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点题整治”,日前,福建省纪委监委公布2023年度“点题整治”项目后,省人社厅随即发布了其牵头的“整治虚构劳动关系骗领失业保险待遇等问题,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工作方案,对整治目标、整治重点、具体措施、监督方式等进行了介绍,而这也意味着部门答题的正式开始。
点题是基础,答题是关键。随着实践持续深入,“点题整治”的工作机制效应不断放大,推动职能部门间形成责任边界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联动答题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纪委搭台,压实部门“答题”责任
“点题整治”的项目大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在此之前,由于统筹协调不够有力等因素,常常导致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以夜间噪声问题为例,从企业生产到夜间工地,从城市广场到街边摊位,噪声污染背后的问题千头万绪,监管涉及多部门、责任分工有交叉,让城市的夜晚再静一些,并非易事。
福建省纪委监委将夜间噪声扰民这一顽瘴痼疾纳入“点题整治”后,事情迎来了转机。依据省纪委监委“定主体、定目标、定措施、定进度”的原则,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公安、住建、交通、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整治工作方案,明确量化目标、责任分工、工作举措和进度安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静夜守护”行动。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组成联合督导组下沉全省各地开展一线督导,以上率下推进夜间噪声污染整治。
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为纽带,多部门、多地域的联合监管渐成工作常态。在武夷山市,通过“点题整治”,中小学配餐及食堂食品安全这个长期困扰家长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纪委搭台,部门“答题”。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中小学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涉及学校食品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通报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指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联合整治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形成环环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主体责任监督与行业监管同向发力。
“孩子们回来都说食堂的菜好吃,学校主动晒照公开,还组织家长代表参与食堂物资采购监督,我们很放心!”谈起校园食堂管理的变化,武夷山市第一中学的家长代表连连点赞。
通过“点题整治”,各职能部门同题共答,餐饮外卖、停车收费、物业管理、课外培训等一批长期难啃的“硬骨头”问题得以治理。正如一名省直部门干部所言:“‘点题整治’是东风,我们借势做了一直想做但没做成的事。”
平和县第四实验小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气象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卢达鹏/摄
深入监督,全程把控督促履职
在“点题整治”过程中,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深化运用“1+X”监督机制,形成专责监督引领、职能监督跟进、各类监督贯通的格局,做到实时监督、过程把控、动态纠偏。
“今年你们通过哪些方式对医保定点机构医保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检查?”“对发现的‘三假’典型问题怎么处置?有没有查找监管存在的漏洞?有没有采取针对性措施?”近日,龙岩市新罗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区医保局了解“点题整治”工作情况。
“点题整治”工作是否按进度推进、效果如何,需要沉到一线去,才能了解到更多情况。自整治医保监管领域“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恶性欺诈骗保行为被纳入“点题整治”以来,新罗区纪委监委紧盯医保部门在基金拨付、基金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履行情况开展“嵌入式”监督。以此为契机,新罗区医保局与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建立信息互通、联合行动工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10余场,移交问题线索12批次,收集6类问题20余个,实现医保基金监管工作从“各自为战”向“齐心协力”转变。
福建省纪委监委还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紧盯节点、弱点、堵点,强化监督、压茬推进。在项目整治之初,督促部门按月作出工作安排,明确“答题”步骤。在此基础上,选取推进阻滞、质效不佳的项目,深入一线、明察暗访,倒逼部门真刀真枪抓整治。
“重点推动解决政府投资项目完工不验收、验收不结算审核、结算审核不支付工程款问题……”这是省纪委监委驻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针对在建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问题整治工作,向厅党组提出的监督建议。为确保整治顺利推进,该纪检监察组建立健全进展情况定期报送、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密切跟进整治情况,并通过“室组地”联动专项监督、随机抽查、“回头看”等形式,以精准化监督为整治工作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据介绍,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累计为施工企业追讨工程款21.8亿元,为1.45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6亿元,推动省市两级建立健全欠款欠薪治理长效机制。
激发活力,推动工作作风转变提升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2+N”(“2”即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2项基本服务,“N”即学校结合优势特色、学生需求开展科普、文艺、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拓展服务)模式全覆盖,参与学生381.34万人,城区开展“2+3”(2项基本服务+3类拓展服务)及以上课后服务模式的学校占比达95%……这组数据,既清晰展现了整治工作成效,也折射出职能部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作风转变和工作效能提升。
教育连着千家万户,始终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福建省推动各地开展课后服务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覆盖面不足、模式单一、保障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此,2021年福建省纪委监委点题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不足”问题,到2022年又将整治重点调整到课后服务“质效不高”上。
“答题”持续发力,部门自我加压。福建省教育厅主动靠前,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学校,到校长、教师等教学一线群体中开展专题调研,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经费来源、人员配备等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前期调研摸排基础上,联合福建省总工会等八部门出台相关措施,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对象、时间、方式和内容,完善课后服务收费管理、人员配备、待遇保障等政策,全省课后服务迎来了质的提升。
在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操场上,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进行足球传接练习,或练习篮球运球基本功,或参加腰鼓队的击鼓练习。该市教育局探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课后服务模式,以城区学校为主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乡镇中心校和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并鼓励社会专业人员、学生家长等志愿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化的课后服务,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紧密合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多方努力,课后服务已经让全市36万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
“改进工作作风、激发内生动力是‘点题整治’的施治重心。”福建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自“点题整治”开展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办结群众留言反映的诉求和问题线索1226条,对新征集的1300多条正在加快推进办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4333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40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91人,通报典型案例75起,以严肃追责问责,促进担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