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彻查作风问题背后的腐败行为和腐败案件中的作风问题”,研读十九届中央纪委向党的二十大的工作报告,风腐同查这一经验做法被写入其中。循线深挖、双向突破,风腐同查体现了对“四风”与腐败风腐同源、风腐一体特征的深刻洞察,是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又一利器。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根子上说都源于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丧失,两者互为表里、实为一体。早在2013年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还有些不正之风也属于腐败范畴,比如,收受礼品、滥发奖金,摊派商品、公费旅游,江湖结义、投桃报李,购物卡、消费券到处发送,等等。说到底,就是只要手中有点权,就要想方设法捞点好处。虽然这些似乎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但面广量大,已经成为诱发腐败的直接动因,其危害不可小视。”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往往源于小事小节的失守,违法犯罪大多肇始于破纪。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告诫全党深刻认识不正之风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警惕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风险。从强调“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到提出“预防腐败必须从狠抓党风建设入手”,再到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作出“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四风’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一体推进纠治“四风”和惩治腐败指明了方向。
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惩治腐败和整饬党风一体推进,统筹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和反腐败斗争。一方面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动辄则咎,严防小错变大错;另一方面反“腐”不漏“风”,深挖细查腐败案件中的作风问题,并将“四风”问题在审查调查报告中单列。正风反腐的实践,加深了对风腐一体的规律性认识,印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透过查处的案件可以看到,高压之下仍有少数干部不知收敛,有的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搞利益输送的勾当,有的在酒局饭局上与不法分子勾肩搭背,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暗藏权钱交易的污垢,风腐交织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成为当前的一个纠治重点。
以问题为导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大风腐同查、纪法同施力度。自2021年9月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通报中管干部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时刻警觉由风及腐的现实风险和严重危害。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从酒驾醉驾、“吃公函”等问题入手,查清“和谁吃、在哪吃、为什么吃”,深挖背后的请托事项、利益勾兑、团团伙伙;江苏省纪检监察机关针对领导干部任性决策、监管执法部门对眼皮底下的事装作不知情等问题,彻查彻处失职渎职背后的以权谋私问题……通过“前进一步、深挖一层”,着力阻断“四风”和“七个有之”的勾连、与腐败问题的交织。
同查只是手段,防治才是目的。秉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纪检监察机关以一体推进“三不腐”抓作风建设,坚决斩断风腐转换链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查处贵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王晓光案后,推动贵州省委深化以案促改,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刹住了公款购买名贵特产的奢靡之风。许多地方在风腐同查的基础上坚持“以案看风”,注重从腐败案件中深入分析作风问题“活情况”、新动向,有的放矢进行整治,不断压缩腐败滋生的空间。
纠“四风”和反腐败必须相辅相成、相向而行。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风腐一体问题深挖细查,健全风腐同查的工作机制”。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力量整合、强化协同联动,以更大力度纠治风腐一体问题,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筑牢防治腐败的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