事会常态监督进行对接和融合的有益尝试。

  对于自己的“新身份”,中央巡视组副组长国一民表示:“担任副组长意味着责任和压力。中央对国企非常重视,之前巡视也发现很多问题,包括腐败问题、‘四风’问题等。参加巡视工作,从我自身来讲,一方面是受到教育,尽自己所长、所能为巡视做贡献,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巡视,为下一步国资监管如何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而作为纪律检查工作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审计人员的直接加入,也将进一步提高中央巡视组的专业能力、工作效率和监督实效。这一点,多年纪律审查工作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次,更期待在巡视工作中发挥明显效果,为巡视组当好“千里眼”、念好“紧箍咒”出招发力。

  做好“功课” 备足“弹药”

  时间再往前推移半个月,相关中央巡视工作的新闻给人的感觉,更是“紧锣密鼓”、“三箭齐发”:

  1月25日至31日,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的13个地区和单位晒出“整改成绩单”;

  2月5日至9日,2014年中央第三轮专项巡视的13家单位相继接受巡视反馈;

  2月11日,2015年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新一轮专项巡视正式启动。

  整改、反馈、启动,分属三轮巡视,以滚动出现的态势,营造出“震慑常在”的威力,更预示着“快节奏、高密度”已成为中央巡视工作的新常态。

  “这次巡视任务之重前所未有,时间安排必须分秒必争。当下要抓紧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令下即行。”动员大会之后的分组讨论中,各巡视组热议纷纷,话题都集中在“深入准备、确定专项”上。确定专项问题,是专项巡视得以精准发现问题、有效形成震慑的前提。上一轮巡视工作和以往的试点探索都表明,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巡视质量。

  专项巡视绝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张军讲道:“这次动员部署会,之所以挤出时间在春节前召开,就是给各组留出更多时间,尽量吃透被巡视单位情况、打牢基础、做足准备,事半功倍。”

  考虑到本轮专项巡视的单位均为央企,各巡视组进驻前,除了要听取中央纪委相关纪检监察室、中组部干部局、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审计署、信访局等部门的情况介绍,还要充分研究被巡视单位的历史、文化特点,包括从网络、媒体等收集信息,以便研判进驻后应当重点关注的专项问题,锁定关键人、盯住关键事,制定具体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从11日动员到春节后进驻的这段时间,正是各中央巡视组做好“功课”、备足“弹药”的关键期。

  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已巡视66个地区和单位,实现了对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仅2014年就巡视40个目标,比2013年翻了一番。作为2015年的第一次巡视动员,这次会议对全年工作也进行了部署。今年的中央巡视任务,将比2014年还要再翻一番,巡视单位将超过80个。此外,还要组织“回头看”,逐步完善巡视格局,并抓紧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推动巡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任务空前繁重,责任如山在肩。征尘未洗,13个巡视组再次出发!(沈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