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特稿
时评
论坛
三转
巡视
风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时评
论坛
三转
巡视
风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理想信念说到根本是一个“信”字
刘亚洲: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共产党人思想的根基,精神的支撑,奋斗的源泉。
你的旗帜是不是有力量、有号召力,你的道路、理论、制度能不能让群众相信,使群众追随,首先看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己信不信。要让群众信,首先要自己信,而且要先干起来。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一举旗,一召唤,在人民中便一呼百应,靠的就是这个。理想信念说到根本,就是一个“信”字。
晚年张学良回忆,他曾同部下讨论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原因就是:“共产党、红军信仰他们的主义,甚至每一个兵,都信仰他们的主义。”我们在渣滓洞看过《江姐》情景剧,最震撼人心的是她铁一样的信仰和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代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找到这条正确道路不容易,坚定不移走下去更不容易。
记者: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把理想信念变成口号和空洞的说教,这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着力解决的。
刘亚洲:是啊,这正是我们应该着力避免、克服的现象。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所以,当年邓小平同志强调,“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我们有今天的成就,是党率领全体人民一点点干出来的。但近些年来,一些“干打雷不下雨”的假把式,一些“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空头承诺,在日渐消解我们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主席就提出,要靠实干来圆中国梦,之后又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央八项规定印发之初,老实说,全国人民既寄予厚望但同时也抱有隐忧,担心落实不下去。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讲实话、干实事,言必信、行必果,件件抓铁有痕,样样踏石留印,党风政风从“一日新”到“日日新”,从“一事清”到“事事清”,彻底打消了全社会疑虑,也点燃了人民更多新期待。行动最有说服力。有这样的务实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跬步致千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蓝图定会早日实现。
记者:人民对我们总是听其言、观其行,对党员干部来说,尤其应该做到言行一致。
刘亚洲:“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习近平主席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党的形象,我们应该说,你的形象好,我的形象好,党的形象才会好。生活中,有少数领导干部表态是一套,心里想的是一套,行动又是一套,极大影响了党的威信。还有的贪污腐败,违法违纪,严重损坏党的形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要从纯洁党性做起,努力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记者:纯洁“党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刘亚洲:我曾在一篇文字里写过,“党性”二字,不可随便说。一旦说出来,必石破天惊。我给你们讲一个长征中的故事:红军翻越一座叫党岭的雪山,那是长征中最高的雪山,很多人因为缺氧和劳累死去了,被埋在雪堆里。后来部队上来后,发现有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这只手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里写道: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从这个故事中,你一定会明白当年红军的力量来自哪里。
不得不承认,90多年后,“党性”二字,在一些人那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分量却不断走低。原因很简单:一些心中没有信仰,做人没有下限,不断玷污“党性”二字的领导干部,也敢拍着胸脯妄言“以党性保证”,在这里,“党性”还能有什么分量,还能使人信服?
记者:先有信仰才可能讲党性。
刘亚洲:当然。要知道,“党性”能迸发出神圣的力量,不是靠神仙皇帝,靠的是共产党人“清修”般的信仰,靠的是人性与道德。
既然是民族先锋,共产党人随时要准备为真理而献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既然是民族先锋,共产党人就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追求。方志敏烈士说得好,“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既然是民族先锋,共产党人就不是普通人,而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明乎此,才算真正明白“党性”二字。
记者:您觉得今天讲党性难在哪里?
刘亚洲:现在我们这些共产党人,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带领十几亿人实现中国梦,环境虽不至于血雨腥风,但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深化改革开放,剧烈程度、涉及广度、触及深度,世所罕见。每个党员干部,要想在喧嚣中站稳脚跟,在纷杂中保持方向,在红尘中保持清正,比之革命与战争年代,更不容易。正是这样,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把“党性”当作做人的“地”,把“党性”当作为官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