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4年第02期

社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权威发布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新时代  新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
——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会传真

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与会同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与会同志学习领悟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部署

吹响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冲锋号
——与会同志学习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部署

坚持不懈以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
——与会同志谈纪律建设

会场掠影

镜头里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

公报看点

坚定有效捍卫党的团结统一

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土壤条件上下更大功夫

重拳纠治“四风”顽疾

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

用好纪律这把管党治党“戒尺”

建立覆盖巡视整改全周期的责任体系和制度流程

持续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会场内外

透过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看——
反腐败斗争坚定向深行

践行论要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聚焦“两个维护”深化政治监督

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突出严的基调深化党的纪律建设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队伍

一得之见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加强纪律教育

名城话廉

吉安  赣水漾清风  庐陵蕴廉意

实证纪法

如何把握“指定购买型”案件性质及其犯罪数额

知行话题

从三个维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评论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吉安:赣水漾清风 庐陵蕴廉意 

饶干华  刘晓雪

1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是孕育庐陵文化的人文望郡,也是江右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庐陵文物照江天”“江右名贤地”等赞誉不绝于耳,感人至深的清风故事更是传唱至今。吉安还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井冈山精神,已深深融入这片红土地。古往今来,崇德尚廉的风尚涵养着这座古城,形成独特的城市成长基因和血脉灵魂。

  赣水起长风 立家国之志

  吉安居赣水之滨,赣水流域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发达的农业,为庐陵廉洁文化的孕育和兴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山间茅屋书声琅,放下扁担考一场”。吉安人把读书视为修身之宝、立家之本,特别重学,建书院、请名师蔚然成风,代代传承,凝成了一股力量,形成了良性循环,结出了丰硕成果。史载,古代庐陵“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以至“三尺童子稍知文章”“文风盛于江右”。尤其是宋明两代,遍布庐陵大地的书院学舍哺育出欧阳修、杨士奇、周必大、陈循等名相22名,六部尚书、都御史、布政使等高官145名,曾经出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的历史盛事。明《永乐大典》中即有“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的记载。难能可贵的是,吉安先贤恪守“家国天下,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人生态度,忧国忧民,胸怀天下,保持高洁的操守和气节,屡受挫折和磨难而不屈不挠,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于是,庐陵有了“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洲回白鹭水天宽,万竹萧森映急湍。”这是明代诗人张暧在《鹭洲书院》一诗中为白鹭洲书院写下的佳句。白鹭洲书院因洲得名,位于吉安城东、赣江之中的白鹭洲,其上草木葱茏,白鹭蹁跹,恰似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一句所描绘之景。南宋淳年间,吉州太守江万里创办白鹭洲书院,以传播理学、立身名节作为办学宗旨。1256年,学子文天祥高中状元,宋理宗御笔赐匾,以示褒奖。从此,书院名声大振,与白鹿洞、豫章、鹅湖同为江西四大书院。从这里走出了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等一大批先贤名臣,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完好、至今仍在办学的古书院之一。

  千百年来,白鹭洲书院一直引领着庐陵节义士风。当元军紧逼、饶州城破时,书院创办者江万里毅然殉国死节;山长欧阳守道主讲书院十年余,一生严慎自守,两袖清风,每次行李装束唯有旧书两筐,65岁死于贫病交困,是学生们捐款才使之得以殓葬。作为白鹭洲书院学子的杰出代表,文天祥受业于欧阳守道,深得其道德文章的影响和熏陶,终生秉持“忠孝廉节”的思想,勤政爱民、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两袖清风”“对弈庆生”的清廉故事也成为千古传唱的佳话。兵败被俘后,文天祥以身殉节,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成为历代官员忠贞为国的楷模。杨万里在官场上浮沉30多年,一直视富贵如敝屣。在任江东转运副使时,他掌管了大量财物,任满离职时,有余钱万绢。他一文不取,全弃之于官库。做京官时,他预先准备好了回家的盘缠,锁在箱中,告诫家人不许置物,以便离职时轻装上路。诗人徐玑在《投杨诚斋》诗中称之为“清得门如水,贫唯带有金”。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书院,学生在古朴的环境里享受阅读乐趣。

  高路入云端 树清正之气

  井冈逶迤五百里,红旗一展乾坤赤。1927年10月,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以铁一般的纪律锻造铁一般的革命队伍,成功粉碎敌人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取得了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胜利。如今,硝烟已经远去,但井冈山上的众多革命遗迹仍然熠熠生辉:茅坪八角楼、茨坪毛泽东旧居、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红军挑粮小道、朱德挑粮用过的扁担……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都似颗颗红星洒落在烈士鲜血浸染过的红土地上,见证着那段激荡人心的峥嵘岁月,诉说着英烈们的不朽功绩。

  在井冈山市茨坪镇荆竹山上,有一块长3米、宽2米的巨石,静静地卧在两山之间。巨石上,苔痕斑斑,两棵红枫依偎一旁。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雷打石”,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诞生。1927年10月24日清晨,毛泽东同志站在这块巨石上,向秋收起义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筹款要归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这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雏形。“八项注意”的诞生要晚于“三大纪律”,并且是由“六项注意”发展而来的。1928年1月,部队进驻吉安市遂川县城,分散到县城周围农村发动群众时,由于部分官兵对党的政策不够了解,犯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错误。为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六项注意”,即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后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也逐渐发展成为日后人民军队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军的统一纪律沿用至今。

