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思敏严重违纪违法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在高校领域查处的一起典型腐败案件。今年以来,结合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斗争实践,《案语》栏目陆续刊发了6期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系列报道,既涵盖了住建、交通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传统领域,也包括了医疗、高校等近年来的反腐败热点。
纵观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不难发现,腐败现象背后往往涉及该行业领域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成因复杂、积弊甚深,有些领域的腐败问题反复查处仍然反复出现。即使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是个别干部,案件所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却在行业领域内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一旦监督出现薄弱环节,或是制度执行不到位,这些苗头隐患就会如藤蔓一般,蔓延发展出新的腐败毒瘤。
一个系统有一个系统的特点,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精专。一些行业系统的腐败问题之所以难发现、难根治,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该领域专业性高、业务性强,加之工作流程和环节点多面广,外人很难了解其中猫腻。通常情况下,一些行业系统封闭性较强、干部流动性较差,领导干部又往往是业务专家,所谓的“圈内人”互相认识,平时业务多有交集,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行业潜规则,乃至发展出相互勾连的利益共同体。倘若他们再用专业知识为腐败行为披上合法合规的“外衣”,使得监督流于形式,则会进一步加大腐败问题发现和查处的难度。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之中 “一把手”腐败现象较为突出,而且不少“一把手”违纪违法行为发生时间较长。比如,四川省南充市原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松任“一把手”20多年,银川市原副市长徐庆则在住建行业深耕近30年。他们早年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得到了组织的信任和提拔,掌握权力后渐渐独断专行,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并利用权力运行的制度漏洞以权谋私,从“一把手”蜕变成“一霸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要求“对比较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作出具体部署。今年下半年,《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提出“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反腐败工作开展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进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治理,从查办重点案件入手,注重挖掘案件背后行业系统腐败问题的共性特点及成因,并积极探索系统治理的对策。这充分说明,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已成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和工作方法。
治理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关键在“专”,要害在“治”,必须在重点突破、纵深推进上下功夫。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病灶,集中发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国之大者”,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行业和领域,抓住新时代新征程上一些重点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突破,由表及里、由点及面攻克一些行业、领域、地域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推动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注重加强力量统筹、工作衔接,形成惩贪治腐的强大合力。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贯通起来,督促党委(党组)履行好主体责任,督促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强化惩防治系统思维,从查办案件入手,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相关部门、行业、单位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将惩治腐败同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的常态化治理结合起来,当作系统工程来抓,以专项整治新成效推动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王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