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20期

社论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要闻

习近平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新时代  新指南

准确把握增强党性要进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 
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湖北: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政治监督  

护航中部领跑  挺起长江“龙腰”

协同联动“圈”出发展新动能 

助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综合发力守护一泓清水奔流北上

精准有力开展政治监督 

绝不让“一亩三分地”思维拖慢都市圈建设  

监督跟着工程“进度条”走  

学术研究

入党誓词的百年变迁和启示 

一得之见

查改治一体发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 

正风深一度

“以优良作风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之一  

扎根黄土地的为民情怀

拳拳为民心让 “山沟沟”变“幸福窝” 

把“为人民做实事”入脑入心落在实处

正风反腐在身边

让老年生活有质量有尊严  

一餐热饭暖银发 

为老人打造温馨舒适的家 

医养结合让养老更安心

心情舒畅的养老是这样的

全面从严治党·县乡行
监督随人“进城”  村民守护“到家”

书记说纪

做深做实思想政治工作  

抓住“第一次”杜绝“下一次”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帮助干部从“跌倒”处站起

实招集萃

公开接访察民情听民声  

带案下访将矛盾化解在一线  

明察暗访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名城话廉

宝鸡  周礼传千载  廉风起陈仓

知行话题

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评论

以强化监督责任带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护航中部领跑 挺起长江“龙腰” 

本刊记者  沈叶

1

  浩荡长江,奔腾东去,勾勒出中国经济地理的脊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湖北具有九省通衢、得“中”独厚的优势。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亦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地,承担着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国之大者”,念兹在兹,党中央始终对湖北这片英雄的土地寄予厚望。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使命任务,湖北省纪委监委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省政治监督统领性项目,加强对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有力有效监督压责任、纠偏差、促发展,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行动“一把尺”——
  对标党中央要求,精准定位服务国家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长江经济带发展,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深入长江沿线指导视察、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先后四次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

  湖北作为长江干线径流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长江经济带联结东西的关枢之地,其战略地位重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六次踏上荆楚大地,对湖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这一科学指引重如千钧,标定了湖北在“两个大局”交汇中的历史新方位,赋予了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叠加中的时代新使命,擘画了湖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新图景。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湖北省委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提出要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重点实施能级跨越、科创引领、产业倍增、枢纽提能、美丽湖北、文化创新、区域联动“七大战略”,整体提升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七个能力”,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支点建设。

  “两个维护”是新时代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关注的事情,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政治监督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时代主题。“具体到湖北,就是要深刻把握总书记赋予湖北的使命任务,保障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位。”湖北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坚决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省纪委监委连续两年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政治监督纳入省纪委全会工作部署,同时认真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政治监督工作办法,健全完善政治监督台账管理、联合督查、整改“回头看”等机制,推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区功能定位、相关职能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在全国全省大局中找准角色、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衔接的工作格局。

  全省“一盘棋”——
  加强统筹指导,分级分类找准监督切口

  3月14日,湖北省纪委办公厅印发《2025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监督工作总体方案》,明确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政治监督的统领性项目,由省纪委监委统一组织开展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保护和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武汉都市圈建设、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等跨地区、跨部门专项监督,并要求17个市州纪委监委、省纪委监委相关派驻(出)机构和各相关省管企业、省属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围绕本地区本单位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支点建设的年度重点任务,分别确定1个监督重点开展专项监督。

  这是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2024年采取“一地区一主题、一领域一重点”方式开展监督基础上的升级版。“政治监督不能广撒网、‘一刀切’。”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们在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的同时,赋予各层级一定自主空间,纵向分层级细化监督‘颗粒度’,横向分领域把准监督‘侧重点’,推动监督上下联动、各有侧重。”

  翻开湖北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监督矩阵项目表,记者看到,17个市州纪委监委立足本地区功能定位,梳理出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监督重点;省纪委监委有关派驻(出)机构则紧紧围绕被监督单位承担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源统筹、指导检查等职责,梳理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等监督重点。

  实践中,为防止监督虚化、偏离中心,省纪委监委与省发改委组成专班,对各地各部门报送的监督重点和专项监督项目逐一审核把关、优化调整。比如,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最初报送的专项监督项目为“民主党派机关作风和公职人员监察专项监督”,与其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中的使命任务不太贴合,后督促指导其调整为“全省统一战线同心聚力建支点行动专项监督”;宜昌市纪委监委一开始报送的项目较多,与其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支点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相比不够聚焦,最后建议其紧扣“扛牢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政治责任”,选取磷石膏综合治理等相关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推进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这些专项监督从省级、市州、派驻机构3个层面构建起监督矩阵,既统筹整合力量,又发挥各地自主性,推动监督项目更加集成。”湖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有了统分结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政治监督工作实现了全省“一盘棋”、上下齐发力。

