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就是一种幸福”作为人生信条,在案管一线,用平淡之中的坚守、“于无声处”的努力,描画出忠诚的底色;带着赤诚干、盯着问题办,聚焦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群众揪心事烦心事,奔走在人民中间,使监督直达街巷阡陌,使效果直抵百姓心间;每逢大案要案,总是带头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在综合、外调、内审等战线奋力攻坚,在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中争取主动,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新时代纪检监察系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绝对忠诚、敢于善于斗争、自身正自身硬的品格和立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榜样,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永葆政治本色,自觉担当尽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铁骨铮铮铸就忠诚
对党绝对忠诚,是纪检监察干部的鲜明政治品格,是生长在骨子里的基因血脉。从强调“要忠诚于党、忠于人民”,到提出“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继承对党绝对忠诚的光荣传统”,再到要求“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纪委全会上对纪检监察机关的要求都把“忠诚”摆在极其重要位置。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党要有质朴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干好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学习党的理论,熟悉党的政策,有系统思维、专业知识,办案才能兼顾全局,办出好案、铁案。”云南省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主任和云彬的办公室里有几个高高的柜子,其中一个柜子里放着50多本笔记本,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工作记录……一字一句记录着他从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学习思考的点点滴滴。这位从边远山区走出来的少数民族干部,把理论学习作为政治追求、工作方式、生活习惯,以手不释卷的学习热忱,在真学真信中将对党忠诚融入血脉,融入纪检监察工作,融入每一起案件,先后查办了20多名厅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他所在室连续3年被云南省纪委监委考核为优秀等次、年度查办案件工作先进集体。
生死关头为了党的利益毫不动摇、慷慨赴难是忠诚;在日常岗位上,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大公无私甘于奉献也是忠诚。“第12本63页的证据缺失;第76本和84本中不同当事人的证据互相矛盾;第104本29页的证据需要进一步完善……”回想起3年前遇到的一起棘手案件,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综合协调处副处长马明忠清晰记得,自己和同事共同经历半个多月“炼狱式”案件审理过程,把100多本卷宗和2万多页案件材料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在堆积如山的案卷中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这是马明忠的人生信条,于是他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既不怨繁杂劳累,也不怨平凡枯燥,总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声无息。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做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做党的忠诚战士,做人民的赤子。多年来,无论是纠治会所歪风、保障基层换届选举还是推进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浙江省杭州市委巡察组组长金伟始终带着赤诚干、盯着问题办,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民生痛点,奔走在群众中间,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办好千家万户的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纪委原书记李夏33年短暂的生命中,他把8年时光奉献给基层群众,一次次放弃回城机会,一次次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作为一道桥梁,他让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得以在皖南的山坳里精准抵达,让老百姓确信,党的干部在哪里都有人管,百姓的权益在哪里都有人护。
纪检监察干部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瓦卡镇农田边了解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硬脊铁肩担起急难险重
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在这场斗争中,纪检监察干部苦练内功、提升本领,把正风肃纪一线作为“训练场”,坚决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练就敢于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质是同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破坏党的集中统一、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人和事作斗争,唯有具备敢于碰硬、一查到底的精神才能胜任。2015年5月,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赵寒亚在办案中接连发现两起领导干部违规帮助亲属改年龄、提前退休骗取养老金的问题。在这座皖北小县城,人们非亲即友,抬头不见低头见。该案涉及的很多领导干部都是熟人,查下去势必“得罪”一批人。调查刚有些眉目,说情干扰、旁敲侧击的人接踵而至。“怕得罪人还咋干纪检监察!”赵寒亚表明态度并为调查组打气鼓励,最终调查组一举挖出69名违规改年龄骗取养老金人员,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
