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今年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全国政协常委会“召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专题协商会,就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旅融合等调研建言,服务文化强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代先贤创作的千古名篇不胜其数,是中华文化丰富灿烂的瑰宝,其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历久弥坚。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围绕如何讲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如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自信、如何让先贤的精神财富在当下“活”起来等话题,我们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他说:“文学创作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当代作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先贤精神之光照亮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请您谈谈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不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阿来: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烙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费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写作实践中,“各美其美”比较便于展现,因为我们很容易看到各民族多样性、差异性的一面。“美美与共”则需要诸多思考,如何将各有个性的东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当今时代我们讲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重要前提。
“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在我起初写作时还没有出现,但这种意识却已渗入我的思想中。比如说我是藏族人,但我首先是中国人。在作品构建中,会思考与探索如何让每一个民族的人或每一个地区的人,与国家的意识、价值观产生关系。如果共性和文化认同太少,那么何来“中华”?早期创作的《尘埃落定》,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创作方法的借鉴、写作语言的运用等,都受到藏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这本书以土司制度为叙述的情节枢纽,不仅是对嘉绒部族历史和藏族独特民族文化的书写,也包含了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土司制度从兴盛到崩溃,最后融入大的历史潮流当中,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构建进程的一个缩影。因此在创作思路上,我力图表现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怀或人类意识,力图从普遍人性的角度把握历史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牢固凝聚。“牢固凝聚”靠什么?靠的是中华文明体现的共性和高度的文化认同,靠的是中华文明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始终充满活力,也是从中心地带开始一点一点扩展而来的,而且大家都认同这种文化。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我觉得一定要把这种历史的大趋势写出来。
此外,作家讲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还要深入其中,把自己回归到特定的生活本身,你不能把自己摘出来,或者高高在上俯瞰他人,更不能待在小小的书房里闭门造车。比如汶川地震发生时,我是一名志愿者,当时并没有想过要写本书。我认为,这是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也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充盈人生。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就有多行善事、对人仁爱友好的义务。但这个深入其中的经历,使我在地震十年之后的2018年5月12日,当听到致哀号笛响起长长的嘶鸣声时,突然泪流满面。曾经经历过的一切,看见的一切,一幕幕在眼前重现。半小时后,我的情绪才稍微平复。也是在那时,我开始书写,一个人,一个村庄,这就是《云中记》。今天,我们是讲述故事的人也是书写故事的人,全国政协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宽松的环境,让我可以更从容地观察中国社会。我会扎根乡土、心怀家国、放眼世界,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文化力量。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请您结合文学创作实践,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视角下的文化自信。
阿来:文学关乎人心,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初,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涌下,我国的文化引进呈蓬勃之势,外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表达方式和风格特点对当时很多作家冲击和影响很大,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但当时有读者和批评界提出“将来是不是中国作家写的小说在某种腔调或表达方式上会趋同于外国小说”的疑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腔”。作为中国作家,那时我逐渐意识到,不管是写什么都要运用中国语言也就是中国人说话的方式进行创作,它的语法、修辞、基本构成等都跟西方语言存在一定差异,决不能照搬照抄;也意识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中国语言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凝聚着华夏民族的精神智慧,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艺术审美等都具有非常独特而又鲜明的品格。
古代先贤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语言创作的古典文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和肥沃土壤,一定要多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国语言真正要过关,就要读古典诗词等中国古典文学,否则就不能对汉语言有真正的把握和认识。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什么经久不衰,除了思想深刻,还在于凝练犀利、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语言风格。作家平时就要将自己浸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语言当中,持续学习,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我写《云中记》,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写作的语言方式。我希望,在至暗时刻,让人性之光从微弱到明亮,把世界照亮。即便这光芒难以照亮现实世界,至少也要把我自己创造的那个世界照亮。要写出这种光明,唯一可以仰仗的是语言,必须雅正庄重,必须使情感充溢饱满,同时又节制而含蓄,如颂诗般吟唱。从这个角度而言,增强文化自信,自信何来?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诗词中来,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来!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阅读古诗文经典。作为一名当代作家,您认为如何让古代先贤的精神财富在当下“活”起来?
阿来: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些古代先贤巨匠是中国历史脉络中的精神坐标,他们所创作的经典名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指引。作为一位当代作家,应当身体力行,阅读经典、品悟经典、传承经典,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汲取优质营养为当代社会服务。我阅读古诗文经典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按照朝代顺序,利用两三年时间,从《诗经》开始读到清代诗词至少到宋词,然后下一次再用两三年时间回过头来再读,但范围会稍作扩大。第二个是读先贤全集,比如曹操几十首、杜甫1000多首、苏东坡3000多首的诗歌全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走进先贤故居等他们生活过、书写过的地方,读过的知识与看到的事物串联起来,互相印证、互相生发,感悟他们的理想、坚持、担当和取舍,探寻他们身上的精神之光和廉洁风范。
读深悟透传统文化是传承弘扬的前提,前两年我把《杜甫全集》《苏东坡全集》等又读了一遍,并且在公益讲座中分门别类讲历史背景,讲人物故事。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同时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将当时的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司马相如还曾在《上疏谏猎》中写道,“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劝谏汉武帝要以国家社稷为重。“诗圣”杜甫与唐朝中期名将严武是好朋友,感情深厚,他们平素多有诗相互唱和,透过这些诗可以发现,他们谈论更多的是家国之忧、民生安危,这就和一般的泛泛之交很不一样。“全才”苏东坡写散文,散文最好;写诗,诗歌最妙;绘画,画得最好。他当官40年,无论在哪里任职,实事就办到哪里,始终匡时救世、勤政爱国。他在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利民造福。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中的苏堤正是苏东坡主持修建的。世称“晚清第一词人”的赵熙自幼好学、博古通今,光绪年间考上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转任监察御史,他为官耿直,多次抗声直谏,为时人敬重……阅读经典、品悟经典,是我们回溯历史的可靠路径,也是跨越时空、让先贤精神财富在当下“活”起来的重要基础。李白有一句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当我们登上山峰回首走过的路,就会发现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