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四次全会在部署这项重要工作时,作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判断,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高度重视、用心用情用力,聚焦县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并明确了时间和力度——再狠抓两年。
久久为功不松懈,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机制
整治为人民而战,抓基层导向鲜明。2024年4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以超常决心组织领导,高站位部署超常规推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全力以赴,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下大气力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一系列制度机制落地见效。顺民意、得民心,群众更加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盛赞“和往年就是不一样”。
集中攻坚,持久发力。去年集中整治期间全国查处问题数、处分人数均在高位。整治力度充分彰显的同时,更表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量大、面广、多发,部分重点领域问题顽固易发。如果松劲歇脚甚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些顽瘴痼疾就容易“春风吹又生”甚至愈演愈烈,一些漏网之鱼也侥幸“逃出生天”更加肆无忌惮,已经取得的效果就可能打折扣。因此,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久久为功。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工作报告部署今年乃至今后两年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将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点上发力取得成效,并将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成为可能。2024年4月以来,集中整治以超常规举措凝聚合力,推动构建“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联动体系。接下来要总结运用集中整治经验做法,将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纪委监委领导包联的工作机制、突出问题项目化整治的推进机制,部门协作配合的联动机制等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如此不仅有助于持续深化整治过程中履责更加明晰、重点更加突出、发力更加聚焦,还能为优化具体工作方法、强化支持保障、补齐短板弱项提供路径指引,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整治取得更大成效。
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
基层腐败虽微,为恶既广且深。“蝇贪蚁腐”高发于基层一线、集中在民生领域、潜藏在群众身边,呈现出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多种形式。这些微腐败尽管比不了“老虎”的体量,但零零碎碎“东一口西一口”,累积起来也相当惊人。更为关键的是,“蝇贪蚁腐”时常卡在党中央关于乡村全面振兴、惠民富民、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等重要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必须以雷霆手段进行打击。去年,集中整治以强有力办案突破重点难点,对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对涉及范围广、影响恶劣的从严查处,对疑难复杂、干扰多阻力大的集中攻坚,坚决“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查办督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430起,全国共查处相关问题70.5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万人,震慑效应更加凸显。
在去年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四次全会部署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要求紧盯党中央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反映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线索加强督办。新的起点上更要坚持办案开路不动摇,同时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从严从快查处,对干扰多阻力大案件重点督办,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严惩不贷,以强有力执纪执法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
重庆市万州区纪检监察干部现场监督违纪款清退工作。冉孟军/摄
民生问题系统治,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发生在哪里,整治的靶点就在哪里。职能部门与民生关系密切,行业系统顽疾往往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所在。聚焦行业系统顽疾,以项目化整治破解顽瘴痼疾,不仅是集中整治的一大亮点,也是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方法。四次全会部署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既强调系统性,也点出了一些规定动作。全会要求,紧盯集中整治发现的顽瘴痼疾,持续深化“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扎实推进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等等。民生领域问题出在哪里,痛在何处,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整治让人民可感可及,从“选题”这一步就要听取群众意见,才能选准整治方向。为此,四次全会专门提出要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指导各地选择民生痛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将整治真正办到人民心坎上。
推动改革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抓落实重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干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改革惠民的“绊脚石”,加重基层负担、困扰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同样难辞其咎。习近平总书记在四次全会上明确要求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今年2月初,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提出要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2024年以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已公开通报多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近期通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让广大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抓好落实、服务群众。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下,减负与赋能双施双守,广大基层干部越来越得以轻装上阵干事创业,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上。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纪委已经亮出“再狠抓两年”的决心力度,要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正风肃纪就在身边,对我们党更加拥护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