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把握特点与抓住问题,都蕴含着精准发力要求。
新时代作风建设,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作为切入点的“铁八条”,无论是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还是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都以一项项明确规定直击一个个具体问题,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抓作风要精准的基调。十年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精准思维始终贯穿纠治“四风”全过程。巩固发展新时代作风建设成效,就要时时处处把准作风建设特点,做到精准发力、靶向纠治。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是新时代作风建设中的鲜明特征。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具体事入手,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严查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对顶风违纪的从严处理,对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的坚决查处;大力纠治影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整治顽瘴痼疾,既扭住违规发放钱物、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共性问题不放,又对物流快递送礼、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露头就打。“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等突出问题被各个击破,带动了作风状况整体好转,人民群众交口称赞“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作风建设涉及面广,作风问题纷繁复杂,唯有落细才能落实。党的十九大闭幕第三天,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中央政治局再次审议这一细则,对相关内容进一步作出细化完善,提出更高要求。一细再细,彰显着党中央锲而不舍、抓细抓实的科学指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等一系列规定相继出台,纠治“四风”要求全面融入党内法规,有效防止了破窗效应,让解决具体问题有了制度抓手。牢固树立精准思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对作风问题精准定性、精准处置,在对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怎么办”的处理,以依规依纪依法为前提贯通纪法情理,纠治工作政治、纪法、社会综合效果进一步彰显。
作风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呈现出的特点各有不同,做到精准发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靶向施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作风建设阶段性特点,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纠治“四风”从面上遏制往深层治理发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紧跟党中央部署,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数据纳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表,释放出鲜明导向。各地各部门在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的同时,及时了解“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态,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点,拿出新的过硬措施精准施策,解决一类问题、治理一个领域的成效更加彰显。
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用好精准这个科学方法,既关注老问题、又盯住新动向,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中央八项规定必将始终成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