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唇齿,淮右襟喉,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的安徽合肥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辉映,孕育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清廉文化。进入新时代,昂扬向上、奋楫争先的合肥儿女,接续包公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全力推进清廉合肥建设,让清廉成为合肥的靓丽名片和城市底色。
合肥市天鹅湖风光 郑成功/摄
江淮首郡 清风绵长
合肥,古称庐州。拥八百里巢湖,居千里江淮之中,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华夏人文始祖有巢氏诞生于此。合肥拥有4000年文字史、3000年建城史,其中2100多年县治、1400多年府治。在中国四部历史名著中,合肥这个名字赫然在列。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陈寿在《三国志》里道:“合肥之贵,孰若吴、楚”;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夏水暴涨,施合于肥”,合肥也正是因此得名。在地理上,合肥地处安徽中部,属于江淮分水岭,物产极为丰富,往东直通长江,往西是森林茂密的大别山,可谓风承南北、地接东西。1958年9月,毛泽东同志曾视察合肥。期间他就安徽省省会选择问题,在给时任省委书记曾希圣的信中写道:“合肥不错,为皖之中。”
青山绿水,水天一色,作为合肥市的“内湖”——八百里巢湖之上,烟波浩渺,自然赋予了她的美丽与神秘。迷人的山水之胜、林壑之俊;动人的诗词之美、歌赋之佳;丰富的物产,令人称奇的民间智慧……大湖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犹如宝藏,折射出动人的光芒。在巢湖流域缔造了合肥五项国家级非遗——巢湖民歌、庐剧、粉蜡笺、大邵洋蛇灯、包公故事。这些文化遗产源自先人智慧的结晶,塑造了城市底蕴。
数千年来,合肥清风绵长、名人辈出。三国名将周瑜、北宋名臣包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传奇将军李克农、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等皆生长于兹。在此,“构木为巢”的有巢文化、金戈铁马的三国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文化共融一城,相互激荡、代代相传。
在合肥市庐江县境内有座塔山,塔山岭脊有石如游鱼状,名为“石鱼岭”,这个岭就是为了纪念曾任庐江郡太守的羊续而命名的。东汉中平三年,羊续为南阳郡太守。当地豪强打听到羊续很爱吃鱼。一次,府丞向羊续献上一条名贵的大鱼,羊续收下后就悬挂在院子里。府丞随后又来献鱼,羊续便让他看先前悬在院里日久风干的鱼,以此表达自己不收礼的决心,进而留下“悬鱼太守”的美名。
此外,合肥的色正芒寒包公祠、姜夔诗话赤阑桥、渡江战役总前委、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冯玉祥故居等标志性地标,串联起这座城市宝贵的文化图谱,成为城市的根脉和灵魂,在岁月变迁中熠熠生辉,彰显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力量。
俯瞰清风阁 王牌/摄
包公廉风 德泽古今
在合肥市内的包河上镶嵌着一座主题公园,这里柳荫成行、荷塘连片,清风徐徐、廉泉濯濯。园内建有一座包孝肃公祠,包公塑像端坐于正堂,节亮风清、色正芒寒。这座公园正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包拯,出生于肥东县包公镇,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被当时及后世敬称为“包公”“包青天”,人们把他视为正义的化身、廉吏的典范。
在任端州知州期间,包公带领端州人民开凿水井,解决饮水卫生问题;加固堤围,治理西江洪水;开渠道排积水,增加耕地;重视交通和兴文办学,完善市政设施,修建粮仓储粮备荒等。端州盛产端砚,包公的前任借进贡之机,贪污多达数十倍于贡品之数的端砚据为私有。包公在端州三年,离任时不持一砚,深为端州百姓爱戴。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是包公在年轻时写的一首励志诗。正是本着“清心”“治本”“直道”的人生态度,包公为官公清守节,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坚持是其是、非其非。
包公一生历任要职,不仅清廉自守,家教也十分严格。在《包公家训》中,包公言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在清正家风的影响下,包公的次子包绶知书达理,严于律己。在任少府监丞、国子监丞、将作监丞、汝州通判等职期间,他“清苦守节,廉白是务”,留下了良好的政声。包公长孙包永年,曾任咸平县主簿、分宜县尉、遂昌县令、崇阳县令等职,无不“廉勤自守”。
在历史的年轮里,包公文化如同一列驶入隧道的火车,车头的那束强光,可以穿过幽暗的通道,照亮世人道德和灵魂的行进轨道,不断引领人们完善自身、修齐治平。
在合肥,就有这样一位深受包公文化影响的清代官员,他的名字叫李天馥。清朝康熙年间,李天馥曾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及武英殿大学士。他对包公推崇备至,在许多诗文中称赞包公,而他为官期间,也同样表现出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浩然正气,被后人赞誉为“合肥第二包公”。在刚刚履任户部的时候,就有人想行贿,被李天馥严词拒绝:“吾一日在部,汝曹无望兹事之行也。”
此外,合肥还有被称为“吴青天”的吴赞诚、用巨石压船还乡的陆绩等名人事迹。他们的清廉自守、两袖清风,千百年来在庐州大地上广为传颂,凝聚成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为合肥这座古城增添了一抹靓丽夺目的光彩。