  在井冈山精神感召下,吉安的一批热血青年积极参与风起云涌的革命。在井冈山东北的赣水之滨,有一座掩映在苍翠古柏中的小村子,名为锦原曾家村。这里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的故乡。“家慈五男二女留独子,先父三难一死为人民。”这副曾山亲笔题写的对联,高度概括出了一个革命家庭的光荣家史。革命战争年代,包括曾山的父亲、哥哥、弟弟在内,整个曾氏家族共有上百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毛泽东同志称赞曾家“满门英烈”。曾山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共产党人本色。上海解放后,曾山担任上海市副市长,负责经济工作。此时,由他经手的钱物不是成百成千,而是成万成亿,但曾山自己的生活却是十分俭朴,常常是一碗面条,连菜也没有,以至于因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晕倒在楼梯上。曾山的女儿从江西老家来到上海,他也只是安排女儿到纱厂做工,工友们说什么也不相信她是副市长的女儿。

  革命战争年代,在吉安这片热土上,还有无数革命者以一身的正气谱写着碧血浩歌,用一腔热血诠释着庐陵人的志气、骨气和豪气。陈正人、康克清、贺子珍三兄妹等一大批老红军,147位吉安籍共和国将军,5万多位为国捐躯的吉安子弟,无一不是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无一不是铁骨铮铮的勇士。如今,吉安儿女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文天祥纪念馆

  高山涌清泉 养清廉之德

  在吉安,不管是学宫书院,还是游览纪念场所,都注重以庐陵先贤的事迹来教育感化后人,使人们能见贤思齐,像先贤那样做人治学为官。乡贤祠、名宦祠、进士堂、科第题名碑比比皆是。如庐陵历史上著名的“五忠一节”祠。忠厚仗义的吉安人,对历代到吉安任职者之中爱民的州官、县官,立祠以表感谢与纪念。吉安城至今有条“田侯路”,就是为了纪念清正廉洁的吉州刺史田阳。颜真卿、杜审言、江万里、王阳明等在吉安都有祠堂祭祀。这些纪念设施,起着引导人们立家国之志、向善、走正道的作用,也增加了吉安古城崇尚节义和清正儒雅之风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吉安市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庐陵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挖掘本地文化中的红廉正气元素,强化廉洁文化资源的组合利用,持续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不断夯实清风吉安建设。在对全市古镇古村、历史遗迹、革命先烈等进行梳理考证的基础上,出台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着力提升廉洁阵地的质效。打造了永新宣誓广场、文天祥纪念馆等现场教学点100多处,建成61个初心教育馆,在全市部署建设87个乡村纪律教育室,升级打造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永新三湾改编纪念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3个省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让吉安廉洁文化航标“立起来”。吉安市纪委监委还重视贯通运用廉洁文化资源,一方面推行委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一会一故事”,班子成员轮流讲述吉安清廉故事,带头传承清廉基因;另一方面,在审查调查中上好思想政治“红色洗礼”课,引导审查调查对象触动思想、唤醒觉悟。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天的吉安城,传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绽放清风廉韵的满城芳华。吉安将始终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贯穿勤廉吉安建设全过程常抓不懈,推动广大干部群众传承吉安先贤勤廉的文化基因,不断提振发展的精气神,奋力开创吉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泰和县纪委监委)

  井冈山胜利的号角

  【链接】胡铨家族:清白家规传后人

  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中部的值夏镇,古称芗城,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庐陵古镇。这里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胡铨的家乡。

  宋徽宗崇宁元年,胡铨出生于当地一个以耕读为本的家庭。胡氏一族重秩序、兴文教,立下了《芗城胡氏家规十条》。“家规十条”有礼让、士习、官箴、表率等十条戒律,包含礼仪教化、为官修德、农桑稼穑、缴纳田赋、禁盗安分等内容,教育子孙恪守道德、修养学识、正心修身,保持忠孝节义的门风。通读“家规十条”,一个“忠”字贯穿始终。胡氏 “家规十条”,条条都在劝导子孙后代要做到入则孝、出则悌、仕则忠。正是这种忠孝家风,培养出了一代爱国名臣胡铨。

  1138年,时任枢密院编修的胡铨听说秦桧派人出使金国乞求议和屈辱称臣,立即写了一篇《戊午上高宗封事》呈给宋高宗。在奏章里,胡铨将家规中“忠”的意蕴阐明到了极致,“愿斩三人头,竿之藁街”,要求杀掉王伦、孙近、秦桧等奸臣,并坚决声明“义不与桧等共戴天”!一时朝野震惊,人心激奋。然而,这篇饱含爱国激情的“斩奸书”,最终却让胡铨开始了23年被贬谪流放的生涯。流放期间,他仍不改其志,数次上书“斩秦”,在严酷的环境里始终高昂着不屈的头颅。“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这是胡铨在《乾道三年九月宴罢》一诗中所写的两句,折射出其一生不变的忠义之心,也因此被后世评价为江西千年历史上“脖子最硬的人”。

  在广袤的庐陵大地上,类似胡铨家族的家规家训有许多,这些庐陵家规家训,共同培育出“三千进士”,书写了辉煌的庐陵文化。(吴钱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