腐败与反腐败是长期斗争的过程,较量的是意志、勇气,考验的是智慧、本领。“尊重办案规律,厘清办案思路,坚定必胜信心。”从成功查办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首例指定管辖案件,到牵头办理自治区首例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并组织领导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案件,19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委常委、旗纪委书记、旗监委主任马超就是带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把每一次办案当成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坚持在办案中学习,在学习中办案,顺利攻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在审查调查一线练就了一身斗争真本领,在突破疑难复杂案件中屡屡建功。在高校这样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同学、同门、同乡等关系复杂,情感、关系、面子、利益等相互交错,中山大学纪委副书记吴长征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意志、身先士卒的勇气、谋定而后动的智慧冲破“人情网”的束缚,与同事们一道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分类处置,推动科研经费、资产采购等问题高发领域完善制度机制,让遵规守纪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遵循,让好作风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纪检监察干部攻破大案要案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压力、高强度、快节奏,正是这经年累月的工作经历,锤炼出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突破是审查调查的关键所在,需要多方面知识储备。有备而来,被调查人才有可能心服口服、实话实说。”在一次面对面谈话时,辽宁省盘锦市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三级主任科员马宝华抓住被调查人一个不经意的叹息来复盘分析,并以被调查人心态的微妙变化作为案件的突破口,一举突破了其心理防线。青海省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刘成玉办公室的沙发上有一只已经磨出“包浆”的折叠抱枕,正是这个“老伙计”陪伴刘成玉度过了数不清的“五加二”“白加黑”的战斗。也正是在那些“眯了会儿的功夫”,那些险些被遗忘或忽略的案件细节在这位专案主攻手的脑海中一次次浮现出来。
纪检监察干部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黄花城子村走访企业。
清廉守正不染浊气
清正廉洁是纪检监察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底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干部常年冲锋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线,干的是打铁的活、得罪人的活,自身先要成为铁打的人。
“四季轮回叶不凋,霜欺雪压不弯腰”,这句描写沙棘的诗,同样是对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马付勇的生动写照。扎根雪域高原27年,马付勇始终坚持原则,勇于斗争,用最严的纲纪纠治政治生态,用最扎实的作风监督执纪执法。这种敢于“得罪人”的底气,恰恰来自于自身的硬气。马付勇的爱人在林芝工作,俩人长期两地分居,有人不止一次提醒他:“你活动一下,可以找领导帮忙调到拉萨,夫妻也团聚了。”马付勇始终没有这么做,“今天欠下人情,万一哪天他有事求到我,党纪国法面前,我也帮不了他。”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6年,贵州省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副主任韩锡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但心却越走越敞亮了。“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我拿别人一文,我就一文不值!”这位西南汉子用近乎“苛刻”较真的态度严守权力边界。“大浪淘沙,真正理解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会一直坚定地理解并支持你。”
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饭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从事纪检监察工作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委二级调研员赵广东不仅与违纪违法行为短兵相接、与贪污腐败分子斗智斗勇,更在人情与原则的选择题面前从未含糊、绝不退让。他始终坚信,“我们一身正气,邪气就会退缩”。“人情的口子坚决不开”,江西省武宁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杨平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伊始就给自己立下规矩,10多年来他从未向“硬茬子”低过头,也没对求情者松过口,用自己的“硬核”铁规矩守护着更多人的公平正义。
清廉守正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有人说,基层监督难,难在监督力量薄弱,人情干扰较多。作为土生土长的东丽人,天津市东丽区纪委监委第四审查调查室主任储信欢身边有不少自幼熟识的同学亲友,面对那些“喝喝茶、叙叙旧、吃吃饭”的盛情邀请,他从来都是毫无迟疑地回绝。“我是在这方水土滋养下成长起来的,守护好这片土地,不仅是奋进的动力,也是初心之源。”25年来,参与审理案件800余起,主审300余件,无一申诉。这组数据是湖南省郴州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邓海燕依规依纪依法监督执纪的最好说明。“我和她共事5年多,很少见她出去聚餐。”在同事眼中,工作日最早出现在办公室、最晚熄灯离开是邓海燕的日常,这位严于律己的纪检监察干部在与不法分子“围猎”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总结了不少“突围”心得,其中两条就是“立世简单纯粹”“生活廉洁自律”。
纪检监察干部在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对污水处理设施展开实地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