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福建省纪委监委公布了2022年度“点题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工作成果,接受群众监督评价。整治前公布整治预期目标,整治后晒出“成果清单”“制度清单”,请群众盘点验收、让群众有感有得,福建省纪委监委坚持全程开门搞整治,推动建立“有效发现问题、有力推动解决问题”的运行机制,使“点题整治”成为纾解群众心结的新路径。
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整治成效的重要标准
7月的厦门,天风海涛,绿树如茵,思明区仙岳路上车流如梭。“有了错时共享停车泊位,终于不用到处绕圈找车位了。”刚停好车走出民立第二小学地下停车场的李先生竖起大拇指。
福建省纪委监委于2021、2022连续两年将“整治城区公共空间违规设立经营性停车场问题”纳入“点题整治”,由省自然资源厅牵头推进相关工作,排查发现存在违规设立停车场问题并督促整改393个,在城区公共空间新增停车泊位72925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各地相继推出智慧停车项目,只需打开掌上APP,周边停车场、停车空位数据一目了然。仅在福州,接入智慧停车系统的公共停车场就有489家,设置停车电子引导屏473家,接入停车泊位11万个。除此以外,李先生提到的共享停车泊位,也是盘活停车资源的举措之一。截至目前,厦门市共推动城区30个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投放共享停车泊位2286个,解决了部分群众特定时段的停车需求。
民心所向就是工作导向,办实事就要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更多群众在“点题整治”中受益。在省纪委监委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福建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于日前正式上线。这一举措通过信息数据自动预警监测形式,严防出现“漏保”“漏救”问题,为低保户、特困户、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夯实基本生活保障。据了解,全省低保、特困供养平均标准均较往年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一普惠政策将辐射全省,并逐年递增,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审慎稳妥开展社会评价保证质量
在组织部门自评、委托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开展社会评价、发布“点题整治”成果同步开展群众线上监督评价的基础上,福建省纪委监委通过“分级评、现场看、集中审”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评价主体、突出实地察访,对2022年度“点题整治”的16个项目开展逐一评价,汇总各方评价意见2381条。
“目标任务是否完成、制度是否管用有效、治理体系是否理顺、治理能力是否提高,是评估项目是否可以结题的重要标准。”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结合2381条评价意见,省纪委监委比照结题标准一一验证,确定“整治医疗机构不合理重复检查问题”“整治查纠违法停车执法不规范问题”“整治脏乱差店家入驻外卖平台问题”等8个项目符合结题标准,予以结题。
以“整治查纠违法停车执法不规范问题”为例,三明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与驻在部门建立起“点题整治”工作会商机制,邀请媒体、群众随警参与路面执法,亲身感受执法流程,采取群众入警营、居民夜谈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出台规范查处违法停车执法指引等13项配套制度。
若相关工作需进一步深化,则会被纳入新一年度的“点题整治”。比如“整治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合同不规范、个别资产资源被无偿占用等问题”已经连续三年纳入“点题整治”项目。
去年年底,漳州市平和县小溪镇五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文辉遇到了一件糟心事,29年前村集体承包出去的果园到期了,根据合同规定,回收时却还得给承租方支付地面作物回收款13.5万元。“这是一份‘冤大头’合同,为了挽回村财产损失,该村纪检委员、村干部、老党员及村民代表组成调解队,多次入户劝导,几经周折才无偿收回。”据镇纪委书记陈生福介绍,通过运用定底价、定年限、定程序、定约束条款、全过程监督“四定一督”机制,今年5月,该果园重新公开招投标,最终以每亩555元的价格成功发包,并在网上监管平台进行了公示。
“实践中,类似这样的‘低价合同’‘长期合同’‘冤大头合同’等,大多数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福建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搞一阵风,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点题整治”实现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再提升。图为厦门厦鼓海域的旖旎风光。 吴伟/摄
用好整治成果贯通深化改革
全省各地市城区公共空间停车经由“规划一张图”得以精准管控;无红包医院创建评价纳入医德医风整体评价体系,建立形成行风评价考核、监督责任追究、红包回退等工作机制……聚焦问题背后的矛盾和机制性梗阻,福建省纪委监委持续跟进结题项目的机制完善和后续拓展运用。
结题不是结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携“点题整治”带来的作风之变,职能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整治脏乱差店家入驻外卖平台问题”结题后,福建省以此为基础探索建立“网络餐饮经营者红黑榜”制度,在三明、龙岩两地试行,借助消费者的监督力量,倒逼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该做法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赢得广大群众肯定与支持,一度刷屏社交平台热搜榜、微信群。“运用好监督检查成果,促使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我们仍在探索。”省纪委监委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小宁谈道。当前,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省内推行“食安封签”“互联网+明厨亮灶”、AI轮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基础上,继续研究制定了2023年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等5项制度,每月定时对外卖“网红店”、实体餐厅等开展执法检查。从群众反馈、社会评估以及12345平台反映问题数量看,相关机制运转良好。
用制度巩固整治成果,形成职责明晰、协作顺畅的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比如,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对分布在相关厅局的噪声管理职能进行统筹整合,联合省公安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文旅厅、市场监管局等6部门制定出台《福建省城市夜间噪声污染联防联控长效工作机制》,联合省住建厅印发《福建省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夜间施工噪声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明确全省各级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部门定期开展会商联动,定期综合分析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变“单兵突击”为“集团会战”,让各部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点题整治”长治长效。
不久前,“点题整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被评为福建省十个改革品牌之一。福建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将以此为契机,督促职能部门建章立制,持续完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常态化治理机制,形成“集中整治-群众评价-反馈深化-二次检验”的闭环促进格局,巩固成果、防止反弹,贯通深化改革,提升监督治理效能,让好风气在基层一线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