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两个结合”做了进一步论述,特别突出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本期邀请专家学者从哲学逻辑、文化传承、理论源流等角度,谈对“第二个结合”的学习体会。
【哲学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感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具有深远的文化立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正是实现现代重塑的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生成了文化的再生机制,促进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之所以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因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结构、民族性格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智慧。
运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所需。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时代的需求,反映时代的关注,体现了时代创造和历史选择,提升了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是在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从中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开了让我们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的创新空间。在这个更广阔的空间里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力地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因而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又一次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就会深刻理解“旧邦新命”: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智慧和生态观念,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臧峰宇)
【文化传承】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理解“第二个结合”
6月2日,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作为代表作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十分丰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阐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里简单谈谈我的认识。
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特性就是中国发展史上重要元素的凝练,它们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突出的连续性,是从时间维度看。中华文明有它突出的连续性,从古到今,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将来还要延续下去。突出的统一性,我们有两个共同空间,一个是共同的政治、经济空间,还有一个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能五千年不中断,有一个突出的特性,就是创新性。这是我们的文明能够连续下去的动力源泉。从古至今,中国的凝聚力哪来的?除了创新性、统一性,还有包容性。我们有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包容性解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柔性、韧劲问题,汉族包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包容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包容,形成一个统一体。最后,中华民族还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民族本性是和平的,骨子里就没有侵略别人、残害别人、压迫别人的文化基因,历史上就讲“和为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是我们的使命,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就是我们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我们有五千年文化历史,但是这个文明是解决历史的问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把古代文明优秀的东西转化为适合于现代文明的基座。
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才会取得成功。同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因此,“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边疆研究所所长 邢广程)
【理论源流】“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原创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强调‘两个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引领思想解放的“第二个结合”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产物。
“第二个结合”的原创性首先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自发状态到自觉状态的关键转向。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虽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但是“第二个结合”始终没有在理论上得到明确概括和深入阐述。从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到2021年3月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再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两个结合”,又到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直到2023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集中阐发“第二个结合”。回望这些思想路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贯穿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理论创新的全过程,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酝酿到创立再到完善的全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的原创性还体现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深刻结合的理论飞跃。“第一个结合”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借用中国哲学的体用关系来看,如果说“第一个结合”是“用”的结合,那么“第二个结合”则是“体”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只有经由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才能从源于西欧的外来文化内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值得注意的是,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而言,如果说“第一个结合”的“中国”具有受动性,那么“第二个结合”的“中国”则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说,“中国”不仅仅是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华文化力量,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便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原创性。(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员、尼山学者张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