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18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后陈村设置了全国首家“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独立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监督村务管理运作,被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总结提炼为“后陈经验”。近年来,金华市在基层监督治理层面不断丰富和拓展“后陈经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金华市纪委监委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以开展基层“五整治五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解决管党治党责任递减,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纪律松弛,以及村务管理、村级“三资”管理、村级工程建设领域案件易发多发等五类突出问题,持续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全面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效能。
抓县促乡压责任,发挥上下联动效应。坚持党的领导,是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的根本遵循。在推进专项行动中,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前提,推动健全党委主抓直管的工作机制。强化专班统筹,形成“市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联动、纪委监督推动、县乡全力攻坚”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强化量化管理,全市层面梳理出共性问题清单,各县市区、乡镇分别细化分解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和时限要求,推动各项整治真抓到底、实抓到位。强化履职督导,将专项行动推进情况纳入年度“两个责任”考核,每月梳理汇总工作进展,每季度通报问题销号情况,以清单明责任。强化提级整治,针对管党治党宽松软的村(社区)党组织,督促县级党委牵头推动、属地乡镇具体落实,形成上下一起查、联动一起治的工作格局。
多措并举强监督,发挥贯通协同效应。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的关键,是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更好融入基层治理。专项行动中,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统筹各方监督力量,形成协同高效的基层监督体系。贯通部门职能监督,健全与组织、公安、检察院、法院、农业农村、审计等职能部门信息沟通、联合监督、线索移送等机制,推动各职能部门专业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监督效能。贯通基层民主监督,通过建立村级党组织领导清单和支持清单、交叉监督、驻站指导、廉情直报等监督机制,有效提升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规范履职的质效。贯通数字赋能监督,借助数字化改革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基层公权力监督的精准性、实效性。
动真碰硬重整治,发挥突破引领效应。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专项行动中,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的基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切,努力把整治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坚持源头治理抓整治,建立涉纪信访直联点制度,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的乡镇(街道)作为直联点,由市纪委监委领导定期带队到点“面对面”督导,推动直联点检举控告、重复举报实现下降。坚持问需于民抓整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工程招投标问题,推动市政管办试点推广限额以下工程交易在线应用,实现村级工程项目交易“一网通办”、交易数据“一网公开”。坚持以案开路抓整治,将案件查办作为专项整治的突破口,针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犯罪的村(社区)党员干部,坚持提级监督、一查到底,确保专项行动“后墙不松”、震慑常在。
标本兼治严管理,发挥系统综合效应。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的治理成果,体现在监督推进公权力规范运行的系统施治上。专项行动中,市纪委监委坚持“查、剖、改”一体发力,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基层治理突出问题。在抓早抓小上下功夫,督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加强“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二种形态运用,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织密“篱笆”上下功夫,督促推动各单位逐一查补监管漏洞,发现制度短板,健全长效机制。在系统施治上下功夫,围绕提升党建引领力、班子凝聚力、工作执行力、履职规范力、发展推动力,同步监督推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助力全市接受整治的村(社区)特别是提级整治的村(社区)实现整体性重塑。(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