合肥包孝肃公祠
红色基因 赓续延绵
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大蜀山烈士陵园……合肥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浸润着合肥的城市底色,滋养着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在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撮镇瑶岗村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里,陈列着两双做工精细的线编和布编“草鞋”。这两双“草鞋”记录着谭震林与瑶岗村民的军民鱼水情。1948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共同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那时,有两位细心的大娘看到谭震林穿着十分破旧的鞋子,便给他编织了两双线草鞋。这两双草鞋谭震林一直带在身边,舍不得穿。1949年4月的一天,时任渡江战役总前委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的谭震林来到瑶岗,与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共商渡江作战方案。会议结束后,谭震林发起高烧,加上肠胃病复发,需要留住总前委医院治疗。可他却急着赶回驻地,传达布置渡江作战任务。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特地从瑶岗村请来两位村民,嘱咐他们用担架把谭震林抬到公路上转乘汽车。谭震林看到两位村民气喘吁吁,头上的汗水和着雨水往下滴,又赤着脚,十分感动,便将两双草鞋送给了二人。1984年4月,两位村民将珍藏了35年的“草鞋”捐给了纪念馆。
在合肥市区有一条被视作重要“打卡地”的小路,名为延乔路,这条路是为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的。延乔路的路牌之下,市民们经常自发前来默默敬献花束。在一份花束中夹着的一张落款为“中国人”的卡片上写道:“延乔路虽短,但尽头却是繁华大道。这短短的路途,却经历了一百年的艰苦奋战。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盛世,我们会是你们的双眼,替你们看遍。”而路牌的对面,高楼林立,灯火辉煌。这盛世,正如革命先辈们所愿。
“九分人力一天工,唤起神思万种”,这是赵朴初先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合肥城市建设咏颂的诗词。进入新时代,合肥市委和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深入挖掘廉洁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廉洁文化建设新途径新办法,在阵地、作品、活动等方面下足“廉功”,持续擦亮包公廉洁文化品牌,着力增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不断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廉洁氛围。踏上新征程,合肥儿女将接续千年包公文化和红色精神,推进清廉建设,以如椽的彩笔,万众一心地在合肥大地上,绘出风清气正的新画卷。(作者:安徽省合肥市文联原主席)
高大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为全铜铸制,从左往右分别为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五位总前委成员。
【链接】克己奉公的“传奇将军”李克农
“传奇将军”李克农一生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经历了无数的腥风血雨和惊涛骇浪,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红色特工之王”。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从不搞特殊化,时刻做到克己自律、勤俭节约,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956年,离别家乡30多年的李克农轻装简行,回到家乡巢县烔炀镇探亲。他向当地干部详细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概况和村里一些老人的情况,还特意赶到巢县县城看望了曾救过他的二嫂胡月英。此时,胡月英年老多病,已无劳动能力,生活十分困难。陪同李克农的当地干部当即提出由民政部门每月给胡月英发补助。谁知李克农坚决不肯,他说:“现在政府也很困难,二嫂的生活费还是由我来负责吧。”李克农随即拿出200元钱交给巢县民政部门,交代他们每月给二嫂10元钱,钱用完了,他再寄。后来,李克农一直寄钱给民政部门帮扶二嫂,直到二嫂病故。
李克农一生都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他的很多衣服都打着补丁。即便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外交部副部长时,也只有一套西服、一双皮鞋,仅在接见外宾时穿着。不仅自己严格自律,对待家人和亲朋,李克农也十分严格。1945年抗战胜利前,延安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到苏联上学深造,李克农得知后,告诫子女:“凡事要依靠自己努力。”还有一次,身为天坛医院院领导的女儿李冰外出开会,坐公家汽车顺路回家看望父亲,李克农装着不认识的样子说:“哪里来的大官呀?”从此李冰再也不敢乘公车回家。(江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