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丰厚沃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形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历史根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内容和突出特性,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出土于陕西宝鸡的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部的铭文包含“宅兹中国”等字,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未中断过,即使在受到外敌严重入侵的情况下也始终赓续自己的独立历史进程。这种绵延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历史,决定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而不断、融为一体而不散,在历史延续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内容,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连续不断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断回到原点,不断扩展原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围绕核心概念和理论不断丰富内涵、扩大外延,这种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再阐释再发展,也就是与时俱进的再生过程。例如,“实事求是”从最初的治经方法,不断上升为治学方法、治史方法、做人方法和标准,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保持连续性中不断创新发展;又如,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观念,经过连续不断的丰富完善,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文明观。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在制度建构和传承上形成了特有的延续方式,保持了超稳定的长期延续性和强大再生性。当代中国社会制度虽然同古代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但也在剔除旧制度不合理因素的同时,继承了传统治理的优秀经验和思想智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即使在特定时期受到外在文化的强烈影响,但这些影响最终都融合到中华文明中,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立性和连续性。当今中国延续了走自己道路的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方向,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但也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连续性中,包含中华文明的深厚文化基因。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就根植于中国人长期浸润其中的中华文明中,这种深层次的认同、信念和意志,同自觉的、有组织的捍卫结合起来,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撼动的。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并不意味着保守和封闭,而是在连续中不断超越自我、开拓发展,形成了突出的创新性,铸就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文化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展现了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体现了中华民族超越自我、革故鼎新的强烈意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达了超越过去、不断更新的文化旨趣和人格追求;“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彰显变法革新、改变现状的坚定信念。中华文明绝不拘泥于先人而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而是在从未中断的连续性中始终前行不止,勇于发现自身的不足,勇于告别昔日的自我,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内容,补充自己的内涵,丰富自己的内容,成就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的这种创新,绝不是断裂式的推倒重来,而是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承担新使命,在不丢老祖宗的同时开创新境界,在不忘来时路的同时开辟新道路,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需要创造新的文明内容,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走向更高境界,始终朝着最高理想而求索不止,形成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良性互动。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向心凝聚和中心扩散的双向运动,核心日益强大,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日益扩大,辐射日益广阔,不同部族、不同地区、不同信仰、不同文明围绕中心相互融合,形成一主多样、多元一体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分裂,即使在政治分裂时期,中华文化依然保持着内在一体性而没有出现多中心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向心性的文化凝聚依然是主导性倾向;在多种文化差异融合创新中始终保持着主体文化、中心文明和思想灵魂,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明向心力,以及对于分裂力量的顽强抵抗力。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在长期发展中已沉淀为一种潜意识的民族认同、心理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任何分裂和背叛行为都是不可原谅、不可容忍的。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种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从来不是封闭的文明,而是持续开放的文明,任何外来文明的优秀成分都会被有效接纳,并转化和融会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也因此更加博大精深,成为始终坚持根本而又不断突破自身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是一种拼盘式的机械组合,不是简单的罗列式、松散式的联合,而是一种尊重差异基础上实现融合再生的文明发展模式。中华民族在历史连续中创新进取的文明发展史,形成了以我为主、差异融合、创新再生的文化发展逻辑,春秋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文化的差异融合,汉代以降的儒学、佛教、道教等不同文化的差异融合,近代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等不同文化的差异融合,就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正是在差异融合的包容性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不断成就新的文明形态,融汇成绵延数千年而未曾中断、守护根基而又不断创新的文明长河,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共同体。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坚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合思维,秉持以和为贵的中和文化理念;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求仁义兼爱、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在战争中也倡导止战思维,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善之善者”。中华文化历来不是一种侵略性、攻击性文化,而是一种以和为主的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早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对其他地区进行教化和引领,推进了其他部族走向新的发展状态;在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过程中,中华文明对欧洲启蒙思想和近代文明产生深远影响,时至今日西方文化中依然闪烁着中华文明的光彩。当然,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有底线的,不是无原则的、屈从式的一味求和,这个底线就是国家民族的尊严,国家领土和利益不受侵犯。倘若冲破了这个底线,中华民族势必会奋起抵抗。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以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自首演后一直好评如潮。它的魅力在于,哺育我们灵魂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广大观众之间,在场景和心灵上实现了浪漫的双向奔赴,它成为寄托这份文化自信的载体。
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大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做好这项工作,务必要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灵魂和精髓,指导思想上的任何动摇都会导致迷失方向,被其他文化所侵蚀、渗透、误导,陷入文化盲从甚至屈从;就会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失去其先进性和现代性。务必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深刻把握并传承发展好中华文明的丰富内容和突出特性,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否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务必要沿着“两个结合”的根本路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旺盛活力。务必要坚定文化自信自立,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以高度的文化主体性建立并运用自主性的理论范式、文化标准和话语体系,总结好中国经验、阐释好中国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贯通古今、融汇中外,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建设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融为一体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