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2年第19期

  社论

  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斗志

  新时代  新指南

  领航·自我革命

  坚持依规治党  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

  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

  足迹·全面从严

  奋力推进上海全面从严治党走在前列

  记录·金色名片   

  狠刹违规公款消费奢靡之风   

  感悟·监督向前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

  故事·执纪为民   

  为了八百里洞庭清波再现

  特稿

  发挥改革的先导突破创立作用  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磨剑·伟大变革  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把政治责任担当起来

  区委书记的两次约谈

  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

  合力破除“中梗阻”

  把握好主责与专责的辩证统一关系 / 宋梁缘

  一次问责带来的“小题大做” / 吴春雨   孙和颖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 史梦宇

  纪检监察学

  以纪法思维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 / 詹复亮

  图说纪事

  铁纪守护葱翠祁连

  兰台论策

  如何精准有效发现问题·之七

  把力道延伸至后半程

  学术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一得之见

  规范线索管理提升处置质效

  明重点建机制擦亮派驻监督“探头”

  让警示教育成为真正的“清醒剂”

  构建大监督格局释放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活力

  完善监督机制保障权力公正廉洁高效运行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和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关于政务处分决定执行的细化规定

  如何理解和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细化规定

  广角

  做实做细监督基本职责

  提升干部履职本领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

  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系统施治一体推进“三不腐”

  一线镜头

   一组

  名城话廉

  长春  清风廉韵  浸润人心

  知行话题

  守好实事求是这条纪检监察工作生命线

  评论

  抓作风建设要乘势而上

长春 清风廉韵 浸润人心 

孙继光

1

  长春,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工业重镇,百里伊通河纵贯城市,百年人民大街川流不息。自清代设治以来,这座城市已经走过两百多年的历程。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它也承载着红色记忆,镌刻着奋斗的足迹,书写着发展的传奇。红色的印记与现代城市符号交相辉映;历史的传承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元素相得益彰,演绎着波澜壮阔的旋律。


  历史传承中再次叩问初心

  长春的城市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800年。据史料记载,清代以前,长春一直被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所占据。清嘉庆五年,由于关内汉族移民日增,垦区不断扩大,清政府以“借地安民”为由,在蒙古王公领地内设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吉林将军,治所在今新立城,为长春正式设治之始。两百年来,文化在这里交融,思想在这里交汇,在这片黑土肥沃的松辽大地上,写满了开拓者、建设者自强不息的故事。

  在长春公主岭市国文大街,“问心文化园”的仿古式牌楼建筑高高耸立。园区内,长9.6米的问心墙上雕着莲花,寓意“清廉”,彰显廉洁文化主题,背面题有《新建问心园记》,深刻诠释了“问心”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公主岭市在清光绪三年初建,当时叫怀德县。怀德县首任知县张云祥在任期间为了激励自己,亲自撰写碑文,正面碑眉刻有“克勤克俭”四个字,碑文上首刻着“问心”两个大字,“问心碑”也正由此而来。背面碑眉刻有“谨守清廉”四个大字,碑文记载了修建县衙募捐的原因、捐款者和数额,即是表彰捐款人员,也便于民众监督捐款的使用情况。

  张云祥在任8年,经常深入百姓身边,了解民间疾苦,帮助排忧解难,得到全县百姓的广泛拥护和爱戴。上任伊始,他整顿官吏,惩奸治贪,不徇私情,只要有人违法犯科,不论贫富贵贱,一概依律严惩。当时辽河水患频发,他带领官民修筑堤坝、疏通河道,积极组织百姓垦荒耕种,为农业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张云祥在任期间,当地经济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怀德县逐步发展为东北经贸重镇,在他即将调任新职时,百姓自发到省府请愿,舍不得让这位父母官离开。

  如今,依托问心碑打造的问心文化园已经成为长春著名的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将当地勤廉精神融入传统建筑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之中,张云祥铜像面朝问心碑,重现其“遇事则返心自问”的情境,警示世人为官做事,俯仰无愧于天地正气,无愧于百姓人心。“问心”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名词,“问心”精神也成为春城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问心碑遗址、问心文化园被打造成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激励党员干部廉政爱民并与广大群众一同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