  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为“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有力有效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工作“一本账”——
  紧盯卡点堵点,监督跟着重点项目走

  7月21日,武汉至咸宁出口公路天子山大桥工地,首座主桥承台已进入关键养生期,其主体结构已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项目建设成功实现从水下基础施工向地上墩身施工的阶段性跨越。

  天子山大桥,这条规划了18年却迟迟无法动工的“断头路”,曾是全省最后一个交通“硬联通”未开工项目。2023年,湖北省纪委监委将天子山大桥纳入交通物流枢纽建设专项监督重点项目清单,列为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省纪委监委分管领导领衔监督,第六监督检查室指导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武汉市及江夏区纪委监委和相关职能部门,针对项目开工“卡壳”未完成事项建立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一场场协调会开在项目指挥部、开到村民家门口,把“省直怨基层、基层等省直”的皮球彻底踢开,厘清了堵在哪、卡在谁。随后项目迅速启动,建设进度按下了“快进键”。

  这条承载着群众多年期盼的“民心桥”,从图纸走向现实,成为纪检监察机关以精准监督打通发展堵点的生动注脚。

  将事关全局大局的重点项目作为监督的着力点,是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政治监督的一个鲜明特点。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建立监督项目清单,逐个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工作措施等,形成梳理任务“建账”、照单监督“查账”、推动整改“销账”的监督闭环。“‘清单式’监督,让政治监督有指向、工作有方向。”湖北省纪委监委政治监督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逐个项目明确责任,目的在于逐层逐级传导压力,不断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

  紧盯阻碍项目按计划开工、按时序推进的卡点堵点,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为重大项目建设疏淤排障。武穴市纪委监委聚焦“项目建设年”行动中7大类31项任务及86个重点项目,通过联合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纠治党员干部在服务支点建设、项目建设中的乱作为、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等问题;赤壁市纪委监委坚持“监督跟着项目走”,深入陆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高速公路等项目一线,全方位了解项目审批、施工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督责任落实、督项目推进,达到“盯项目安全、促项目进度、保项目廉洁”的目的,已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共识。

  拧成“一股绳”——
  强化协同联动,在同题共答中凝聚合力

  政治监督不是纪委监委一家之责,而是全党共同的政治任务。“作为监督专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要与党委、政府督查以及条线主管部门业务监管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同时通过盯问题纠偏差、盯责任保落实、盯隐患防风险、盯短板抓整改,发挥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再推动’作用。”湖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谈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系统性工程,涉及部门多、区域广,有些项目协调难度大,更需要强化协同联动,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为有效破解过去条块分割、要素单一等问题,推动实现系统、深层、协同治理,湖北省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加强与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省直部门,以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派驻机构、南水北调集团等纪检监察机构的贯通协调,推动各项监督有机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具体来说,省级专项监督各牵头单位加强与各市州纪委监委、相关纪检监察机构的沟通会商、联动协作,健全“组组”“室组”“组地”“室组地企校”联动监督机制,强化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各市州纪委监委扛牢属地监督责任,认真落实省级专项监督任务,积极配合相关纪检监察机构开展监督工作。

  4月23日,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会同襄阳市和保康县纪委监委、江汉水网公司纪委等,一同前往保康县张家山石料场开展协同监督。砂石骨料生产是保证引江补汉工程质量、进度的关键因素,但石料场采矿权审批涉及省市县三个层级、多个部门,加之政策衔接复杂,审批进度一度被拖慢。依托协同监督机制,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推动探索多层级、多部门、多股权类矿产出让或交易的解决路径,顺利解决了包括张家山石料场在内的工程沿线5个石料厂采矿权难题,清除了工程建设“绊脚石”。

  在武汉都市圈建设专项监督中建立问题移交机制,对跨市域之间项目推进缓慢、影响他市工程进度、严重阻碍他市项目实施、不顾大局搞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及时、全面移交;在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保护和引江补汉工程建设专项监督中,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发改、交通、水利、经信、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落实“方案共商、信息共享、问题共治”机制……协同监督整合监督力量、优化资源调配,共同拓宽监督范围,深入揭示问题症结,联合会诊分析对策,推动实现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融合”的转变。

  “不仅打破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信息壁垒,更重要的是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本位主义心态,凝聚起‘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的合力。”省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

  大江流日夜,极目楚天舒。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战略使命,今日的荆楚大地上涌动着敢为人先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一抓到底的干劲。2025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大省领先、中部领跑、挺起长江“龙腰”,湖北在全国版图中的战略位势持续攀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护航“荆”彩之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破浪前行、直济沧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