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内容,打通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找准找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这里介绍4个地方的实践探索。
辽宁·锦州 以严查严治促营商环境好转
“感谢纪委监委整顿驾校培训行业乱象,有你们的监督护航,以后我们的发展会更好。”日前,锦州市某驾校负责人将一面写着“秉公执法为民,创优营商环境”的锦旗送到市纪委监委。
此前,锦州市纪委监委从严查处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原副支队长陈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经查,陈光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为他人办理机动车落户、变更、查验,为部分驾驶员培训机构增设外地学员名额,并收受好处费,严重扰乱当地驾校培训市场秩序。
强化办案引领,聚焦司法、执法、审批、监管等权力集中领域,锦州市纪委监委通过人大、政协、信访、营商、工商联等部门移送和“12345”平台转办、100家营商环境企业监测点反馈等渠道,广泛受理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和线索,对腐败和不正之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22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580起,处理处分680人,留置57人,移送司法机关43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80份,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3起,以严查严治促干部明责、履责、尽责,以干部作风之变促营商环境持续好转。
同时,锦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从“小切口”破题,对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分析,同步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本领域专项整治,为优化营商环境蓄能蓄势。黑山县纪委监委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突出的“以罚代管”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以罚代管”、执法不严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北镇市纪委监委开展违规向企业收费问题专项整治,有效治理涉企收费中谋私贪占、“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赵慧奇)
四川·达州 大数据助力招投标系统治理
“宣汉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信息缺失,请马上提醒业主单位整改。”近日,四川省达州市政管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科收到来自该市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监管平台发出的预警讯息后,第一时间介入复核,分类处置,孵化园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招标。
招投标领域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综合性,其背后滋生的腐败问题不仅破坏市场公平正义,还损害营商环境。为此,达州市纪委监委连续3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并依托“城市大脑”提供的强大算力等数字化基础服务能力,准确把握招投标领域隐形、显性信息特征,推动搭建起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监管平台,有效解决项目信息透明度低、交易流程风险突出等问题。
“大数据监督实现了‘交易、服务、监督’一网运转、‘事前、事中、事后’一网监管,打破了信息壁垒,排除了人为干扰,既规范了交易行为、保护了公职人员,更净化了市场秩序、优化了营商环境。”达州市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监管平台覆盖工程建设、土地矿权、国有产权、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借力大数据打通项目进场、公开交易、施工履约等环节信息壁垒,并通过预设监管点快速捕捉买标卖标、串标围标、转包分包等预警信号,对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行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据悉,今年以来,达州全市通过大数据监管平台预警问题684个,根据预警等级,提醒业主和投标企业整改问题602个,移送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置问题82个。(姚玉锋)
江西·九江 在常态协作中深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
针对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九江市纪委监委实施“百日攻坚行动”,安排6名县处级干部分头带队深入企业、项目、工地一线,深入政务服务中心、专业办事大厅,采取跟踪项目、模拟办事等方式开展体验式监督和明察暗访,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查找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为强化整治成效,扩大成果运用,该市纪委监委与营商办、发改委、工商联等部门建立会商研判、情况通报、线索移送等常态协作机制。通过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会上集中通报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对策,一批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查处、纠治。
2022年12月,九江市建设工程造价服务站李某在某EPC项目招投标监管过程中,因审核不严,未能发现投标人资质条件遗漏了“需单项工程投标登记备案”内容,且在后续评标复核过程中对相关评委违规错误计分未予以纠正,也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等,导致招投标活动超期,中标结果被反复更改,破坏了招投标监管的公信力。对此,九江市纪委监委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李某予以政务记过处分。这是该市实施常态协作机制后,通过及时移交问题线索、共同查处的一个案例。
常态协作机制建立以来,相关部门协助提供有效监督信息200余条,移送问题线索5条、查处12人。同时,九江市纪委监委还与组织部门联动开展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在企业任职问题专项治理,形成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以“小切口”有效推动“大治理”。(何翠铭 刘燕波)
九江市永修县纪委监委派员深入企业了解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情况。
河南·郑州航空港 “督导+护航”让企业受益
“感谢工作组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时为我们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连日来,郑州航空港纪检监察工委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发展”专项督导,建立清单制度,照单落实、对单销号,形成“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先行区,河南郑州航空港肩负着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引领带动内陆开放发展使命责任。为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郑州航空港纪检监察工委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新路径,打出“督导+护航”组合拳。
“有的单位态度‘冷漠’,思想站位不高;有的部门办事‘过缓’,服务意识不强……”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作为开展工作的“先手棋”。强化政治监督,聚焦“关键少数”,对21家单位196人开展政治谈话;畅通举报渠道,让群众监督“触手可及”,发放损害营商环境联系卡30000余份、张贴公告360余份、设立举报信箱163个,共计收到问题线索33条;联合多部门力量,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发现11类20个问题;选派营商环境护航员,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确保企业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103个。
通过“监督+护航”,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推动全区以最高标准抓提升、最优服务解难题、最快速度办成事、最轻负担惠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以来,全区新设各类市场主体6810户,新增注册资本293.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8%、577.45%。(丁宁 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