中共长春支部纪念馆内的展陈   董   迎/摄

中车长客组装车间生产线    李   天/摄

长春站前广场


  白山黑水间挺起民族脊梁

  革命战争年代,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以坚定的信仰、无比的忠贞和铁一般的纪律,英勇战斗在长春这片土地上,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韩守本,中共长春支部第一任书记,1927年因在长春从事革命活动被反动军警逮捕,在狱中受尽折磨仍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始终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敌人见酷刑未能奏效,又采取了新手段,将韩守本从狱中提出,与几个被判处死刑的土匪一同押往法场“陪决”。面对近在咫尺的“死亡”,韩守本昂首挺立。事后,韩守本对狱友们说:“这回算是尝着死亡的滋味了,今后再也不怕死了!”正是因为对党的绝对忠诚、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身处敌人魔窟的“韩守本们”才能在生死考验面前从容淡定,不惜以生命来保守党的秘密,成为点亮黑暗的火把。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山河沦陷,罗明星高举“抗日救国义勇军”的旗号,报号“三江好”,成立“东北铁道游击队”,组织力量破坏铁路,阻击日军。1933年7月,罗明星带领抗日队伍加入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被编为十九支队,正式成为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重要抗战力量。国难当头,“东北铁道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作战百余次,致使日伪铁道运输多次中断,他的队伍犹如插向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面对日伪重兵多次围剿,他不曾屈服;面对日伪当局高官诱惑,他不曾动摇。1938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罗明星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在白山黑水间书写了时代壮歌。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十一师师长王效明率部留驻长春,担任长春市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在部队入城时,他要求干部战士写下遵守纪律的保证书。部队入城自带柴米油盐,于民秋毫无犯。10月下旬的长春已现霜冻,战士们仍穿着单衣,虽然敌人留下来不少棉衣,但大家都严格遵守规定,无一人穿用。正是因为入城的部队和干部纪律严明,得到了长春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配合,从而顺利实现了对长春的接管。

  老工业基地书写奋斗足迹

  作为一座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工业重镇,撑起了东北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脊梁。一汽,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从这里出厂,成为一个民族的记忆。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出国内第一列地铁车、第一辆单轨车、第一辆磁悬浮列车、第一列动车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成功打造了中国高铁的“国家名片”。

  长春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中国最早举办的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至今已经举办了17届。

  长春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传播红色信仰的张锦春、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小巷总理谭竹青、基层干部的标杆孟祥民、保持本色敬业报国的“大国工匠”李万君、再远也要回到祖国的海归科学家黄大年……他们用信仰铸就了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百折无悔,建设年代艰苦奋斗、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年代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廉洁文化的种子在北国春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近年来,长春市纪委监委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立足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市纪委监委构建以党性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家风家训展馆为主要内容的廉洁文化矩阵。依托中共长春支部纪念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等,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系列活动,制作《长春市红色资源地图》。利用全市范围内的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一日”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依托长春市廉洁文化主题公园“梨花园”、宽城区“一街一品”廉洁文化阵地等,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中;借助长春文庙独特文化优势,建设家风家训主题馆,打造具有“北国春城”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

  骨架端庄、形态疏朗的地域风貌,地势开阔、黑土肥沃的松辽大地,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长春,作为吉林转型升级动力源、东北振兴增长极、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正迈着加快发展的步伐,在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作者:吉林省长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第一个通讯站

  长春市宽城区一心街338号,是一座古朴的小楼,造型简单方正,外墙装饰简洁而富有历史气息,这便是建于1924年8月的二道沟邮局地下通讯站旧址。这是中共在长春的第一个秘密通讯站,也是长春市革命活动的起点。在这个古朴简洁、饱含历史气息的二层小楼内,珍贵的照片和详尽的史料将人们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在当时,这里不仅是党的一个通讯站,同时也是一个地下交通站,秘密开展中转掩护、安排同志过境工作。党中央和北京区执委会派往北满工作的同志,通过长春二道沟邮局地下通讯站与北满地委取得联系,前往北满各地进行革命活动。通讯站成为党中央与北满党组织之间的联络点和地下工作人员过往的中转站。在这里,可以全面了解1921年至1934年间,中国共产党在长春这片土地上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切身感受到当年长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如今的二道沟邮局地下通讯站旧址,成为长春市首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在内部设有“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早期革命活动”主题展览,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每年接待大批参观者,发挥了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郑   涵)◆

1